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少沉迷社群 更勝疫情期間
【大紀元2024年07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社群媒體已成現代兒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卻也造成兒少身心的負面影響,民團最新調查發現,近三成兒少是重度使用者,每週使用超過42小時,有八成兒少會社群恐慌,兩成沉迷不可自拔,狀況甚至比兩年前(武漢肺炎)疫情期間更嚴重,值得外界關注。
兒福聯盟19日發布「台灣兒少社群媒體影響概況」,發現有高達九成五的兒少有使用社群媒體,卻也導致兒少陷入負面情緒、沉迷、恐慌和比較等情況中。
根據調查,兒少平均10歲就擁有自己的專用手機,11歲就自己創社群媒體帳號,平均每天使用時間超過4小時,假日使用時間更久,將近7小時,幾乎整天都掛在網上。
長時間使用社群媒體也造成兒少身心的負面影響,調查顯示,有超過半數的兒少曾在網上與朋友吵架,或收到詐騙、色情訊息,也有逾兩成沉迷社群較國外嚴重、逾八成出現社群恐慌FoMO狀況,且程度比兩年前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期間狀況更嚴重。
調查也顯示,有近三成(29.8%)兒少每週使用社群媒體時間超過42小時,為社群重度使用者,進一步分析,發現此群體在情緒方面出現較多警訊,其中有24.1%「容易心煩或易怒」、19.3%「過度憂慮不同的事情」的狀況,分別高於非重度使用者的17.3%及14.6%。
另外,有至少一項情緒困擾的社群重度使用者高達32%,非重度使用者則是24.3%,也可看出社群重度使用者受情緒困擾的比率高出許多,造成焦慮、緊張及煩躁等負向情緒較多的原因,可能源自長時間使用網路及社群所引發,不可不慎。
兒盟表示,社群媒體提供了24小時不打烊的交流平台,成為兒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也潛藏著網路霸凌、隱私外洩等風險,對兒少的身心健康造成負面影響,而且使用越多危害越大,值得大家的關注。
BMI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
今年5月一份發表於美國期刊的研究指出,身體質量指數(BMI)與心理健康有關,甚至與健康體重的青少年相比,BMI過低、過重或肥胖的青少年有更多的身心症狀,專家也建議,師長別向青少年說不要在意外貌,應陪伴孩子有效面對困擾,才是解決之道。
這份研究刊載於《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期刊》(JAMA Psychiatry),由倫敦衛生及熱帶醫學院學者進行,分析歐洲和北美在學兒童健康行為調查資料,研究對象為103萬6,869名11至15歲的青少年,其中半數為女孩,觀察2002年到2018年間BMI與心理健康關聯性。
研究結果發現,BMI過低或過重的青少年有更多的身心健康問題,身心問題比16年前嚴重,少女身心問題明顯高於少年。
衛福部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質采認為,BMI指標不僅代表食物攝取量問題,也是壓力影響新陳代謝、情緒的數值。她在臨床上常見抱怨身形、外貌的青春期孩子,多半合併其他學業、家庭和同儕關係等生活困擾,這些孩子們容易陷入自卑情結,而無法健康有效的處理其生活或解決問題。
陳質采建議,師長別說「不要」在意外貌,改以列出生活改善與解決方法,陪伴孩子有效的面對自己的困擾才是解決之道。◇
責任編輯:鄭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