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國際要聞

德軍艦22年來首次穿越台海 專家解讀

德國海軍艦艇編隊本月中或將穿過台灣海峽,圖為德國海軍「巴登-符騰堡號」護衛艦。 (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大紀元2024年09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程靜、駱亞採訪報導)德國海軍兩艘艦艇編隊週五(13日)穿過台灣海峽,中共此前表示「堅決反對」,德國外交部則表示,維護國際海域自由航行。分析認為,面對中共近年來對鄰邊海域的挑釁,德國一直在追隨美國,以行動展現對台海和平穩定的關注,而西方國家也都在增強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嚇阻中共,避免戰爭,維持和平」成國際共識。

德國海軍艦艇過航台灣海峽

路透社週五報導,德國「巴登-符騰堡號」(F 222)護衛艦及「法蘭克福號」(A 1412)補給艦今日(13日)駛過敏感的台灣海峽,這是二十多年來的首次此類過境,表明在台北和北京之間緊張局勢加劇之際,柏林決心與西方盟國站在一起。

德國國防部長鮑里斯‧皮斯托利斯在柏林發表講話稱,他可以確認「巴登-符騰堡號」護衛艦和「法蘭克福」號補給艦通過台灣海峽。

「國際水域就是國際水域。這是最短的路線,考慮到天氣條件,也是最安全的路線。所以我們正在經過。」他說。

台灣國防部表示,自週五上午以來,兩艘德國海軍艦艇一直向南航行通過台灣海峽。台軍一直在監視,情況「正常」。

一位熟悉情況的安全消息人士表示,這些船隻可能會在週六完全駛離海峽。

德國軍艦上一次穿過台灣海峽是在2002年。但2021年「巴伐利亞號」軍艦執行了印太使命後,返程時經由台灣東部海域、繞過台灣海峽回到歐洲。

此次德軍艦艇編隊「巴登-符騰堡號」與「法蘭克福號」前往印太地區巡弋和訪問。先後訪問了日本和韓國,9月10日離開韓國往菲律賓馬尼拉,但受限於天候影響,航行速度緩慢,直到12日晚天氣轉好,13日晨即從東海進入台灣海峽北端,往南航行。

德國海軍艦艇編隊在與法國、印尼、意大利、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和美國等國的海軍一同參與該地區的演習。

「此次部署的總目標就是重申,德國對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有承諾,同時在信任合作的精神下與夥伴和盟友訓練和交流看法,從而防止可能發生的衝突。」艦艇編隊指揮官阿克塞爾‧舒爾茨(Axel Schulz)海軍少將上週五在艦艇編隊停靠韓國仁川港後強調,但未提供確定答案。

與盟友一起維護國際規則 德國對中共示警

路透社說,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安全消息人士表示,這段話是柏林「響亮而明確」的聲明,表明它與盟友站在一起維護國際規則。

此前,中共外交部表示「堅決反對」。發言人毛寧週一(9月9日)在記者會上表示,北京「堅決反對」德國海軍艦艇計劃過航台灣海峽,強調有關行動「挑釁危害中國的主權和安全」。

早在今年5月艦隊從德國出發前,北京就曾警告德軍不要試圖穿越台灣海峽。

但是德國外交部發言人週五表示,德國沒有義務將任何此類行動通知其它國家。

這位發言人在柏林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根據國際海事法,在國際水域不需要通知,並且可以自由航行是很正常的。」

德國聯邦議會外交委員會主席米歇爾‧羅特(Michael Roth)週一在X平台表態,支持德國軍艦穿越台海,認為此一行動不是挑釁,而是給北京一個明確信號,表明德國反對中共單方面及通過武力手段改變台海現狀。

按《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領海以外的水域,所有的國家都享有「公海自由權」,這意味著任何國家的船隻都有權在不受任何其它國家干涉的情況下行使這些自由權利。美國海軍行動手冊也據此將台灣海峽定義為「國際海峽」。

台灣國防大學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助教鍾志東對大紀元表示,德軍特別經過台海相當程度上是對中共一種示警、一種表態。

「另外就是希望能夠嚇阻中共,然後預防可能的軍事衝突。最主要它也展現出,跟美歐以及印太盟友合作的態勢,然後也嚇阻中國(中共)片面在台海之勢,以維持台海和平穩定。」

現任慕尼黑安全會議主席的克里斯托夫‧霍伊斯根(Christoph Heusgen)對德意志廣播(DLF)說,「中國(中共)想要推行它們自己的法規,我們必須予以抵抗。這非常重要。如果我們現在屈服於強權邏輯,就會開創一個先例,並蔓延到其它地方。」

