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訊】農曆九月九日,是我國傳統的重陽節。重陽節,又名重九節、茱萸節、菊花節。重陽為個名詞是這樣來的:我國古代把六稱為陰數,把九稱為陽數,農曆九月九日,月日並陽,兩陽相重,故名「重陽」,又稱重九。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原是宮廷中的習俗﹐後傳入民間。三國時,魏文帝曹丕在《九日與鐘繇書》中就有「歲往月來,忽復九月九日。」之說。
古代﹐重陽節民間習俗豐富多彩,「登高」是其中的一種﹐故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九月,秋高氣爽,登高一望,草木山川,盡收眼底 。「賞菊」也是重陽節的一種民間習俗﹐起源於晉朝詩人陶淵明﹐據說陶淵明酷愛菊花﹐「採菊東籬下」這一名句就是出自陶淵明。菊花,又叫黃花,屬菊科,品種繁多。重陽時節,正值菊花怒放,是賞菊=的好時機﹐同時伴飲菊花酒﹐則更是錦上添花。《藝文類聚》引《續晉陽秋》說:「世人每至(九月)九日,登山飲菊花酒。」據說古時菊花酒,是頭年重陽節時專為第二年重陽節釀的。九月九日這天,採下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的枝葉,摻和在準備釀酒的糧食中,然後一齊用來釀酒,放至 第二年九月九日飲用。傳說喝了這種酒,可以延年益壽。從醫學角度看,菊花酒可以明目、治頭昏、降血壓,有減肥、輕身、補肝氣、安腸胃、利血之妙。
「插茱萸」是另一種重陽節民間習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流行。茱萸,又名「越椒」或「艾子」,是一種常綠小喬木, 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吃重陽糕。同時還有吃重陽糕,又叫「菊糕」、「花糕」,即古時的「蓬餌」。因「糕」與茱萸.「高」諧音,重陽佳節,不能登高而吃點糕,也可聊以自慰。據說在古代, 皇帝在重陽日還以花糕賜宴群臣。 騎射活動。南北朝時,皇帝規定:每年的重陽,人們必須練習騎馬射箭。
此外﹐重陽節,還是農民喜慶豐收的一個節日。農曆九月,正是金色秋收季節,加之「九 與「久」諧音,「久久」又有「宜於長久」、「年年豐收」的意思,故於重九日有慶祝風俗。
(資料來源:世華網)(//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