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2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十一日電)台東成功昨天發生的大地震,中央研究院在池上裝置的地殼監視器,測錄地殼位移一公分,釋放的能量驚人,早在二個月前地質專家就感覺到「事情不妙」,可是無法正確掌握何時爆發。台東地質專家姜國彰表示,此次地震是池上斷層所引起。
台東文獻地質、地形計劃負責人姜國彰表示,池上斷層是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擠壓所形成斷層,昨天十二時三十八在成功地區發生第一次主震後,接著餘震的震央逐漸往西方移動,這很明顯的是池上斷層所引起。
姜國彰表示,池上斷層上次規模比較大的地震是一九九二年,距離昨天的大地震將近十年。過去十年池上斷層都是藉著每天位移釋放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擠壓產生的能量。不過二、三個月前,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測錄兩板塊擠壓的地殼變形精密測量儀忽然靜止,顯示位移停止,直到昨天的主震才又測錄到兩板塊拉近(位移)一公分,能量相當驚人。
接受中央研究院委託負責紀錄池上斷層位移的退休校長張勝雄也表示,兩板塊擠壓,通常一個月的位移是零點一公分到零點二公分,一年大慨在二公分左右,二個月前,測錄器幾乎是靜止不動,顯示池上斷層停止釋放能量,當時大家就感到相當不安,果然昨天一次就釋放了一公分位移的能量,相當於半年的能量。
姜國彰表示,菲律賓板塊每年以八公分的速率向歐亞版塊擠壓,但是在台東縱谷每年實際測錄到的位移僅有二公左右,也就是四分之一,另外四分之三能量何時釋放,何處釋放?讓人憂心。
姜國彰是台東國小退休老師,專長自然科學,對於台東海岸山脈、利吉惡地形、池上斷層、以及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板塊的運動相當清楚,負責台東文獻有關地質、地形方面的計劃,且擔任台東國中、小學老師地質教育在職進修老師。張勝雄則接受「中法池上斷層研究小祖」委託,負責紀錄池上斷層的地殼變化。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台灣大學土木系和法國巴黎第六大學合作組成池上斷層研究小組,在池上地區裝設五個「地殼變形精密測量儀器」,每天紀錄歐亞和菲律賓板塊擠壓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