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一年錄309隻鳥撞玻璃亡 觀鳥會籲修例規範建築設計
【大紀元2024年09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家維香港報導)香港觀鳥會(26日)發表《香港鳥撞玻璃報告2022-2023》,整合和分析了本港在一年內的「鳥撞玻璃 (Bird-window collisions)」(下稱鳥撞)數據,指出城市化發展大幅採用玻璃物料恐對生物多樣性造成威脅,並建議在本地研究立法規管新建築物的規劃與設計,以有效遏止鳥撞問題。
據觀鳥會統計,本港在2022年9月1日至2023年8月31日期間的249宗鳥撞報告,全港有16區曾錄得鳥撞,共錄得309隻鳥撞個體,其中284隻死亡,25隻受傷;涉及48種鳥種,其中13種為具保育級別鳥種,數量達88隻,佔整體28.4%,包括全球極度瀕危黃胸鵐、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北鷹鴞及藍喉歌鴝等,反映鳥撞會威脅一些已有滅絕風險的鳥種。
觀鳥會表示,香港位於「東亞─澳洲遷飛區」的中心,並擁有樹林保護區、濕地、農地等多元生境,每年有數以萬計的候鳥在此停留,但同時香港作為高密度發展都市,高樓玻璃卻無意間成為候鳥的「死亡陷阱」。
觀鳥會認為,若是能在建築設計方面做一些改變,能減少鳥撞發生,報告分析不同高度的玻璃構築物均可存在鳥撞風險,錄到懷疑鳥撞個案的114個建築物中,有過半屬高樓建築物(11層高以上),逾四分一屬中層建築物(4-11層高),近23%屬低矮建築物(1-3層高)。
報告分析結果顯示,涉鳥撞的高樓建築物普遍有較高的玻璃覆蓋率,且距離植被較遠,相信這些鳥撞是因為大範圍的玻璃幕牆能反射天空或遠景,繼而影響飛行的雀鳥。
至於涉鳥撞記錄的低矮建築物,其撞擊面大多與樹叢距離較近,相信這些個案通常涉及一些於樹叢間、作短距離低飛的雀鳥,因此即使其玻璃覆蓋率不高,若該玻璃能反射樹叢,便會混淆雀鳥誤以為可穿越,而導致鳥撞發生。
觀鳥會副總監胡明川強調,在規劃新建築物時,必須優先和慎重考慮選址與雀鳥棲息生境的距離,和減少玻璃覆蓋率等措施,以緩減鳥撞風險。
觀鳥會表示,立法規管新建築是全球共同趨勢,許多歐美甚至亞洲地區的政府已率先通過立法,強制規定所有新建或翻新建築物須符合「防鳥撞」要求。
觀鳥會建議政府先行改善現有高鳥撞風險建築,透過安裝防鳥撞標記於玻璃對外表面,並配合燈光管制以避免擾亂夜間遷徙雀鳥,減低鳥撞玻璃風險。
另外,觀鳥會26日推出本港首個鳥撞玻璃公民監測套裝,包括一份鳥撞玻璃監測小冊子和一張「鳥撞玻璃監測公民報告隨身卡」,即日起供免費下載,而實體版則於10月7日起可免費索取。
觀鳥會鼓勵更多市民一起記錄和監察鳥撞玻璃,擴展鳥撞數據庫,從而深入了解香港鳥撞問題。@
責任編輯: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