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點評:保護私產與既得利益
【大紀元12月11日訊】電視連續劇《大染坊》”紅透半邊天”,尤其在中國知識界及企業家中引起反響。討飯出身的陳壽亭,一字不識,卻在20世紀初,施展靈活的經營手法、依賴獨特的人格力量及借助傳統的中國智慧,成為紡織業的巨子。
電視劇與前一兩年的《大宅門》、《清朝藥王》如出一轍,都試圖重現那個年代中國民間資本家的艱辛與傳奇。
百年時光流逝,然則電視劇所描繪的悲劇色彩,在當今中國仍揮之不去:民間資本(或稱”私人資本”,與”官方資本”、”國有資本”相對)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命運、政治地位的不確定、個人成敗與國家興衰的息息相關,至今未曾改變。
“命運”坎坷
上世紀40年代末,中國民間資本經歷了發展中的最大挫折:隨大陸政權易手紛紛外逃香港等地之後,緊接著就是三十多年的斷代﹔直至1980年之後,中共提倡市場經濟,民間資本才踏上”重生”之路。市場經濟以效率為依歸,而國有企業為主的國有資本,因效率缺乏而不斷地被改造、被拍賣,在經濟構成中的比重大幅萎縮﹔相反,此時的私人企業、外資企業卻蓬勃興起。但是,在中共”16大”之前,除外資因有政策優惠而地位超然外,民間資本、私人企業卻抬不起頭,處處受歧視與排擠。
到了21世紀,既然中共必須”與時俱進”,必須”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並要調動體制外的力量﹔相關的對私有財產合法性的確立並加以保護就不可迴避。於是,順應各方多年的呼聲,中共”16大”提出了保護私有財產的政綱,並把私有經濟與國有經濟相提並論﹔今年秋天剛召開的中共16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提出修改憲法,憲法中將新增有關條文保護”合法的私有財產”。若新憲法精神得以有效發揚,中國民間資本幾百年來的宿命可望改變。
問題是何謂”合法”?在中國還不是法制國家、法律還是政治奴婢的現狀下,立法固然重要,其實司法更加關鍵。是等到對現有的財產的合法性進行厘定之後再行保護﹔還是劃定某個時段,對之前的財產合法性不加追究,都納入保護的範疇?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這都是”兩難”選擇。前者雖有理論上的合理性卻無執行中的可行性,也意味著對私有財產保護將流於空談﹔後者的依據是”存在就是合理”,便於操作,弊端是法律容易淪為非法收入的保護傘,對私有財產的保護變相為對社會不公的掩蓋,更可能成為對貪官污吏的包庇,及對既得利益的維護。執行不慎,勢必引發新時代”無產階級”的不滿,貧富懸殊背後弱勢階層的反彈﹔一旦衝突日益尖銳,就會演變為社會的”定時炸彈”,並可能被激化。
富豪為何”落馬”?
即使當局對待普遍性的”非法財產”,採用”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態度,也會有選擇性地打擊一些大目標。哪些私有資本將進入政府的視野,成為清查的靶子?一是享有高知名度,特別是上了所謂的中國或外國的”富豪榜”,而且當中確屬”不義之財”的,非常容易”見光死”﹔二是財產的取得與國有資本或國有企業有千絲萬縷聯繫的,也難以洗脫侵吞國有資產的嫌疑﹔三是缺乏政治靠山或政治根基不牢,又”為富不仁”的﹔ 四是乾脆在政治上與中共唱反調,財大氣粗,企圖在政治上施展抱負。
縱觀近年來中國”落馬”的富豪,無不與上述情形相關。實際上,合不合法關鍵還是看是否過得了政治這一關。這就揭示了為何出問題的有錢人當中不會有”太子黨商人”。是因為他們的錢來路都很正?不!而是由於他們是當代的”紅色資本家”,”根正苗紅”,政治上沒問題。古人說:窮不與富鬥,富不與官爭。此話不僅適用於當今中國,眼下還適用於俄羅斯哩。
《大染坊》的結局令人為之扼腕:陳壽亭生日,親朋好友、同行雇員紛紛前來祝壽。這時手下來報,國民黨山東守軍面對日本進攻竟棄城逃跑。對這個國家的徹底失望,陳說一句”這是什麼軍隊,這是什麼國家!”後,吐血而亡。
但願,這樣的結局不會在現實中重演! (bbcchinese.com)(//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