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訊】唐代歌舞中除了使用面具之外,還有了塗面化妝。塗面化妝是指在演員臉上直接塗粉墨。由於戴面具只有一種表情,不利於演員豐富表情的表達,所以歌舞節目中的演員,有的開始塗面。塗面化妝雖然還沒有後世戲曲中開臉的造型,但它已成為後世戲曲臉譜的直接基礎。當時歌舞中,面具與塗面兩種方式都被採用著,戲曲正式形成以後,臉譜與面具仍然交替使用,不過,隨著時代的發展,面具的使用呈減少的趨勢。現今除少數地方戲(如貴州的「地戲」,江西、安徽的「儺戲」,西藏的 「藏戲」等)主要使用面具外,大部份劇種以勾畫臉譜為主(少數角色仍用面具)。
唐代的參軍戲崛起,戲中有兩個角色,一個是「參軍」,即扮官的被戲弄的對象;一個是「蒼鶻」,即擔任戲弄職務的角色。「參軍」相當於淨,「蒼鶻」相當於丑。表演以滑稽調笑為主。這兩個角色都以粉塗面,是塗面化妝。
五代十國時期,塗面化妝已相當流行,只是還沒有形成某些穩定的表現形式。
宋代,是戲曲正始形成的時代,塗面化妝得到進一步發展。在宋雜劇、金院本中,塗面化妝形成了兩種基本類型:一是「潔面」化妝,一是「花面」化妝。「潔面」化妝的特點是臉上很乾淨,不用誇張的色彩和線條來改變演員的本來面目,只是略施彩墨以描眉畫眼而已,達到美化人物的效果。這種化妝又稱「素面」、「俊扮」或 「本臉」。「花面」化妝的特點是用誇張的色彩、線條和圖案,來改變演員的本來面目,以達到滑稽調笑或諷刺的效果。當時的「花面」化妝,用的主要色彩是白(粉)和黑(墨),所以又稱「粉墨化妝」。「花面」化妝同「潔面」化妝形成鮮明對比。「潔面」化妝用於生、旦、末,「花面」化妝用於副淨和醜行。
宋、金時期的「花面」化妝都是很粗糙的。有的畫出白眼圈,在白眼圈外再加些黑色花紋;有的在臉的中心部位塗塊白斑,額頭上畫兩條黑線。無論怎樣勾畫,目的都是求滑稽的藝術效果。因為宋、金雜劇中,科諢(滑稽調笑)佔了很大比重。宋雜劇、金院本中「花面」的化妝面貌,在河南溫縣出土的宋雜劇磚雕、山西稷山馬村一號墓出土的金代副淨殘俑、山西侯馬董墓出土的金院本彩俑中,可窺見一斑。尤其是山西侯馬董墓出土的金院本彩俑看的更清楚一些,彩俑中左起第一人,畫了兩個白眼圈,並用墨在臉部中心畫了一個近似蝴蝶形的圖案;右起第一人是副淨,(打忽哨者)在面部中心塗了一大塊白粉,並在腦門、臉頰、嘴角上抹了幾道黑。這個時期雜劇的塗面與行當的典型扮相越來越接近了,特別是鼻部畫白色三角形,就與後世的醜行勾臉十分接近。
宋代南戲在化妝上,繼承了宋雜劇的藝術傳統,也採用了「潔面」化妝與「花面」化妝這兩種基本形式。南戲的淨,是從宋雜劇的副淨轉化而來的,作「花面」化妝。南戲的丑,可能來自民間的滑稽歌舞表演。產生於民間滑稽歌舞中的丑,同宋雜劇中的副淨,在表演風格上沒有甚麼區別,所以它們到了南戲中以後,配成一對,都以插科打諢、滑稽調弄為其特色。在當時人的觀念中,丑即是淨,淨即是醜,名異實同。在化妝上,丑與淨一樣,也是用誇張的色彩和線條來達到滑稽調笑的效果。並且丑和淨的勾畫樣式也較接近,與後世典型的醜臉譜的勾畫也較相近。所以說,醜臉譜的產生在先,淨臉譜的產生在後。
陶宗儀(元末明初人,著有《南村輟耕錄》)說,最早發現的丑角面部化妝即是粉麵烏嘴,獨具滑稽性。這種簡單的丑角面部化妝,早在南唐(五代十國)已見端倪。據說,北宋皇帝趙佶(徽宗)見爨人(爨cuan,當時西南地區〈今雲南〉的一個部族)來朝,衣裝屣履巾裹,面傅粉墨,舉動稽滑可笑,於是命優人(演戲之人)倣傚來演戲。後來面傅粉墨被廣泛運用到丑角面部化妝中。丑角面部化妝產生的準確年代和劇目。無從確考,但丑角面部化妝早於淨角臉譜,則是確定無疑的。 (待續)
(資料來源:世華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