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在新疆的北道(下)
【大紀元訊】吉木薩爾意為「金滿城」是西域三大「絲都」之一
從木壘西走,便是吉木薩爾縣。「吉木」與「金滿」諧音,「薩爾」是維吾爾語「城堡」之意,所以「吉木薩爾」即為「金滿城」。早在東漢時,這裡便駐軍屯田,唐朝的庭州便是在漢朝的金滿城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武則天在庭州設了管轄天山之北領土的北庭都護府。它成了古代西域兩大首府之一,也是西域三大「絲都」之一。
北庭都護府的舊址,在縣城北11公里處,1,000多年後的今天,遺址上散佈著斷垣殘壁,據說是毀於明代的戰亂中。登上城西北角一處殘牆眺望,故城是長方形模樣;進入城內,昔日的官署、街市依稀可辨,殘磚、碎瓦和各種各樣的陶片,遍地都是。還有幾個顯眼的大坑,原來是好多年前盜挖者的劣跡。而在70年代初,文物部門在城內發現出土的唐代銅質官印、「蒲類州印」、銅獅、葡萄紋銅鏡等許多珍貴文物。
安西都護府和北庭都護府的設置,標誌著唐朝完成了統一西域的大業,絲綢之路一度冷落下來的東西方貿易才得以恢復,而且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程度。這是唐朝排除西突厥的干擾破壞後所取得的成果。
如果說,吉木薩爾是古代的新疆首府的話,那麼,作為今天新疆首府的烏魯木齊,已經成為絲路北道的必經之地,留下了與絲路有關的許多文物古蹟,最著名的有烏拉泊古城、阿拉溝遺址、鞏寧城遺址,從這些地方出土的大量文物,包括各種陶瓷、玉器、銅器、絲綢殘片等,如今都保存在這裡的新疆博物館裡。
伊寧附近的「吐魯番墟子」據說是唐朝絲綢重鎮弓月城
石河子市以軍墾的成就聞名,三十幾年前,這裡僅有三戶人家,傍著一股小泉生活,周圍是漫無邊際的蘆葦灘。
石河子是一座白楊城,這裡的白楊是一種巨型的樹種,與內地不同。
離開石河子這片綠洲,在戈壁沙漠中穿行約100公里,又見另一片綠洲,這是另一個農墾基地–奎屯。再前行150公里,便是精河縣,精河所產的西瓜以碩大聞名,最大的重達45公斤,號稱「瓜王」。
過了高山湖泊賽裡木湖,南下伊犁河谷,又是另一番景色,有如塞外江南。而伊犁河谷的中心是伊寧,有花園城市之稱。漫步寧靜的街道上,可以見到家家戶戶都有個果木繁茂的園子。
離伊寧市25公里之處,有個維吾爾族村子「吐魯番墟子」,據說這村的村民是從吐魯番遷來的,因而得名。村子旁有一座故城遺址,有人認為它就是唐朝的弓月城。
唐朝弓月城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它東通北庭都護府所在地庭州(吉木薩爾),西通碎葉鎮(今哈薩克斯坦托克馬克附近),南面還通安西都護府所在地龜茲(今庫車),又位於富饒的伊犁河谷中心,自然成為古代絲綢貿易的中心。據悉,弓月城在唐朝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轉運站,商人可以在這裡一次提取275匹的絲綢,足見城內絲綢貯存量之大。而從弓月城到龜茲,也就是從伊犁河谷到塔里木河畔的庫車,有一條翻越天山的絲綢之路支線,這條路在漢朝就已通行,到唐朝也暢通無阻。
惠遠在清代是全新疆的軍事中心
從伊寧市向西行38公里,古城惠遠就坐落在伊犁河畔,在清朝,它不僅是伊犁的政治中心,還是全新疆的軍事中心,統管全新疆軍事的伊犁將軍府,便設在惠遠。
現存的惠遠城是1833年重建的,而老惠遠城就在現在的惠遠城4公里處。根據記載,當年惠遠城內「商舖林立,百貨雲屯,市肆極稱繁榮」。特別是當年的伊犁將軍府,庭院幽深,好像是一座江南名園。只是經歷了百年的滄桑,如今已變得面目全非,但是那規模卻仍依稀可以認得出來。
從惠遠西去出境,便是中亞的草原絲綢之路了。
──轉自《世華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