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早期症狀不太明顯,容易被誤解成其它的健康問題。但若能及時識別,就有可能挽救生命。在日常生活中,也可注意採取五種方式預防心臟病。
心臟病早期症狀
我們的心臟把血液輸送到全身各部位,無時無刻不在工作,當運行不暢的時候,它會發出一些容易被忽略或者被誤解的信號。因此,需要注意一些隱藏的心臟病徵兆:
1. 持續疲勞
莎拉(Sarah)45歲,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她喜歡早上散步,但是近期她經常感到非常疲勞,而且休息後疲勞感也沒有消失,她以為是因為精神壓力或者缺乏睡眠所致。但是這種持續的疲勞常常是心臟疾病的一個早期信號。出現這種持續的無法解釋的疲勞,特別是在沒有劇烈運動的情況下發生,可能是心臟泵血功能不佳的一種警訊。
2. 輕微活動後呼吸急促
心臟不能有效泵血,輕微活動後就呼吸急促,可能是心臟問題的早期信號,提示我們心臟沒有辦法跟上身體的需要。
3. 消化問題
反復出現的消化不良或胃痛,並不一定是飲食問題,有時可能與心臟病相關,尤其是同時伴有其它症狀時,更需要注意。
4. 非典型疼痛
馬克(Mark)是一位60歲的老師,他感到頸部和肩膀疼痛,以爲是姿勢問題,但這些症狀可能是心臟問題的早期跡象。非典型部位的疼痛症狀,可能容易被誤解,尤其是女性要格外注意。發現,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中,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出現頸部、手臂或肩胛骨之間的疼痛或不適。
5. 睡眠呼吸暫停
在睡眠中呼吸停止或者不規律,不僅會影響睡眠質量,也會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尤其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與高血壓、中風和冠狀動脈疾病從而增加心力衰竭的風險。因此,解決睡眠呼吸暫停,對於降低心臟病風險是至關重要的。
6. 乏力和頭暈
在日常生活中,突然感覺到乏力和頭暈,也可能是因為心臟不能有效供血,很可能是心臟問題的早期信號。美國表示,心房顫動、心肌病變或某些類型的中風,可能會導致人們感到頭暈或眩暈。
7. 心律失常
心率是檢測心臟健康的重要指標,心臟跳動過快、過慢或者不規則,也是心臟問題的預警信號。
8. 脚或腿腫脹
脚、腳踝或腿部的腫脹,是由於液體滯留在這些地方,很可能是心臟病的早期信號,應該及時檢查。當心力衰竭、心臟太弱時,無法正常地將血液輸送到身體各處,血液聚集在體內會令血壓升高,液體滲漏到周圍組織中,就可能引起腿部、手臂、腹部浮腫。
9. 過度出汗
在沒有進行體力活動的情況下過度出汗,也是一個心臟警訊,需要加以重視。
如果你和你認識的人,有以上症狀的話,應該及時進行檢測、尋求幫助。
哈佛:預防心臟病的五種生活方式
哈佛醫學院,採取以下五種關鍵的生活方式,能大幅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進而降低患上心臟病的可能性。
1. 不吸菸
吸菸不僅會加速衰老,傷害呼吸系統,還容易引發心臟病。爲了自身健康,最佳選擇是避免使用任何形式的菸草。
菸草製品中的尼古丁是最易使人上癮的物質之一,令吸菸者難以戒掉,但不要氣餒,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成功戒菸。
2. 保持健康體重
體重過重和腰圍過粗,都會增加心臟病等健康風險。一項對超過100萬名女性的表明,身體質量指數(BMI)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險因素,BMI每增加5 kg/㎡,發生冠心病事件的風險增加23%。
BMI的計算公式是體重(kg)/身高的平方(㎡),也可以使用在線或來測定。健康的BMI應為18.5-24.9 kg/㎡。
此外,腰圍可能是比BMI更能警示人們健康風險的信號。有發現,腹部肥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相關。健康的腰圍男性不超過94cm(約37 inches),女性不超過80cm(約31.5 inches)。
3. 堅持定期鍛鍊身體
定期進行,可以降低患心臟病、糖尿病、中風、高血壓、骨質疏鬆症和某些癌症的風險,還能幫助控制體重,改善睡眠、情緒和認知功能等。
無需進行艱巨的訓練,即使進行快走等簡單運動都可以帶來健康益處。而久坐的生活方式則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可能增加肥胖和患上多種慢性疾病的可能性。此前已有發現,長時間久坐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有關。
4. 遵循健康飲食
預防心臟病的最佳飲食是多吃水果和蔬菜、全穀物、堅果、魚類、家禽和植物油,飲酒要適量,少吃紅肉和加工肉類、精制碳水化合物以及添加糖、鈉及含有反式脂肪的食品。發現,遵循這種飲食模式的人群,冠心病風險可降低31%,糖尿病風險降低33%。
另一項隨機對照發現,採用地中海飲食加上特級初榨橄欖油或堅果(這兩者都是豐富的不飽和脂肪來源),在4.8年的隨訪期內,顯著降低了心血管高風險族群發生重大心血管事件的機率。
5. 改善睡眠
睡眠對心血管健康至關重要。表明,睡眠不足是患心臟病的重要危險因子,而且還會對其它與心臟有關的風險因素產生負面影響,比如飲食選擇、運動、體重、炎症和血壓。
改善睡眠習慣也能改善睡眠質量。例如,進行舒緩的睡前活動,如做伸展運動或冥想,定期鍛鍊,睡前1小時停止使用電子設備,睡前幾小時避免攝入咖啡因、酒精或進食過飽。
研究證實,以上五種習慣會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將冠狀動脈事件風險,發生心臟猝死的風險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責任編輯:吳宓辰 孫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