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4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在紐約的一家工廠,「中新社」的新聞正在滾筒轉印,這裡的每一張報紙都是100%「本地製造」。這樣,作為中共統戰部大外宣的「中新社」就可以避開「外國代理人」的註冊限制,正式走進美國的街頭和家庭。
自成立以來,《僑報》一直是中共在美國執行重要政治戰略的工具,儘管它以媒體身分遮蓋其實際角色。過去,美國對於中國市場的開放和自由化持樂觀態度,對此可能視而不見。然而,隨著時光推移,《僑報》逐漸浮現為中共在美國戰略上不容忽視的一個問題。
《僑報》出生於六四事件後
要了解這個角色,需要從《僑報》的起源說起。
35年前,1989年6月4日的天安門屠城慘案震驚了全球,紐約的三家左報——《北美日報》、《中報》、《美洲華僑日報》(China Daily News)也因此停刊。
據資深媒體人李勇所寫的「紐約親共華文報紙沉浮史」及其他消息來源,《中報》因老闆親自表態,寫下支持中共屠城的社論,激怒了讀者和廣告客戶,讀者燒報示威、停閱報紙,廣告客戶拒付廣告費,員工辭職,最終被迫關門。《北美日報》兩度轉手後亦於1990年代初停辦。
當1989六四屠城慘案在國際媒體轟傳之際,《美洲華僑日報》編輯部內部發生意見分歧。時任總編輯譚華煥反對中共開槍鎮壓學生,因此大幅刊登了天安門血淋淋的屠城照片及內容表現出對學生同情,對中共暴行不滿,各種表現驚動黨中央,負責輸送金錢的北京「僑辦」立即停止津貼,主持報紙的譚華煥掛冠離開,編輯部人員也紛作鳥獸散,《美洲華僑日報》因此於1989年7月29日宣布停刊。
《美洲華僑日報》停刊後,支持共產黨鎮壓的那派也因此失業。六四屠城事件後,中共為擺脫西方的孤立和封鎖,急需在海外找到一個代言人,因此想復辦這份報紙。於是,兩者開始合作。但譚華煥不同意再用《美洲華僑日報》的名字,所以,支持共產黨的那派,就受命另起爐灶辦了《僑報》,反正《美洲華僑日報》也有僑字。
在此之後,原《美洲華僑日報》的代總編輯鄭依德,出面重組新的編輯部,1990年1月5日新《僑報》創刊,最初是週報。他們與「衣聯會」的人合作,大約11人共同創立了太平洋文化公司,負責發行。
這個「衣聯會」是由紐約華僑洗衣工人於1933年成立的組織,由於華裔移民過去經歷過種族歧視和不平等待遇,他們主張只有「強大了的中國」才能保護海外華僑權益,他們在抗日戰爭期間支持創辦了《美洲華僑日報》,是該報的支持者。
鄭依德是台灣人,他和「紐約統促會」的正副會長花俊雄、朱立創在2009年10月1日中共建政60周年閱兵慶典上合影,感嘆「這輩子沒有白辛苦」。這三人都是1970年代台灣留美學生中的保釣左派,受到中共在文革期間向世界輸出革命的影響,那場「保釣運動」從最初的愛國運動漸變為支持中共加入聯合國和推動中國「統一」。合影時,花和朱已轉變為中共在紐約打壓法輪功的前台代言人,這是另一個故事。
鄭依德負責編務,北京派員管理事務。在中國新聞社(簡稱中新社)的支持下,《僑報》逐漸擴大發行,在全美15個華人聚居的城市設立了發行點。中新社為中共統戰部直屬單位,專門對海外華僑社區進行報導。
《僑報》前社長游江在2015年的署名文章中寫道:「《僑報》創刊初期,正是『六四』風波之後美中關係處於低潮時期,中國的聲音幾乎無法通過其它媒體傳播到海外,因此《僑報》得到中國政府的重視,許多中國高層領導人在這個時期頻頻接見《僑報》負責人,或接受獨家專訪,或親筆題詞。這種加持無疑有利於《僑報》中國新聞報道權威的樹立。」
游江表示,《僑報》是中共加強「軟實力」和反對西方「媒介霸權」努力的一部分,「作為中國整體對外宣傳的重要補充部分,……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
鄭依德則在一篇2007年的中提到,1990年他們跟香港的亞洲文化公司合作,於8月份把《僑報》週報轉為日報。報紙使用了中新社的通訊,有些專題請他們做,其它合作方還包括新華社、中央通訊社等。美國本地新聞才聘請記者。
《僑報》的股權結構
太平洋文化公司,即現《僑報》的發行商,位於曼哈頓40街東15號,該地產的業主為亞洲文化企業(Ya Zhou Wen Hua Enterprises)。
據前《僑報》記者透露,該報表面上雖由紐約當地文人創立,但自與香港的亞洲文化公司合作後,股權結構大幅變動,後者持有《僑報》絕大部分股權。「幾十年下來,那批原始股東估計只剩鄭依德,他無所謂退休不退休,作為創辦人,中共會養著他。」
《僑報》的早期辦公室設在唐人街的Mercer街15號,靠近堅尼路。紐約商業登記記錄顯示,亞洲文化企業於1983年以外國公司的身分在紐約註冊,註冊地址即Mercer街15號,其在香港的註冊則完成於1980年4月18日。
