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vsmo.com)
【大紀元1月26日訊】世界貿易組織三天的農業談判,昨天在沒有交集情況下結束,基於農業貿易自由化對國內農業的影響,台灣代表團在談判中除強調本身的立場外,基本上採取守勢,靜觀其變。
據中央社1月25日報導,WTO農業委員會自二十二日起三天就新回合「農業談判模式大綱」進行實質討論,會議情況如事前預料,各國發言踴躍,但多數是重申立場,看不到主席哈賓遜所期望的「建立橋樑」,他在結論時警告,假如各國都是原地不動的話,談判的前景將不樂觀。
農業談判的三大主題為市場進入、出口競爭及境內支持,台灣首席代表、農委會國際合作處處長王明來在每次會議中都發言說明台灣的立場。
他指出,台灣不反對貿易自由化的目標,但各會員的國情不同,必須保持平衡、彈性與空間,不能一味要求各國同步調一體實施。
如對關稅減讓,無論採取何種模式,台灣在新入會時已作了很多承諾,加上國內考量,不可能接受大幅降低關稅;境內支持中綠色政策部分,台灣主張不但應保持彈性,甚至可考慮擴大,而非部分國家提議的加以限制;同樣的,在特別防衛措施上,稻米在台灣是「敏感產品」,在實施進口關稅化後,必須要有特別防衛措施配合。
王明來的發言受到重視,哈賓遜在結論中也數度提到「新入會國」的立場。
據了解,台灣在進入WTO時,對開放農產品進口作了相當程度的讓步與承諾,如根據美國及農產品出口國的提案,對台灣國內農產品市場必然造成更大的衝擊,在這種情況下,農業談判膠著不進,對台灣未必不利,因此,台灣的基本策略是採取守勢,靜觀談判發展,再採取因應措施。
據指出,由於農業貿易不但涵蓋範圍很大,在每一個國家都是複雜、敏感的議題,多數代表對本周的會議都不感樂觀,但根據杜哈部長宣言進程,必須在本周完成實質討論,然後主席提出貿易談判模式初稿,在下個月二十四至二十八日進行討論,三月分再討論二次稿,並在九月的部長會議中正式提出議案。除了參加農業談判特別會議外,王明來及台灣代表團也與泰國及澳洲,就台灣的稻米進口關稅配額制進行雙邊諮商,與美國則進行非正式溝通,他們預定明天離開日內瓦返國。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