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5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台灣癌症基金會8日公布國人早餐營養攝取狀況調查結果,發現三成國人早餐偏好外食,因忙碌的生活型態,追求方便及效率,其中30至39歲女性的身體健康指數、身心狀態指數都較差,因多重身分的層層壓力,讓此族群成為比三明治族更壓抑的「扁可頌族」。
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國人早餐營養攝取狀況,8日公布結果,在身體健康指數方面,分數表現最差為「舒活力」,包含睡眠品質不佳、缺乏活力、容易感到疲倦,及精神不濟。進一步分析各年齡層,其中30至39歲女性狀況最差,包括身體健康指數、身心狀態指數相較其他族群都最差。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徐桂婷說明,此年齡層的女性正值事業衝刺期、承擔職場和家庭的層層壓力,彷彿將原本蓬鬆香軟的可頌壓扁,多層內層擠壓到沒有空間,緊繃成為比三明治族更壓抑的「扁可頌族」。
另調查也發現,僅兩成民眾重視早餐健康及營養均衡,更不到一成民眾在意早餐中是否有蔬果。徐桂婷說,就早餐習慣而言,逾三成國人早餐偏好外食,原因為忙碌的生活型態,追求方便與效率,但也有近6成的民眾自覺早餐營養攝取不算均衡。
經調查台灣民眾最常吃的前五名早餐組合為「麵包、三明治、蛋餅」搭配「豆漿、咖啡、牛奶」。徐桂婷表示,這樣的早餐組合恐怕隱藏健康危機,因早餐對整體飲食品質有莫大影響,台灣人常吃的早餐多為高碳水組合,明顯缺乏蔬果,膳食纖維比例嚴重不足,可能會讓血糖在短時間內迅速升高,讓人感到昏昏欲睡、精神不濟。
徐桂婷也說,另有研究指出,攝取高GI的早餐,連帶會影響午餐吃進更多的熱量,長期下來容易導致肥胖,且早餐缺乏蔬果攝取,整日營養素也較難達到建議量。
徐桂婷說,早餐要吃飽、有滿足感固然重要,同時也得顧及要均衡攝取營養,因此提出早餐升級三大關鍵解方,一為「增加纖維攝取」,不僅能促進腸胃健康及維持免疫力;「選擇高營養密度原型食物」,如蔬果、蛋類及地瓜等,不僅避免過度加工對身體帶來傷害,也可降低肥胖、三高風險;最後,「優先攝取低GI食物」,這不僅能提高飽足感、讓血糖維持穩定,也能減少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責任編輯:呂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