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承認多數上訪有理 處理信訪洪峰中央費勁
【大紀元12月13日訊】亞洲時報12月12日垚遠報導﹐位於香港的中國人權民運信息中心表示,由於河南省漯河市源匯區拆遷戶到漯河市政府示威沒有人接待,12月11日京廣線河南段發生特大堵鐵路,造成四人死亡。儘管中央領導多番關切,然而和信訪有關的問題還是一直存在;顯然,信訪不是萬靈丹,更多時候上訪者屢屢無功而返,走的是一條漫長而艱辛的上訪路。
國內知名媒體《瞭望東方》近日報道指出,2003年中國遭遇信訪洪峰,並稱新領導人面臨“比非典更嚴峻的考驗”。
一份權威官方資料顯示,僅從今年7月1日到8月20日短短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到北京市委門前上訪的就達1.9萬人次,群體上訪達347批;到中紀委門前上訪的人員達1萬多人次,群體上訪453批,平均每天達100多人,最多一天達到152人,創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新高。
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信訪局提供的統計資料顯示:從2003年1月1日到11月26日為止,共收到上訪信件52852封,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五分之一;其中新信33369封,重信19483。在同一時間段,來全國人大信訪接待室上訪總件數為17063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近三分之一。
洶湧而至的上訪者是無理取鬧還是有理無處訴?對此,政府官員承認其中大部分上訪是合理的。中國國家信訪局局長周佔順11月在接受新華社《半月談》採訪時,就公開表示”今年以來,群眾信訪總量仍呈現上升趨勢”,也首次承認”多數上訪者有理”。而曾在進京信訪排行榜列第一的遼寧省有關高官也對外坦承,該省進京上訪者90%以上是有理上訪。
現實卻是即使“合理”的上訪也不代表會有“合理”的解決。地方官員對上訪者打壓甚至迫害也並不鮮見,信訪部門更多時候形同虛設。某地”嚴厲打擊越級上訪”的標語堂而皇之地張貼,江西某公司為防止職工上訪居然打出“上訪扣工資、罰款”的荒唐新規……
跟龐大的信訪量相比,立案機率之低顯然是極不相稱的。“對上訪群眾來說,反映的問題要被立案就跟買彩票中彩一樣難。”
而大多數上訪民眾也都深信:“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於是出現了這樣一個怪像,一些地區信訪問題最終如何解決,主要是看群眾“鬧”的程度。
各地的信訪數量飆升,在首都北京上訪者更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寒流”。有分析指出,2003年7月份以來出現的信訪高潮,一來是其時非典警報的解除,二來是胡溫執政以來展示的親民形象和新政作風,提升了全中國民眾對於改革的寄望和政治預期。
中央對於信訪問題可謂十分勞心:胡錦濤、溫家寶等中央領導人2003年4月14日至7月21日期間,對做好當前信訪工作、減少群眾”重復來訪”和”集體來訪”問題作了一系列重要批示。在胡溫的“關心”下,有關部門似乎開始有所動作,但實際效果如何,則有待觀察。
國家信訪局先後於8月至9月間召開兩次會議,探討如何遏止重復上訪事件和群體上訪事件的發生。全國政協常委會在11月20日首次就信訪工作召開專題研究會議。遭信訪投訴較多的公安部,也在8月召開電視電話會議,提出要在全國公安機關組織開展對信訪舉報積壓件的集中清理工作。
中央高層透露的資訊直接影響地方態度。河北、河南的有關部門皆對外宣佈,要全面清理信訪案件,不得漠視信訪案件。被稱為”信訪大省”遼寧9月在與河北交界處的綏中縣成立萬家接訪站,就地接訪,就地提出處理意見,就地解決問題。據悉,該站運行2個月後,遼寧省從在全國信訪排名第一,降至10月底的第15位。
當然對於那些急於“伸冤”的上訪者,政府的前提依然是上訪必須循規蹈矩地進行,造成惡劣影響者罪無赦,危及其管治威信者更是不會聽之任之。
上海不久前通過了新修訂的信訪條例並定于10月施行,其中明確規定,上訪代表不得超5人;《條例》還禁止以信訪為名,從事妨礙工作秩序和社會秩序的活動,如攔截公務用車,堵塞交通,妨礙交通管理秩序;以進入住宅或者其他方式干擾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正常生活;封堵、衝擊國家機關或者重要會場,干擾工作秩序等。
無獨有偶的是,北京警方10月宣佈依法逮捕因為上訪被拒在天安門廣場跳河自焚的葉國強、張理積,同時對十六名在天安門廣場地區實施不法行為者依法治安拘留。理由是他們影響了北京的社會治安秩序,破壞了天安門的形象。不過,官方媒體同時報導,有關葉國強張理積要申訴的問題當局都已處理。由此可見,中央一方面想體察民情,一方面又怕上訪者的激烈行為引起群眾仿傚;目前政府只好在兩者之間走“擦邊球”的路線。
各地民眾對胡溫執政向來是期許有加,上訪潮事出有因,中國國家領導人顯然也能意識到了這一點。然而要解決問題的根本,“執政為民”更有待實踐。(//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