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訊】隋唐時期的男子服裝主要形式,為圓領袍衫。官員的袍衫一顏色來區分等級。 胡服流行於元、天寶年間。它的特徵是翻領、對襟、窄袖。在陝西等地的墓中壁畫有大量反映。新疆吐魯番阿斯塔那出土的絹畫中也有這類服裝的婦女。到了唐代,曾一度定為文武官員必佩之物,上面懸掛算袋、刀子等七件物品,俗稱「蹀躞七事」。開元以後,由於朝廷有了新的規定,所以一般官員不再佩掛。
唐代的幃帽、笠帽都婦女出行時,為了遮蔽面容,不讓路人窺視而設計的帽子。這種帽子多用籐席或氈笠做成帽子骨架,糊裱繒帛,有的為了防雨,再刷以桐油,然後用皂紗全幅綴於帽簷上,使之下垂以障蔽面部或全身。敦煌莫高窟壁畫記載了新疆吐魯番出土的彩戴笠帽的婦女。
《唐六典》列舉的十三種鎧甲中,最後一種名為「馬甲」。有人以為是當時戰馬所著,其實不然。根據東晉以後的習慣,只有人穿的冑甲才能稱「甲」,馬著的甲衣只能稱「具裝」,而不叫「馬甲」。
──轉自《國學網絡》(//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