德台關係在升溫

此外,鍾志東對大紀元表示,這是展現德國跟台灣關係升溫的一種表態。

中共從未放棄使用武力控制台灣,並在過去五年中加強了在台灣周邊的軍事活動,包括舉行軍事演習。

台灣政府則拒絕中共的主權主張,並表示只有台灣人民才能決定他們的未來。

目前,台海兩岸都是德國的重要貿易夥伴。中國的龐大市場和台灣先進的半導體芯片產業都是德國發展經濟所需的重要因素。

鍾志東說,「前不久台積電在德國設廠,德國從總理、相關重要的官員全部出席。當然這也是展現台灣跟德國關係的重要性。德國也借此機會,展現台海的和平穩定對德國的重要性以及對全球的重要性。」

今年6月,台積電歐洲合資公司總裁披露,位於德國東部德累斯頓(Dresden)的新工廠將在第四季度動工興建,預計2027年大規模投產。該項目有一半的投資來自歐盟和德國政府補貼。

德國追隨美國 增強在印太地區軍事存在

近年來,隨著中共在台海、南海展現出越發咄咄逼人的姿態,迫使一些國家改變策略,不斷增強其在印太地區的軍事存在。

鍾志東表示,總的來講,德國不是突然這樣做的。從2021年G7開始把台海議題納入之後,北約、歐盟也陸續關心台海和平穩定,所以德國把台海安全議題置於北約跟歐盟的框架之內。

自2020年德國推出印太政策指導方針以來,柏林參與印太事務的頻率明顯提高。

2021年,一艘德國軍艦穿越了南中國海,這是近20年來的首次。今年7月,德國空軍首次將戰鬥機部署到日本參加聯合演習。

去年7月,德國首次推出「中國戰略」,原則與中國不脫鉤,但降低依賴性,降低風險。德國總理肖爾茨在X上說,通過該戰略,德國對「發生改變、更具進攻性表現」的中共作出反應。

幾星期前,德國空軍也與法國、西班牙空軍一道,派遣總共50架軍機前往日本、澳大利亞以及美國夏威夷參加聯合軍演,其中包括A400M戰術運輸機、「颱風」歐洲戰機等。

而美國的海軍艦艇現在幾乎每個月都會過航台海,美國的其它盟友,包括加拿大、英國、法國、澳洲等也會出動海軍艦艇或者自行、或者與美國艦艇編組過航台海。

鍾志東認為,這相當程度反映整個國際社會支持台灣及台海安全國際化的態勢升高。

「嚇阻中共 避免戰爭 維持和平」成國際共識

德國聯邦議會外交委員會主席羅特還表示,如果台灣海峽發生軍事衝突,將對德國和全球經濟造成災難性的影響,因此「避免戰爭和台灣被封鎖」是德國當前的核心利益。他呼籲德國仿效荷蘭和加拿大,通過軍艦通過台灣海峽來表達對台海地區和平穩定的支持。

台灣國防部國防智庫籌備處副研舒孝煌認為,這有宣示上的意義,就是告訴北京,這是一個國際水域,所以其它國家包括軍艦在內都有通過的權利。

美國聯邦眾議院週一(9日)表決通過多項抗共法案,包括《台灣衝突嚇阻法案》(Taiwan Conflict Deterrence Act)《太平洋夥伴關係法案》(Pacific Partnership Act),也要求與台灣及太平洋島國論壇等緊密合作,嚇阻中共,維持和平。

柏林科學政治基金會的亞太問題專家安吉拉‧施坦策爾(Angela Stanzel)此前對德國《商報》說,「西方國家在印太地區的存在感越強,中國(中共)就會越收斂,該地區發生軍事衝突的風險也越低。」

今年7月,北約三十多個國家及印太四國在華盛頓的聯合聲明點名中共威脅,指北京「暴露的野心和脅迫性政策威脅到我們的利益、安全和價值觀」,並嚴厲譴責中共支持俄羅斯。

舒孝煌表示,《華盛頓宣言》對歐中關係影響深遠。「這個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俄烏戰爭的外溢效果已經產生,蔓延到台海,現在整個歐盟也藉著台海向北京施壓。」

鍾志東也認為,總的來講,北約的《華盛頓宣言》,已經表態對整個印太的關注,而且具體以行動涉入印太事務。但是暫時應該不會成為印太北約,不過隨著中俄進一步聯盟,美中的緊張關係升高,以及西方與中共截然不同的世界觀,北約涉及印太安全的廣度跟深度會持續擴大。◇

責任編輯:鄭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