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魯教授席勒:國際協定可供國家安全保證

標籤:

【大紀元11月23日訊】(中央社記者林憬屏台北二十三日電)耶魯大學教授席勒今天和台灣學者對談,他指出,國與國之間的協定可以讓巨大風險有所保證,不論是戰爭、社會動盪或地震等國家風險,都可透過國與國之間締約協定得到減低風險得到某種程度的保障。

據中央社11月23日報導,席勒來台發表新書「新金融時代」,今天他在台大第二活動中心和月涵投顧總經理谷月涵、台灣智庫董事長陳博志、中研院經濟所所長管中閔展開一場財經論壇講座,會中,管中閔向席勒提及,台灣面臨兩岸政治不穩定,是否可以發行國家安全債券有助鞏固國家安全,席勒則提出上述的看法。

管中閔說,台灣發生九二一地震時,曾發行巨災風險債券,由於台灣面臨兩岸政治問題、總統大選等風險,若把巨災債券的想法延伸至國家安全議題,是否有助鞏固國家安全。

席勒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戰馬歇爾計劃就曾給予戰敗國經濟援助,但當時並未簽訂合約,所以和某個國家締約是一種新的看法,他在書中提到的國際協定,就是指透過國與國之間締約協定,讓國家的風險有一定的保證。

對台灣市場嫻熟的谷月涵則表示,雖然台灣有二十世紀的經濟卻有十九世紀的金融制度,金融保險制度比國外落後,很多金融業是政府控制並提供不少保護和管制,政府也為很多企業提供保證導致銀行呆帳問題嚴重,風險管理的方向「搞歪了」。

席勒回應時說,其實歐美等國也留有不少十九世紀的金融制度,一樣有守舊保守心態,像金融產品的創新很多都未受到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其實金融制度應該可往上提昇。

雖然認為席勒提出的保險新概念十分重要,但陳博志仍認為,有些金融工具不易推動,有些風險變化也難以透過買保險避免。

他表示,台灣未來應提昇服務產業,保障低階工人生活水準,同時也應繼續推動創投基金,讓更多人參與一起分攤風險或分享利潤,使從事研發的人不會因為失敗失去一切。

對陳博志的看法,席勒表示,台灣有很多公司外移中國大陸,休閒照護等產業升級的概念十分重要,不過,若是某些產業已經鄰近夕陽階段,不應只是給他們補助,政府應為他們量身訂作特殊技能訓練的補助,才能真正分攤風險,也是創投概念的擴大延伸。(//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人權組織促減少武器交易
菲海軍關注中國戰艦出沒南沙群島
菲總統雅羅育譴責違反南沙群島協定國家
美中貿易戰孟國禍福難料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