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論語》說(28):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作者:薛馳
在儒家看來,「學」是人生第一要義,但學的過程中,離不開思。(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34
【字號】    
   標籤: tags: ,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十五》)

【注釋】

罔:迷惘、謬妄、無知。

:《論語》中「殆」有二義,一為疑,如「多見闕殆」;一為危險,如「今之從政者殆而」、「鄭聲淫,佞人殆」。

【討論】

孔子是論「學」第一人。《論語》全書「學」字出現六十多處,「思」字出現三十多處(相比之下,「習」字僅三見),本章則談「學」與「思」的關係。

孔子大概是最會「學」的人,但也有過教訓。例如,孔子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衛靈公篇)

孔子還說:人啊,即使好仁、知、信、直、勇、剛,但如果不好學,也容易出問題(陽貨篇:「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最有意思的是,與子路最初相見時,孔子勸學,子路說:「南山有竹子,不矯正自然就是直的,砍下來用作箭桿,可以射穿犀牛皮。以此說來,哪用學習呢?」孔子說:「如果在箭尾安上羽毛,箭頭磨得銳利,箭不是能射得更深更遠嗎?」子路再拜,敬而受教。(《孔子家語‧卷五‧子路初見第十九》)

在儒家眼裡,「學」是人生第一要義,但學的過程中,離不開思。

《論語》中講「思」的地方很多。例如,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季氏篇)子夏曰:「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張篇)

而《禮記‧中庸》甚至提出了一個「學」的完整過程(「行」也涵蓋在「學」之中,學行合一、知行合一):「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關於「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張居正根據程朱理學的觀點解讀道:「天下的道理,散在萬事,而統會於吾心。惟其散於萬事,故必加致知格物、躬行實踐的工夫,而後能實有諸己,這叫作學。惟其會於一心,故必加沉潛反覆,研究求索的工夫,而後能窮其精微,這叫作思。這兩件缺一不可。若徒知務學,而不思索其義,則理不明於心,其所學者,不過鹵莽之粗跡,終於昏昧而已,所以說學而不思則罔。若徒知思索,而不用力於學,則功不究其實,其所思者不過想像之虛見,終於危殆而已,所以說思而不學則殆。」

而在今日,我們尤須對「學」字廣義理解,把做事當作學的一種特殊形式(學中做、做中學),這樣「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就更具有現實意義。比如,教育界有此經驗之談:寫三年教案,不一定是個好老師;如寫三年教學反思,則一定是個優秀的教師。以當今世界之繁雜、生活之匆匆,我們更加需要「學」而有「思」。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四書直解》(張居正,九州出版社)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今注今譯》(毛子水注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論語本解(修訂版)》(孫欽善著,三聯書店)

看更多【《論語》說】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為政篇,首章以「為政以德」定基,次章則講「思無邪」。正義曰:此章言為政之道在於去邪歸正,故舉《詩》要當一句以言之。孔門立學,無論學什麼,都在人心上下功夫,歸於己心之德。為政這等大事上,尤要人走正道、大道、王道,厚德載物,坦坦蕩蕩。
  • 本章對比了政刑之治與德禮之治。大意是說:以政令來誘導,以刑罰來管束,百姓只是暫時地免於罪過,卻沒有廉恥之心;若以德行來教化,以禮制來整飭,百姓有廉恥之心,而且歸服,走上正途。
  • 孔子為學日深。相傳孔子與南宮敬叔至周問禮於老聃,問樂於萇弘。孔子在齊聞《韶》樂,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學《易》,窮理盡性,知天命之終始。這個時期,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逃往齊國,孔子也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但齊景公不能用孔子,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逃回魯國。經過這些磨練,孔子對人生、時世都看得清楚了,所以說「四十不惑」。
  • 有意思的是,子游問孝,孔子強調孝以恭敬為本(孝在於內心的敬愛);子夏問孝,孔子強調的則是外形(容色)的和悅。孔子的這些說法,不是相互矛盾,而是側重點不同,相互補充的,要貫通理解。
  • 顏回十三歲即拜孔子為師,學習、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歲就頭髮全都白了。孔子曾稱讚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時候,孔子痛呼「天喪予,天喪予」。
  • 分析這個人做這個事情的方法和過程、心理和動機。即使為惡的人,也要看他是迫於無奈還是心存惡念,抑或好心幹了壞事?至於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為善還是沽名釣譽。
  • 天下之義理無窮,而人之聞見有限。若專靠記問,則胸中所得,能有幾何?若能於舊日所聞的時時溫習,如讀過的《詩》《書》,聽過的講論,都要反覆玩味,而不使遺忘,又能觸類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漸漸理會過來。將見義理日益貫通,學問日益充足。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讚美子貢為「瑚璉之器」,以宗廟裡用來盛黍稷的貴重禮器為喻,稱許其堪為大用之才。那麼「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遠境界?
  • 君子為什麼能「溫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為君子「志於道」。本篇是講「為政」的,君子「溫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還不夠,所以本章強調了第三點——「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這樣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暢通。
  • 君子、小人之別不是絕對的。君子與人為善,包括對小人在內,不能嫉惡如仇。19世紀美國總統林肯在第二次就職演說中講「對任何人都不懷惡意,對所有人都心懷慈悲( With malice toward none,with charity for all.)」,這應該也是我們理解本章的題中之義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