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5日訊】(中央社記者戴海茜台北五日電) 近日台幣劇升兌美元升破34元關卡,雖然台幣升值對出口具負面影響,但卻有利進口產業。以出口為導向的傳統產業紡織業,不但須負擔升值所帶來的匯兌損失,且因新台幣升值讓紡織品外銷競爭力降低,影響Q4下游廠商的接單狀況,將造成不小的衝擊,而在紡織產業中則以布廠影響最為明顯。
從紡織業出口值結構上來看,以布類的出口比重最大,佔61%,影響層面也最大,其次為紗類佔6%,成衣類佔11%,纖維類佔8%,服飾品類則佔4%。
根據ITIS統計資料顯示,香港、越南、中國大陸是台灣布類前3大主要出口地區,這3地區共佔台灣布類總出口金額的46%,可見對台灣外銷的重要性。
根據成衣廠台南企業 (1473)指出,第三季末新台幣升值後,紡織業或多或少需要負擔新台幣升值所帶來匯兌損失和訂單的減少,其中以佔外銷比例最大的布廠可能受到的負面影響最為明顯,第四季若持續升值,恐將會壓縮廠商的利潤空間。
台南企業表示,公司約60%的布料以美元向國外購買,因此新台幣兌美元每升值 1元,對公司影響達40%,加上避險動作後,則公司最後認列的匯兌損失僅佔10-20% 。
ITIS指出,台灣紡織品出口在1997年達到最高點,出口值為 166億美元,當時主要為香港回歸中國大陸及下半年人民幣及港幣匯價對台幣相對強勢,但自1998年下半年起,亞洲地區受金融風暴影響需求不振、日本經濟持續低迷走勢,致 1998年全年出口值較 1997年減少12.4%。 1999年仍延續前一年不景氣影響,出口持續衰退,下半年又有 921大地震及新台幣升值因素,全年出口值為141.7億美元,較1998年又減少2.7%。
2000年景氣回升,全年出口值為 152.2億美元,較1999年增加 70.9%,往後受新台幣匯率升值、國內生產環境改變影響,如勞工不足,工資高漲,生產成本增加,使產業逐步出走,以及國際經濟不景氣等不利因素影響,紡織品出口值呈現逐年衰退走勢, 2001年時跌破130億美元,為 126.3億美元,2002年僅剩下121.5億美元。
短期受新台幣升值及國內生產環境改變影響,台灣紡織產業出口值預估維持在 120億美元左右;紡織業創匯產值預估今年可能維持94億美元左右。
此外,由於出口競爭必須與競爭對手比較,如果新台幣升值幅度仍遠低於競爭對手國,對台灣出口競爭力自然沒有太大影響,因此第四季新台幣升值幅度在3-5%內對台灣紡織產業的影響有限。
儘管布廠受新台幣影響最鉅,但因布廠第四季為傳統旺季,廠商對於第四季接單相當樂觀,目前包括得力實業、弘裕企業及新光紡織等布廠,第四季接單較第三季普遍成長10-20%,逐漸恢復正常水準。此外,不少廠商在轉型朝高價產品有成下,陸續接獲國際品牌大商訂單,讓後市接單狀況更上一層。
整體來說,台灣紡織業雖然主要靠出口,但廠商也經常進口原料及半成品加工,因此新台幣升值對台灣紡織業有利有弊。不過台灣紡織產業體質不錯,過去新台幣的匯率也曾有比現在還高的狀況,因此仍有廠商認為,第四季新台幣續升,對台灣產業不至於有太大衝擊與影響,第四季必須關切的是台幣升值是否影響台灣市場景氣的復甦情形,這才是台灣紡織業能否成長的關鍵。(//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