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中秋節】

「人造月亮」照亮的中秋節 「西天極樂世界」給人展現了什麼?

作者:允嘉徽
人造月亮和西天極樂世界的時空對照中秋節,給人不一樣的啟發!圖為中秋節的天下奇觀錢塘潮。(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55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中秋夜,當仰望天空中有如銀盤一般的明月,嫦娥、玉兔和吳剛伐桂等傳說中的故事是不是躍出你的心海呢?「嫦娥奔月」的故事代代相傳,早在商周時代就有,而吳剛和玉兔的故事都是成形於唐代,這些流傳民間的中秋節故事都有上千年甚至數千年的歷史了。然而近年對月亮的研究有一個飛躍,科學分析指出:月亮是人造的!這個發現,會啟發我們對中秋節的傳說故事的新觀點和領悟嗎?

月亮是人造的

當今科學家發現:月球是個「太大」的衛星、永遠以同一面對著地球、軌道是圓形、月球是個中空的金屬球、月球表層底下有一層非常堅硬的殼、月球含有大量地球上極稀有的純金屬、月球上有著特別的硝煙味似的「月球味」、月球上有神祕的非自然的結構物。[1]這許多方面的發現,都指向:月球是這次文明以前的人類所創造的。這個不凡發現,啟發我們對生命的不同層次的認知,從而對於一些傳統「神話」故事的不同思索。

月亮是人造的。(由《大紀元時報》和Shutterstock/AstroStar/milart提供)

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的傳說讓月球成了一個很有情味又讓人百思不得解的謎團。《周易》、《歸藏》古書中就有嫦娥吞服了西王母的不死藥而奔月成為月精的傳說,「昔常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

詩人李商隱說:「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奔月之後,嫦娥到底怎樣了?多少人有這個疑問。

蘇軾說:「我欲乘風歸去」,「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這詩情畫意的陳述,或也帶著一番解讀:嫦娥奔月乘風歸去的那個時空和凡間的時空是不一樣的!

《西方極樂世界遊記》

佛教中有「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之說。《西方極樂世界遊記》是虛雲法師的弟子寬淨法師(俗名潘金榮)所作,記述了他讓常人震驚的極樂世界的經歷。1987年4月寬淨法師在新加坡南海普陀山演講,俗家居士整理他口述的這個經歷,作成《西方極樂世界遊記》傳世。

黃曆1967年10月25日,寬淨法師在福建省麥斜岩寺(按:法師是該寺主持)坐禪時,突然被喚,他出了寺往九仙山彌勒洞行去,途中被「觀世音菩薩」化身的圓觀法師帶引至「西方極樂世界」。他在那兒參觀了羅漢洞、忉利天、兜率天與九品蓮花的各個境界,並且拜見了阿彌陀佛。這過程他感覺約莫是一晝夜,約莫廿個鐘頭,然而當他回到人間時,已是黃曆1973年4月8日了,足足過去了六年五個多月。這期間,全寺僧俗找遍了雲居山大大小小百多個洞穴,皆不見寬淨法師的蹤影。

寬淨法師到了「西方極樂世界」時,他祈求留在美好的極樂世界,但阿彌陀佛說,在兩劫以前,寬淨自己發願要以此方式救度眾生,佛陀說這話的那一瞬間,寬淨看到了那段因緣往事。之後,寬淨又隨著觀音菩薩來到一座蓮花池,依觀音之言入池沐浴,果如觀音所言衣服皆不濕。更奇妙的是,或浮沉或漂移,任由自己意念控制。

寬淨法師所述的他自己看到的「極樂世界」景象和別的佛教法門所傳述的有所不同。因為從佛法來理解,修煉者在不同層次,所能看到的景象也是有所不同的;而一般人和修煉人的差別更是天差地別。所以說,什麼是月球的真相?嫦娥飛天之後又在哪裡?也不是肉眼所能看清的。但是嫦娥奔月的故事,給了我們生命提升的思考:脫凡升天是來自奪取(藥)而得?還是由於善的回報?如果是為私的,能通過上天的檢驗嗎?為了人間的義,放下了人間的情,這才是高於凡界的一個層次表現。對應到嫦娥身上,我們也能看到這樣的修行形象。

高僧遊歷天界佛國一天,回來已過去六年五個多月。(《未解之謎》提供)

玉兔為何能升天?

