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0月14日訊】(中央社記者韓乃國倫敦十三日專電)中華民國立法院副院長江丙坤,今天在英國劍橋大學舉辦的「台灣與新亞洲安全環境」研討會中發表論文,針對台灣目前的經濟困境提出五大對策:重新定位台灣在價值鏈上的位置、更加重視研發及創新活動、發展台灣成為全球運籌中心、促進與大陸之分工、積極加入區域貿易組織。
江丙坤指出,中國大陸快速的經濟成長,加上亞洲各國在APEC無法推動投資貿易自由化之後,各自展開雙邊自由貿易或區域自由化的活動,使得外交處境特殊的台灣,不論在投資或貿易方面,都面臨邊緣化的威脅。
他說,近年來中國大陸儼然已成為世界工廠,並有更進一步成為世界市場的潛力,對於東亞各國的經濟發展造成重大的影響,例如吸走其他國家的外資或搶走其他國家的海外市場,而大陸自己也成為其他國家的重要市場與生產基地。
江丙坤引證聯合國發佈的數據說,至二○○二年為止,大陸已連續十年成為開發中國家吸收外資的第一名,二○○二年流入大陸的外資已高達五百二十七億美元,不僅是開發中國家的首位,也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吸收外資的第一名。
同時,台灣對外投資也出現資金集中於大陸的趨勢。一九五二年至二○○一年間,台灣對大陸投資的金額占全部對外投資的百分之三十八點八二,至二○○二年此一百分比已躍升為百分之六十六點六一。根據大陸公佈的數據,台商赴大陸投資案至二○○二年已累積至五萬五千六百九十一件,總金額為三百三十一億美元。然而,一般認為,實際投資金額已超過五百億美元。
江丙坤說,台商投資業別則以電子及電器為大宗,由此可見台灣的主力產業已將大陸視為全球最重要的生產基地之一。
另一方面,至二○○二年,大陸已成為台灣最大的出口市場,占台灣出口總額的四分之一。在進口量成長相對有限下,台灣近十年對大陸擁有鉅額順差,並已超過台灣對全球的順差。以往台灣從日本進口原料,設備與零件,在台灣加工、出口至美國的三角貿易形態,已演變成四角貿易形態,也就是台灣仍由日本進口原料與零組件,加工成為半成品,出口至大陸,再由大陸出口成品至美國或日本。
此一趨勢使得台灣不得不朝向資本密集與技術密集的產業發展;台灣高技術密集產品在出口中所占的比重,已從一九九○年的百分之二十六點七提升至二○○二年的百分之四十六點六。
江丙坤指出,近三年來台灣經濟成長表現不佳,二○○○至二○○三年的平均經濟成長只有百分之二點四,這是戰後鮮見的低成長率。他認為,台灣經濟衰退的主要原因是國內政經情勢不穩,國際景氣低迷,導致消費疲乏,投資銳減,而公共投資也未發揮應有的效果。
江丙坤在結論中表示,面對國內投資環境惡化、民間投資不振、失業率巨幅增加等困難下,台灣應該積極推動的事務包括,維持台海兩岸和平、進行對話、解決相關爭議問題、經濟上應該進行「三通」、進一步開放大陸資金來台、准許大陸觀光客入境以及爭取台灣在國際上的生存空間,包括參加區域自由貿易協定。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