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論語》說(25):君子不器

作者:薛馳
孔子讚美子貢為「瑚璉之器」,以宗廟裡用來盛黍稷的貴重禮器為喻,稱許其堪為大用之才。那麼「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遠境界?西周早期 鳳紋方座簋()
font print 人氣: 218
【字號】    
   標籤: tags: , , ,

子曰:「君子不器。」(《論語‧為政‧十二》)

【注釋】

器:(一)器皿。器皿都有專門的用途,喻指專門的人才、特定的才能。(二)器皆有容,又可引申為器量、格局。(三)道、器相對而言:「是故,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化而裁之謂之變;推而行之謂之通;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易經‧繫辭傳》)。

【討論】

這是《論語》中最短的篇章之一。「君子不器」這四個字,似乎人人都有各自的理解,但很難確切解說。

關於「器」字,(先於《論語》的)《道德經》中有十幾處,其中說到「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帛書本為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其後,儒家經典《禮記‧學記》中也說:「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約,大時不齊。」(大意:有很高德行的人,不限於擔任一種官職;普遍的道理,不只適用於一件事物;最高的誠信,不限於誓約;天的四季變化,也無須整齊劃一。)

就《論語》而言,除此章外,「器」字凡見四章:

(一)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儉乎?」曰:「管氏有三歸,官事不攝,焉得儉?」「然則管仲知禮乎?」曰:「邦君樹塞門,管氏亦樹塞門。邦君為兩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禮,孰不知禮?」(《八佾》)孔子對管仲的評價有褒有貶。在這裡,他批評管仲器量小,不節儉,且和季氏一樣不知禮。

(二)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公冶長》)孔子讚美子貢為「瑚璉之器」,以宗廟裡用來盛黍稷的貴重禮器為喻,稱許其堪為大用之才。

(三)子曰:「君子易事而難說也。說之不以道,不說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難事而易說也。說之雖不以道,說也;及其使人也,求備焉。」(《子路》)孔子說君子用人時,總是能依其才能大小,量才而用。

(四)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衛靈公》)孔子說工匠得先有精良的工具,才能把工作做好,完善其事。這裡是比喻行仁要掌握的要道。

簡單說來,「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因此,多將「君子不器」解讀為「君子不像器物一樣,只有一定的用途」。這也不錯。可為什麼「君子不能像器皿一般呢」?

大家知道,一物有一物之用,一個人也不可能是個全才,什麼都懂、都會,那麼如何理解「君子不器」呢?

《論語注疏》說:「此章明君子之德也。器者,物象之名。形器既成,各周其用。若舟楫以濟川,車輿以行陸,反之則不能。君子之德,則不如器物,各守一用,言見幾而作,無所不施也。」

這個意思還很抽象,可以參見《里仁》篇裡孔子所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大意,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沒有規定一定要怎樣做,也沒有規定一定不要怎樣做,而只考慮怎樣做合乎義才合適恰當,合乎義,就行了。

其實,「君子不器」和上章的「溫故而知新」要貫穿起來理解,都要求一個人能「志於道」。有道在心中,不僅能「溫故而知新」,而且能「君子不器」。「君子不器」嚮往的至高境界,就是「垂衣裳而天下治」。孔子啟發有志於作君子的人,「不器」,不自我設限,而是志向宏大,不斷突破,止於至善。

不過,也有人這樣解讀此章:君子處世,當有自己的志意,不能像器物一樣,隨人所用!也算一家之言。

更有意思的是,《論語》在翻譯成法語時,有人將「君子不器」解釋為「君子不把任何人當器皿對待」。西方文化強調人的尊嚴、個人自由,如康德講人是目的,不是手段。這種解讀,令國人耳目一新,卻也不能說不在孔子之意之內。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論語集注》(朱熹,載入《四書章句集注》)
《四書直解》(張居正,九州出版社)
《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今注今譯》(毛子水注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論語本解(修訂版)》(孫欽善著,三聯書店)
張林傑:對「君子不器」之解讀
//www.aisixiang.com/data/51223.html

看更多【《論語》說】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孔子因材施教,引導子貢向前走——「貧而樂,富而好禮」。「貧而樂」,樂什麼?樂道。孔門弟子中有個典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既然顏回做到了,說明「貧而樂」的目標不是高不可攀、虛無縹緲的,這是勉勵子貢。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 為政篇,首章以「為政以德」定基,次章則講「思無邪」。正義曰:此章言為政之道在於去邪歸正,故舉《詩》要當一句以言之。孔門立學,無論學什麼,都在人心上下功夫,歸於己心之德。為政這等大事上,尤要人走正道、大道、王道,厚德載物,坦坦蕩蕩。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 本章對比了政刑之治與德禮之治。大意是說:以政令來誘導,以刑罰來管束,百姓只是暫時地免於罪過,卻沒有廉恥之心;若以德行來教化,以禮制來整飭,百姓有廉恥之心,而且歸服,走上正途。
  • 孔子為學日深。相傳孔子與南宮敬叔至周問禮於老聃,問樂於萇弘。孔子在齊聞《韶》樂,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學《易》,窮理盡性,知天命之終始。這個時期,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逃往齊國,孔子也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但齊景公不能用孔子,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逃回魯國。經過這些磨練,孔子對人生、時世都看得清楚了,所以說「四十不惑」。
  • 有意思的是,子游問孝,孔子強調孝以恭敬為本(孝在於內心的敬愛);子夏問孝,孔子強調的則是外形(容色)的和悅。孔子的這些說法,不是相互矛盾,而是側重點不同,相互補充的,要貫通理解。
  • 顏回十三歲即拜孔子為師,學習、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歲就頭髮全都白了。孔子曾稱讚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時候,孔子痛呼「天喪予,天喪予」。
  • 分析這個人做這個事情的方法和過程、心理和動機。即使為惡的人,也要看他是迫於無奈還是心存惡念,抑或好心幹了壞事?至於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為善還是沽名釣譽。
  • 天下之義理無窮,而人之聞見有限。若專靠記問,則胸中所得,能有幾何?若能於舊日所聞的時時溫習,如讀過的《詩》《書》,聽過的講論,都要反覆玩味,而不使遺忘,又能觸類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漸漸理會過來。將見義理日益貫通,學問日益充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