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藝海漫遊

太液荷風

【大紀元11月23日訊】

宋 馮大有

太液荷風 冊

絹 設色

23.8 x 25.1公分

盛夏的蓮池,正浴沐在一片沁人的綠意裡。鮮碧、茂密的蓮葉,迎風舒卷搖曳,朵朵紅蓮、白蓮,亭亭玉立、散發醉人的清香。綠波上群鴨成雙地悠游於花葉之間,點點浮萍與片片花瓣隨波蕩漾。遠處蝴蝶在花間飛舞,還有燕子在藍天翱翔。盈尺的蓮塘裡,正呈現夏日荷風滿塘,欣欣向榮的景象。

  這幅令人心曠神怡的「太液荷風」圖,從題名到內容,事實上託寓了不少吉祥的含意。畫名的「太液」是指「太液池」,此池原是漢代宮庭的御池,爾後歷代宮廷御池就多沿用這個名稱,成為富貴吉祥的象徵。而蓮(又名荷)與成雙成對的鴨隻,在傳統吉祥文化中,意指「夫婦和合」;蓮及蓮子,是為「連生貴子」;而蝴蝶雙飛,則又寓寄著對愛情的祝福。總之,蓮塘的景象除了能帶給人悅目的感受之外,因為能夠產生許多美好的聯想,因此相當受到人們的喜愛。

  「太液荷風」圖的作者馮大有(約十二世紀),是南宋吳門(今江蘇蘇州)人。他自號怡齋,畫史記載他善於捕捉蓮花風、晴、老、嫩不同的面貌,可說是畫蓮的能手。這件作品賦色典雅,用筆細膩,又能寫盡蓮塘在風中的景象,是馮大有僅存的作品,更是一件清麗宜人的傑作。

池中荷花盛開,團葉茂密,偃仰傾側,風姿萬千。花葉下浮萍點點,群鴨優游覓食,上有燕蝶飛舞,益顯一派盛夏荷風滿塘,生意勃發的景象。畫名「太液」語出《史記.封禪書》,漢武帝於太液池南築建章宮,復於池中建臺,至昭帝時,嘗有黃鵠飛入池中,群臣以為瑞兆。本幅藉此典故為題。

  縱觀花鳥畫史,蓮塘題材之發展有其歷史淵源,與佛教傳來也有重要的關係。佛經提到優美的淨土境地,都以七寶池,八寶水,蓮花朵朵,並有飛鳥水禽來描寫其境。敦煌的唐代淨土變壁畫,即可見到不少蓮塘水鳥的畫例,三彩陶也能見到一些荷鴨之作。北宋藝術蓬勃發展,佛教影響力不及唐代,但喜好蓮塘水鳥之傳統仍盛,除繪畫之外,定窯、磁州窯等之陶瓷,也常以荷花水鳥為飾紋。北宋畫家中,不少繪荷的名家高手,如崔白(活動於11世紀後半葉)擅畫「殘荷鳧雁」(註1),趙宗漢(11世紀)曾畫「榮荷小景」、「榮荷宿鴈。」(註2),劉益(活動於11世紀後半葉)曾畫「蓮塘背風,荷葉百餘,獨一紅蓮花半開其中。」(註3)依本幅之畫趣來看,無殘荷之蕭條野逸,也不像「百餘葉中紅一點」的詩意,與「榮荷小景」、「榮荷宿鴈」可能較為相似,而且畫中游鴨(小水鴨、綠頭鴨,另一種待考)、蝴蝶,皆成雙成對,隱含祥瑞之意,宜與榮荷為配。

  本幅之構景,以花葉布滿畫面,畫家的視點不但深入葉下之水面,也延伸至花葉之上空。這種以景物重心居於中央,而且幾乎充滿畫幅的布局,傳承自唐代的花鳥畫,饒裝飾圖案之趣,但本幅也兼容宋代講究寫生之觀察與描繪。依構景來看,頗有北宋人之畫意;依筆墨來看,描繪水鴨、浮萍之筆調,則有南宋人之細巧風韻,應屬南宋畫院典雅富麗之風。

  本幅舊傳馮大有(12世紀)之作,其精確年代待考。馮氏自號怡齋,寓居吳門,專畫蓮荷,精巧入格。根據《圖繪寶鑑》,大有為「文簡公之族孫」。文簡公即馮京(西元1021-1094年),江夏(武昌)人,馮大有既是族孫,其活動年代可能已入南宋,與本幅之繪製年代接近。戶田禎佑先生認為本幅繪蓮塘水禽,並有蝴蝶,與江南地區多蓮塘水禽繪畫,以及毘陵人士妙工草虫的傳統有關(註4),其意見亦列此供參考。

(林柏亭)

註1:參見宋郭若虛,《圖畫見聞誌》卷四,收錄於《畫史叢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第一冊,頁 206。

註2:參見《宣和畫譜》卷十六,收錄於《畫史叢書》,第一冊,頁562。

註3:參見宋鄧椿,《畫繼》卷六,收錄於《畫史叢書》,第一冊,頁323。

註4:戶田禎佑,〈花鳥畫江南的〉,《中國花鳥畫日本─花鳥畫之世界》(東京:學習研究社,1983),頁113 。

轉載於台彎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 著作權所有 Copyright @ National Palace Museum All Rights reserved」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