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共高考制度壟斷教育 導致階層固化

人氣 1730
PlayListen to More News

【大紀元2024年09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斐珍採訪報導)中國高考6月底落幕,9月份大學新生們迎來大學新生活的開始。中共高考制度的不公平性最近也再次受到媒體的關注與批評。到底中國高考的問題根源出在哪裡?分析認為,中共的高考制度是一種教育資源壟斷,準確說,叫做階級隔離制度,是為確保中共的紅色江山不變色。

今年中國高考人數創下歷年來紀錄,突破去年的1290萬人,共有1342萬名考生參加考試,這也是連續六年高考報名人數超過1000萬人。

由於這幾年中國經濟成長放緩、青年失業率飆升,讓這場超過千萬名考生搶占頂大名額的考試,被稱作「全球最難的入學考試」。

中共高考制度 壟斷教育資源 形成階層固化

來自中國遼寧省丹東的美國南卡大學商學院謝田教授對美國之音表示,中國的高考制度存在地理歧視,知名大學大多集中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

他說,中共的戶籍制度限制人們自由流動和考生的發展,在高考名額分配限制下,三四線城市的孩子想進入精英大學難度很高。

資深時事評論員唐靖遠對大紀元表示,中共這種分配名額的高考制度,嚴格講,不僅僅是對這一些「皇親國戚」給與福利照顧,更深層次的意義是中共要通過這樣一種戶口制度,來實現對高等教育資源的一種絕對化的壟斷。

實現這種壟斷的目的是什麼?唐靖遠說:「用習近平的一句話來說,就是要確保它的紅色江山永不變色。因為這種對高等教育分配式的壟斷劃分,其實相當於是一種變形的種族隔離制度,更準確一點叫做階級隔離制度。

「這種劃分是確保他們整個紅色權貴,或者說中共他們體制內『趙家人』,以及整個利益相關的龐大人群,他們的教育資源可以得到優先的照顧,那麼就可以確保他們在工作機會上、在收入上,始終都比其它地區的人群更具優勢。」

唐靖遠還表示,這種制度實行了幾十年,積累下來就是我們看到現在在中國形成一種非常嚴重的階層固化。

體制內裙帶關係非常普遍 也是潛規則

曾在北京受過教育的加拿大時政評論員公子沈對大紀元坦言,中國的高考制度設計帶有地域歧視,農村的學生想要考大學,他們分數的要求遠遠要高於大城市的學生,而且錄取名額按照人口比例,所以城市學生有非常大的優勢,的確存在不公平性。

「像在北京大多數的學生家裡,多少都會有在體制內工作的人,那麼他就屬於共產黨自己人,所以他們的子女就會有特權。甚至大學畢業後找工作,或安排去政府部門工作,很多都是裙帶關係。這種相互打招呼,託關係進入一些國有企業或是政府部門是非常非常普遍的現象。」公子沈說。

住在紐約州的Wendy告訴大紀元,她是在1994年報考大學軍校,他們那個城市當時就三個女生報考,她是其中一個。因為那2個女生的爸爸、親戚是在軍區裡面的領導,都是很有權勢的人,所以她們都很輕鬆地被錄取了。因為自己沒有關係,雖然她考的分數超過本科線20多分,但她只能去念三年制的專科。

Wendy說,像這樣的事情比比皆是,在中國大陸要做成一件事,往往就是要依靠關係,這是潛規則。

不過,來自黑龍江省、2018年來美國念研究所的佳琦對記者說,在中國社會充斥著非常多的不公平現象,相較高考制度,她覺得考研究生更為不公。

佳琦說,她身邊很多的真人真事,就算研究所成績達到了第一名,學校也可以不錄取你。「第一名可能想,我就已經是第一名了,老師肯定會選我嘛!結果老師沒有選他,選了第二名,因為那個第二名送了禮了。」

隱形世襲 讓韭菜永遠是韭菜

自媒體主持人薇羽告訴記者,她認為中國的高考制度從來都不是公平的,但很奇怪,在中國卻沒有多少人認識到這一點,尤其是那些小地方的學生和家長,基本都是無感的。

她舉一個真實的故事說,在一個建築工地上,工程師和建築工人在聊天,工程師是當地的城裡人,建築工人是外地來的。兩人聊到最後發現竟是校友,而且是同一個專業畢業的,聊到當年高考分數,發現建築工人當年的分數更高,而工程師比他低幾十分,但畢業之後,兩人的命運卻也天壤之別。

薇羽感慨地表示,在教育上體現出不同階層的人群受到的不同待遇。在中共統治下,中國人實際上很難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她打趣地說,會投胎才最重要,在什麼人家出身才最重要。

唐靖遠認為,中共用這種方式,那「趙家人」就永遠是「趙家人」,世世代代形成一種集體隱形的世襲。就是人礦就永遠是人礦,韭菜就世世代代都是韭菜,它就會演變成這樣一種局面。◇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高考考場附近大面積斷手機信號 引發眾怒
曾高考0分 安徽考生徐孟南重返今年高考
「高考達人」梁實再落榜 稱「心情爛透了」
高考「發榜」前一天 四川18歲女孩父親猝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