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全網 北京211大學畢業女生死在出租屋

人氣 18096

【大紀元2024年08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淨報導)中國社交媒體上近日廣為流傳一篇文章,該文披露了一名出生於貧困縣、北京「211」名校畢業的女子,雖然曾多次取得寧夏事業單位筆試第一的成績,但未被錄取,於是孤身來到西安求職,最終疑似「餓死」在出租屋內,結束了33歲的生命,死後約20天才被發現。

這篇題為「一個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一文突破10萬次以上的瀏覽,引發海內外輿論關注。8月18日,發布該文的微信公眾號「貞觀」刪除了文章。文章處理說明表示,文中所述為真實事件,避免事件引起歪曲解讀和過度猜測,對文章進行刪除處理。

週一(19日),頂端新聞記者聯繫到咸陽市公安局,工作人員回應:「已核實確有此事,案發地屬秦都分局管轄」,並稱案件正在處理,後續關注通報。

網絡熱議:是誰殺了這個女孩?

8月16日,微信公眾號「貞觀」刊文《一個外地女孩,死在了我出租的公寓》。該文是一個房東講一名已經過世的租客的故事,從與死者生前的微信互動,以及房東後來與死者父母的聯繫,还原出女子的生前景況。

文章敘述的這名女子今年33歲,出生在偏僻的寧夏西海固地區山村,經過努力考入北京一所「211」名校,是村裡的驕傲,也是全家人和村裡未來的希望。名校出身、重壓在身的女孩大學畢業後,一直難以找到與自己和家人期望相匹配的工作,雖然多次取得寧夏事業單位筆試第一的成績,沒有背景的她卻連連在面試後落榜。

2024年4月,她遠走他鄉來到西安,靠母親借來的一萬塊錢租下了西安繁華大道旁一棟高樓上的單人公寓,過著無論吃飯還是買任何東西不超過五塊錢的極其節儉的生活。這名女子透過微信最後一次和家人聯繫是在4月20日,目的是借錢。

她的房東說,5月20幾日後,這名女子就沒有外出過,家裡也沒有做飯的痕跡……到6月下旬,她租住的公寓傳出臭味。物業破門而入後發現女租客的屍體。

上述文章引發大量轉發和留言,許多人以「窒息感」形容閱讀這篇文章的感受,人們議論究竟是誰殺了這個女孩?

獨立時評人蔡慎坤發帖說,「這是習近平的新時代,也是中國宣布全面脫貧進步小康的第三年,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女孩子,竟然餓死在租住的公寓裡,這才是現實版的中國夢!」

由於近年失業率的飆升,工作穩定、福利待遇優厚的公務員成為炙手可熱的職業。「考公」成功被稱為「上岸」,意思是脫離了體制外這一「苦海」。這一背景下,公務員考試的競爭激烈程度空前。根據大陸公職類考試門戶網站華圖教育的統計,2024年公務員考試的平均競爭比為62.23:1,最大競爭比為3572:1。但往往考試中存在很多不公平現象,沒有社會背景的人很難成功「上岸」。

「在中國,別人的機會未必是你的機會。因為從來就沒有公平過,你的出生已經決定你的道路。」一名網民寫道。

文章說,女子所在的縣城直到2019年才脫貧,還存在嚴重的重男輕女現象。在中國西北農村,女孩子如果上不了學、就會被包辦婚姻,早早嫁人,無法改變貧困的命運。而该女子「從小學習成績好,村裡無論誰提到她都是豎起大拇指,作為家裡甚至村裡的驕傲女子是村裡的驕傲,也是全家人和村裡未來的希望」。她的父親告訴作者「一家人都指望她了!」()

一名網民留言說:「可想而知女孩的人生多麼沉重,就是這種沉重,讓她執迷於不成功則成仁。」

對於女子想通過考公務員改變自己的命運的做法,有網民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例子說,體制的大門早就對平民關閉了。

「剛畢業時考過公,選了最熱單位的最新政策辦公室,筆試第一沒用,筆試第一+面試碾壓同樣沒用。人家可以今年先空窗不招,明年再安排預定人選。(內容有省略)至於這幾年,根本沒有蘿蔔坑給平民子弟了。」

而且,現在中國職場還存在35歲門檻——超過35歲很難找到工作。這就意味著已經33歲的女子今後就業之路越來越窄。女子的經歷雖然是個例,但也因為反映了種種社會現實,引發網民的共鳴。有網民寫道:

「這個女孩努力了,考公筆試第一沒進入面試環節是誰造成的?進去大城市也想好好生活吧?但現在的大環境給她這樣的女孩生存的機會了嗎?又是什麼『別總怨大環境不好?看看自己到底有沒有努力』這樣的話?為什麼中國的教育普通家庭的孩子都是大多走上一條路——畢業後的選擇是:考公、上班、考研?」

網絡大V「LT視界」認為:「很難說哪種說法是對的,她自己殺了她自己,階層的禁錮殺死了她,或者體制環境殺死了她,都對。只是希望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或者自己的現狀從這個悲劇中吸取一些教訓,或許說,生命是第一位的。」

有網民認為女子只不過是「盛世螻蟻。體制犧牲品」,「估計2週後就沒人會記得這事了,直到輪到自己了,才會喚起記憶。」一名網友寫道。

責任編輯:李沐恩#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甘肅一家因窮自殺 低保被分配給書記親屬
中共假扶貧亂象:1000萬被扒皮僅剩300萬
內蒙扶貧亂象:地方官應付檢查一次花費20萬
世代貧困看不見未來 10招擺脫惡性循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