寬淨表示,在我們娑婆世界中的眾生,都有多種不可避免之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盛(受到色、受、想、行、識等煩腦覆蓋)都苦。而在極樂世界雖然沒有苦吃,修行不易。但如果人們在娑婆世界(凡間)下決心勤修苦煉,可能三五年時間,便能身居中品或上品,或者在這一輩子中便可以成道。

傳說玉兔在月中搗藥。玉兔升天的經歷,恰是對應一種人間修行成道的展現。

漢代的經籍中就有月中兔的說法,西漢劉向《五經通義‧體調番》說到「月中有兔與蟾樵」,晉代傅咸《擬〈天問〉》云:「月中何有?玉兔搗藥。」

唐代玄奘所譯的《大唐西域記》裡有兔子升天的記載。在西域烈士池西林野中,兔子與一隻狐狸和一隻猿猴為伴。這三隻野獸雖不同類卻情同手足。天帝為了考驗它們,化身為一個又飢又乏的老人上門去乞食求助。三隻動物都要幫助老人,它們出門去找食物,狐狸和猿猴都找到了,只有兔子找不到。這時老人說兔子並非狐狸和猿猴的真心同伴。傷心的兔子跳入了熊熊烈火中獻身——獻出自己的肉,以彌補自己的拙劣不足。天帝受到感動,就把玉兔送到月亮上,讓玉兔為他人無私獻身的事蹟傳揚於後世代代。

月上玉兔若比鄰。(Shutterstock)

吳剛伐桂的一層意涵

最早的月中有桂樹的記載發現於西漢,西漢《淮南子》記載:「月中有桂樹」(《太平御覽》引)。晉代的著作中也有月中仙人桂樹的傳說(虞喜《安天論》記載)。至於吳剛伐桂的故事,初見於唐人段成式的筆記小說《酉陽雜俎》的《天咫篇》。

《天咫篇》記錄,月中有神奇月桂樹,樹高五百丈,有神奇的復原能力,樹身上一有傷口立即復原癒合。據傳有漢代西河人吳剛,修仙道犯了過被師父罰到月宮砍桂樹。

吳剛長期砍桂樹,心中當有怨,又想安逸,不能持之以恆,砍砍停停,桂樹就在停下的空檔又癒合了。他沒能悟出吃苦也是修行,更重要的是修心才能修行的道理,所以一直無法修成得道。而那棵神奇月桂樹生有神奇的復原能力,生長力特別旺盛,也給人示現了一種超脫凡界的青春常駐的功能!

錢塘潮警世的教訓

從月亮是人造的科學發現指出,人類不止一茬!還有眾多考古發現也有力地支持這種觀點的科學性。然而,為何前一茬的人類消失了?人類的歷史為何一茬又一茬地循環、輪迴?再從各種大預言和當今的世態善惡顛倒來看,今天的人類已經瀕臨末世的危機,要如何解救?

南宋時,中秋節一到,都城的臨安(杭州)人大半都會去觀錢塘江一年一度的盛潮。錢塘江潮在中秋月圓後三日內會達到高峰,洶湧澎湃的潮頭常達五米,回頭潮達到二十米也不算稀奇,《西湖遊覽志餘》記載,南宋紹興八年的中秋觀潮曾經發生奇特的事。8月18日前二天夜裡,錢塘江畔居民有人聽到空中傳來話聲,說今年當有數百人死於橋上,都是邪惡、淫亂、不孝之人。又說,在死亡名冊上的要叫他快來,不在冊上的,快快離去。隔天晚上,住在觀潮浦橋兩畔的人夢見來人告戒:「明天不要登橋,橋將會折斷。」天亮後,橋畔相鄰數家人相問候,得知昨夜竟都做了相似的夢。

觀潮當天,橋上站滿了人。那些夢得指點的人都到橋邊上,想儘力救人一命。他們苦口婆心勸告親戚和熟識的人快下橋,但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有人甚至把善心的勸告當作妖言惑眾。起潮了,在此起彼落歡聲中,裂岸驚潮瞬間殺到跟前,震壞了觀潮橋。觀潮橋坍塌且快速陷入水中,當時橋上有數百人慘遭壓死、溺死。事後,人們發覺受災死亡的盡是平日凶淫、不孝的人。

錢塘江潮奇觀歷代享盛名。圖為清代勵宗萬《墨妙珠林》錢塘江。(台北 故宮博物院提供)

