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論語》說(24):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作者:薛馳
《論語說》(公有領域/大紀元製圖)
font print 人氣: 260
【字號】    
   標籤: tags: ,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為政‧十一》)

【注釋】

溫故而知新:大體兩種理解:一為在溫習舊知識時,能有新體會、新發現;一為溫習已經學過的東西,並常求知道所沒有學過的。

【討論】

什麼是仁、什麼是孝、什麼是好學等等,《論語》中許多處都講了,孔子因材施教,說法各有不同。但講「可以為師」者,僅有本章,而且講得言簡意賅,只有五個字「溫故而知新」。

怎麼理解「溫故而知新」呢?一種說法是,「溫故」與「知新」是並列關係。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論語‧子張》)有人說「溫故」就是「月無忘其所能」,每月不忘記以前所已學會的;「知新」就是「日知其所亡」,每天知道自己以前所不知的。學過不溫習,久了就忘;未學過的不學,學問就止於此。一個能夠活到老學到老的人,應該能為師吧。這種理解比較樸實,人人可行。

朱熹卻另有解讀:「溫,尋繹也。故者,舊所聞。新者,今所得。言學能時習舊聞,而每有新得,則所學在我,而其應不窮,故可以為人師。」《禮記‧學記》也說過,「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朱熹的講法自有道理。(當然,也有人說朱熹「義雖高而難做,恐非經意」。)

古人也講「殷鑑不遠,在夏后之世」(《詩經‧大雅‧蕩》),「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趙策一》)。記取前車之鑑,也算是「溫故而知新」之一種吧。

《論語》中曾子講三省,其一是「傳不習乎」,這也是溫故。溫故而能知新,有新發現,舉一反三,而不只是記問之學,這才可以為師,這才不會誤人,而且能使學問代代傳承、發揚光大。孔子的用意很深。

這裡有個問題,「溫故」何以能「知新」?從經學的角度講,因為「故」中有「道」。孔子一生「志於道」,「溫故」其實就是「溫道」。孟子《離婁下》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則居之安;居之安,則資之深:資之深,則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比較而言,張居正對「溫故而知新」講解得最清晰:天下之義理無窮,而人之聞見有限。若專靠記問,則胸中所得,能有幾何?若能於舊日所聞的時時溫習,如讀過的《詩》《書》,聽過的講論,都要反覆玩味,而不使遺忘,又能觸類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漸漸理會過來。將見義理日益貫通,學問日益充足。人有來問的,便能與之應答而不竭。有疑惑的,便能與之剖析而無遺矣。豈不可以為人之師矣乎?此可見君子之學,不以記誦為工,而在於能明於理;不以聞見為博,而在於善反諸心,學者不可以不勉也。

至於「可以為師」,後來荀子有所發揮。其《致士篇》講「師術有四,而博習不與焉」。哪四種呢?「尊嚴而憚,可以為師;耆艾而信,可以為師;誦說而不陵不犯,可以為師;知微而論,可以為師。」(有尊嚴而令人敬畏,可以做老師;年長而令人信服,可以做老師;誦讀講說經典而不超越,不違背,可以做老師;知道做人精微之理而能論述,可以做老師。)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十個字,理解起來就不止千言萬語。這也是孔子所說的「學而不厭」的表現之一。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四書直解》(張居正,九州出版社)
《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今注今譯》(毛子水注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論語本解(修訂版)》(孫欽善著,三聯書店)

看更多【《論語》說】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怎麼才叫做「好學」呢?本章講了三條。 首先,「食無求飽,居無求安」。食求飽、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況下,食不飽、居不安,你將如何?對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來說,因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顧不得吃飽、顧不得安居了。如果一個人將吃飽、安居當作頭等大事,還能有鴻鵠之志嗎?
  • 孔子因材施教,引導子貢向前走——「貧而樂,富而好禮」。「貧而樂」,樂什麼?樂道。孔門弟子中有個典範——顏回,「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既然顏回做到了,說明「貧而樂」的目標不是高不可攀、虛無縹緲的,這是勉勵子貢。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 為政篇,首章以「為政以德」定基,次章則講「思無邪」。正義曰:此章言為政之道在於去邪歸正,故舉《詩》要當一句以言之。孔門立學,無論學什麼,都在人心上下功夫,歸於己心之德。為政這等大事上,尤要人走正道、大道、王道,厚德載物,坦坦蕩蕩。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 本章對比了政刑之治與德禮之治。大意是說:以政令來誘導,以刑罰來管束,百姓只是暫時地免於罪過,卻沒有廉恥之心;若以德行來教化,以禮制來整飭,百姓有廉恥之心,而且歸服,走上正途。
  • 孔子為學日深。相傳孔子與南宮敬叔至周問禮於老聃,問樂於萇弘。孔子在齊聞《韶》樂,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學《易》,窮理盡性,知天命之終始。這個時期,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逃往齊國,孔子也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但齊景公不能用孔子,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逃回魯國。經過這些磨練,孔子對人生、時世都看得清楚了,所以說「四十不惑」。
  • 有意思的是,子游問孝,孔子強調孝以恭敬為本(孝在於內心的敬愛);子夏問孝,孔子強調的則是外形(容色)的和悅。孔子的這些說法,不是相互矛盾,而是側重點不同,相互補充的,要貫通理解。
  • 顏回十三歲即拜孔子為師,學習、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歲就頭髮全都白了。孔子曾稱讚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時候,孔子痛呼「天喪予,天喪予」。
  • 分析這個人做這個事情的方法和過程、心理和動機。即使為惡的人,也要看他是迫於無奈還是心存惡念,抑或好心幹了壞事?至於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為善還是沽名釣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