【大紀元12月17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宋德成紐約報導) 隨著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中國的貧富懸殊問題越來越嚴重。觀察人士指出,處於中國經濟最底層的是成千上萬的農民。在很多貧困的農村地區,農民的生活狀況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每況愈下。在紐約市立大學與皇后區圖書館共同舉辦的一場研討會上,一些中國學者探討了解決中國農民問題的途經。
*負擔沉重*
來自中國的作家任不寐認為,中國農民的生活之所以沒有隨著整個經濟的發展而得到改善,主要原因是農民受到地方政府各種各樣的盤剝,負擔越來越重。任不寐說:“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後 ,中央政府拿走了百分之七十的財政收入,那麼地方政府怎麼維持運轉呢?它就大量向農民攤派。”
*政治權力喪失*
澳門大學教授程鐵軍表示,共產黨在五十年代實施的是激進的土改,快速的集體化。而鄧小平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農村改革是暫時刺激農民的生產積極性, 並沒有從體制上和社會組織形態上來解決阻礙農村持續發展的各種因素。程鐵軍說: “目前中國農村的問題不是市場方面的差異,乃是政治體制導致的差異,所以談中國農民問題應該從市場公正和政治公正兩個方面來分別討論。”
程鐵軍指出,中國農民的主要問題是政治權力的喪失。
*處境極為淒慘*
普林斯頓大學的訪問學者何清漣指出,目前中國農村勞力過剩,很多農民被迫背井離鄉去外地打工,處境極為淒慘。何清漣說: “他們得到的報酬實際上是一種血汗工資, 僅夠維持自己勞動力的再生產。”
何清漣還表示,很多到外地打工的農民都不敢要求跟雇主簽訂合同, 因為怕老闆因此就不要他們。這樣一來, 他們在工作中受傷便得不到絲毫的賠償。
*土地私有制的經濟效益不會大*
有人提出中國如果學習資本主義國家實行土地私有,農民的處境也許可以得到改善。但是目前正在哈佛大學擔任訪問學者的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秦暉表示,中國如果現在實行土地私有制,經濟效益不會太大。秦暉說:“在中國農民的非農就業渠道沒有突破的情況下,大多數農民仍然在相當程度上要靠土地維生,所以中國的農業只能是小規模經營。”
秦暉同時批評中國政府分配給農村的教育經費與城市根本不成比例, 加上學費越漲越高, 許多農民子女失學,也因此而失去了力爭上游的機會。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