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歷史故事

看《龍文鞭影》學典故:卓敬馮虎 西巴釋麑

卓敬在風雨中黑夜返家迷路而騎虎回家。(Shutterstock)

《龍文鞭影》是一部明清時代學者修編的歷史典故啟蒙讀物。內容涉及天文地理、政治軍事、文學藝術、醫卜星相、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無所不有;時間跨度上至三皇五帝,下至唐宋。

全書將典故按照詩韻分類編排(詳見《龍文鞭影》序言),四字一句,共1030句,每句描述一個或兩個人物的故事。

「龍文」是漢朝西域的一種寶馬,這種良馬看到鞭影就會疾馳,「龍文鞭影」比喻在這本書的指導下,毋需鞭策,學習也會事半功倍,像龍文寶馬一樣一日千里。

【原文】

zhuó jìng píng hǔ ,xī bā shì ní 。

卓敬馮虎,西巴釋麑。

ㄓㄨㄛˊㄐㄧㄥˋㄆㄧㄥˊㄏㄨˇ,ㄒㄧ ㄅㄚ ㄕˋㄋㄧˊ。

卓敬馮虎,西巴釋麑。

【注釋】

(1)卓敬:字惟恭,瑞安(今屬浙江)人,明朝著名才子及忠臣。聰明過人,讀書一目十行。個性耿直,得明太祖器重,任戶部侍郎。靖難之變後被殺。

(2)馮:通「憑」,乘。

(3)西巴:秦西巴,戰國時代魯國人,卿大夫孟孫氏的家臣,為人仁厚。

(4)釋麑:釋放小鹿。

【語譯】

卓敬黑夜迷路而騎虎回家,秦西巴因不忍心而放走小鹿。

【人物故事】

卓敬

據明朝張岱《夜航船》,卓敬十五歲時,到寶香山讀書,風雨中黑夜返家迷了路,遇得一隻兕牛(似牛的野獸,兕 sì,ㄙˋ),騎著它回家,進了家門,發現是黑虎啊!

秦西巴

據《韓非子‧說林上》,樂羊是戰國時中山國人,在魏國擔任大將去攻打中山國,當時他的兒子還在中山國,中山國君就烹煮了他的兒子並做成肉羹送來。樂羊坐在帳幕下吃完一杯,魏文侯對大臣堵師贊說:「樂羊因為我而吃他兒子的肉。」堵師贊回答說:「他連兒子都吃,還有誰不能吃?」後來樂羊攻下中山國,魏文侯獎賞他的功勞,但懷疑他的用心。

魯國孟孫氏獵得一隻小鹿,派秦西巴帶回,母鹿跟隨哀鳴,秦西巴不忍心,把小鹿放還給母鹿。孟孫氏回來要小鹿,秦西巴回答:「我不忍心而還給了母鹿。」孟孫氏大怒,趕走秦西巴,過了三個月,又召他當兒子的老師。替他駕車的人說:「您以前要對他治罪,如今卻召他當兒子的老師,是為什麼呢?」孟孫氏說:「他對一隻小鹿都不忍心,又忍心薄待我兒子嗎?」所以說:奸巧詭詐不如樸拙誠實。樂羊有功而被懷疑,秦西巴卻因為有罪而越被信任。

【說明】

卓敬身為明朝官員,對朝政常直言無所避諱,因此深得明太祖的器重。太祖死後,卓敬曾向明惠宗建議削弱燕王勢力,惠宗沒有採納,後來燕王稱帝(明成祖),責備卓敬離間骨肉(燕王為惠宗之叔父)。卓敬嚴厲地說:「可惜先帝不用我的建言。」成祖大怒,但愛其才華而不忍殺,派人對他勸說。卓敬哭泣說:「人臣效忠,寧死也無二心。」之後,卓敬被殺,成祖感嘆說:「國家養士三十年,只得一卓敬。」(據《明史》)卓敬幼年求學,風雨之夜幸得黑虎帶回,或許是神的安排,使卓敬不致迷途喪身,為人們演出這一段令人讚佩的忠義風骨。

秦西巴不忍小鹿母子分離,私自放走小鹿而獲罪,又因為他的樸實善良,得到孟孫氏的信任,放心把兒子託付給他教導。樂羊為魏文侯效力,卻因行徑過於殘忍而遭人懷疑。可見人的行為反映出他的內心,而道德人心才是判別好壞人的標準。

——轉自正見網

看更多 【龍文鞭影】系列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