「人造月亮」照亮的中秋節,交揉著傳統的中秋故事,加上「西天極樂世界」展現給人的一個層面,給予我們更高的啟發。人類一茬又一茬的輪迴,是為何而來呢?嫦娥、玉兔、吳剛,這些中秋節的傳統故事人物,隱約中引領人接觸「超凡」的境地。邵雍《梅花詩》云「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回天的機緣是多麼的難得呀!從古至今,神為了度人返本歸真,回到生命來處美好的原鄉,若隱若現地以超乎人想像的種種神跡來啟發人,有時也以超常的災異來懲罰迷失墮落的惡人,這一切也是對人間的救贖。中秋節的傳統故事與角色,「西天極樂世界」偶然給人的展現,如今對於瀕危的我們,當是超凡界時空的啟發!

註釋:
[1]參見:月亮是人造的?!驚人證據大盤點

參考資料:
釋寬淨:《西方極樂世界遊記》@*#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本次中華文明,從黃帝開始,到夏商西周,是為禮樂文明。所謂「六代樂舞」,一般指黃帝《雲門》、堯《大咸》、舜《大韶》、禹《大夏》、商湯《大濩》,以及周武王《大武》。又分為文舞和武舞。前四代,因禪讓得天下,故稱文舞,表演者手持樂器與雉雞尾羽;後兩代,因靠武力奪天下,故稱武舞,表演者手持干戚。
  • 既然日本人喜愛賞月,仰慕月宮,喜愛玉兔,中秋節神性十足,那麼,他們是否也有類似中國的嫦娥奔月的神話傳說呢?《竹取物語》(たけとりものがたり),又稱為《輝夜姬物語》,是日本最古老的神話故事。故事講述了一個美麗的公主「輝夜姬」從月亮降臨到人間,再返回月宮的故事。
  • 本章前句是評一不當做而做的事,後句是評一當做而不做的事。有人認為,從意義上講,應當各自為一章。但既然作為一章,編者應有苦心。就「為政」而言,有所不為,有所必為。無論「不為」還是「必為」,都上循天理,內懷仁心,而勇於擔當。
  • 中華傳統文化講天人感應,佛家講萬物有靈,無神論者不相信,不過上天偶爾露一手,讓人看到奇跡。
  • 孔子百世可知,其依據就在於中華文化,在於道統。漢代董仲舒說了個非常著名的話「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注意,孔子這裡說的「繼周」,有特定的含義,是指繼承周禮、周的文化。只要行在中華文化的軌道上,有「因」有「損益」,「雖百世可知也」。
  • 「現在傳統涼茶舖好像越來越少了,涼茶會式微嗎?」筆者帶著疑問請教香港史學會總監鄧家宙博士,他沒有急於回答這個問題,而是舉了幾個趣味的例子,從涼茶品牌的興衰史到當下的快餐文化,原來涼茶百年來都是「飛入尋常百姓家」的飲品,在不同的時代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本期「涼茶趣談」,就與大家分享涼茶的轉型歷程。
  • 拉菲爾《雅典學院》。(公有領域)
    100這個數字到底有什麼祕密能引起多數人的共鳴呢?愛因斯坦是位偉大的科學家,不是隨便就能說他是迷信或思考不嚴謹的人。然而,他選擇了100。為什麼不是98或47?而且,不是只有科學家喜歡100。
  • 錢穆對本章的解說,則非常高妙。他說:人類社會,有法律契約,有道德禮俗,所以為指導與約束者縱甚備,然使相互間無信心,一切人事仍將無法推進。信者,貫通於心與心之間,既將雙方之心緊密聯繫,而又使有活動之餘地,正如車之有輗軏。
  • 今年適逢香港電車120周年紀念,本欄目「紀載香港」製作特輯,在上兩期介紹了電車百年間香港的城市變遷以及電車的特別型號,今期將走入張順光的收藏世界和柴宇瀚的歷史天地,分享他們與電車的不解之緣。(大紀元製圖)
    「為甚麼取名《叮叮與我》呢?就是講我自己最喜歡、和我有切身關係的藏品,拿出來與大家分享。」收藏家張順光從八十年代起開始收集與電車相關的紙品和物件,轉眼已經過去30多年了。今次合作寫書的歷史學者柴宇瀚博士補充道:「取這個名字還有另一層意思,電車作為一種日常的交通工具,就是我們可能每個人都有自己與電車相關的故事,可以是700萬的香港人中的你和我,也可能是外國人來到香港,認為這就是香港的特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