據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於2020年發表的報告,澳洲同樣有一家名為Ya Zhou Wen Hua Enterprises (Australia) 的亞洲文化企業,由香港亞洲文化持有90%的股份,並控制著澳洲的一些華文媒體,情況與《僑報》相似。
報告指出,香港亞洲文化企業為中共僑辦成立的海外幌子公司,涉及統戰部和海外僑辦的子公司,以及被認為是海外僑辦官員的個人。該公司亦與美國、巴西媒體組織有關聯。
海外港人雜誌《如水》在去年7月的一篇調查報導中也指,覆蓋全歐洲的華文《歐洲時報》實際由香港亞洲文化控制90%股權,餘下10%由《歐洲時報》現任社長持有。其情形也與《僑報》相仿。
報導進一步揭示,香港亞洲文化最大股東為邱建新、王苗,祕書為許曉麗,其他股東包括郭錦玲、香港中新社及南海投資控股(均由中共國僑辦持有)。現任董事包括張曉貝、郭錦玲、邱建新、王佳斌、王夢黎、殷路長及謝添,這些人物均可在中國僑務機構及部門中找到。至今,多數股東與董事仍持有香港身分證。
僑辦資深人士:僑報是黨媒
美國《僑報》的微信公眾號nyqiaobao由中新社全資子公司「北京中新唐印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認證運營。後者為海外華文媒體提供全方位技術信息支持,包括採編系統、多媒體內容管理、視頻電子報發布、App開發、輿情調查、大數據影響力調查分析至社會化智能傳播系統等。美國《僑報》和《歐洲時報》均使用此架構。
詳細的人物和機構關係圖,可見製圖。
一名在僑辦系統工作了多年的資深人士於2011年向《大紀元時報》投書,其證詞可與上述調查相互印證。
該投書指出,他已將幾家「親共」報紙稱為「黨媒」,認為這更貼切,因為「作為一名在僑辦系統工作了很多年的人,我再清楚不過的是,早在多年前,中國(中共)僑辦便以在香港的『亞州文化中心』名義,在香港、歐洲、北美州和南美州設立了《文匯報》、《歐洲時報》、美國《僑報》(包括美國中文電視台等)和《南美僑報》等媒體。」
他進一步指出,為何這四份報紙更應該被稱為「黨媒」,而非僅僅是「親共報紙」:「這四份主要的黨媒經費直接由國僑辦通過祕密渠道撥發,其社長、總編、副社長等領導成員,大多是來自國內的派遣。」他表示這些主管均是由僑辦任命或經僑辦批准的,只有「少數人是從報社所在國的當地華人中物色的親共華僑,一般這部分人不掌握實權,只是為了掩人耳目」。
中共在香港建黨媒中轉站
為何中共早在1980年就開始派遣僑務人員到香港,以個人名義開設公司,為輾轉掌控歐洲、美國、澳洲、巴西等海外傳媒機構,提前鋪路?
一位曾長期在廣東省僑聯工作的前中共官員在《大紀元時報》的訪談中指出,過去的僑聯主要由歸僑和僑眷組成,並由他們擔任專職工作人員。但後來國安局開始每年派員到僑聯,以僑聯的身分針對第三國發展情報網絡,「滲透得很厲害」。
在港英政府於1980年10月底取消「抵壘政策」之前,非法入境者只要成功抵達香港市區,便可申請居留證,成為香港居民。因此,在1980年之前有大量的中國人偷渡至香港。
這位前中共官員說,「僑辦、僑聯那時就安排很多人帶任務出國。他們由中共出資,在香港成立公司,以商人的身分出現,並取得香港身分證。這些公司與中共有深厚的利益關係。它(中共)給你一些利益,讓你做一些事情,包括滲透當地政界,利益輸送。實際上起到特務機關的作用。」
對於香港亞洲文化公司的成立,這位前官員並不感到驚訝。她表示,中共非常重視香港的中轉站角色,也很早就意識到華僑的力量,這不僅影響海外輿論,也直接促成中國的經濟發展。鄧小平曾表示,「海外關係是個好東西」。
2004年的中新社文章「海外關係是個好東西」中,原國務院僑務辦副主任彭光涵提到,1977年文革剛結束,僑務工作還未恢復。鄧小平在與美國僑胞訪華團的會見中表示,儘管僑務機構尚未恢復,但「雖然『廟』還沒有建成,但『菩薩』已經有了」,邊說邊指向旁邊的廖承志笑了起來。
《僑報》成長 編織政商網絡
如果《僑報》只是一份被冷落的華文報紙,其影響力確實有限。然而不是,34年間它已經從報紙,發展成以文化交流、中文教育、廣告、印務為延伸的「美國亞洲文化傳媒集團」(American Culture and Media Group),旗下的媒體平台包括亞洲文化中心、美國中文電視、中文日報《僑報》、中文週報《美洲時報》、《僑報週刊》、美國中文網、僑報網和亞洲文化網等。
其影響力有多大?對於這個問題,沒有一致看法。不過,根據中新社與中國傳媒大學發布的「世界華文傳媒新媒體影響力」排名,《僑報》在2023年下半年全球影響力排第28位、社交媒體影響力排第4位。美國中文電視全球影響力排第8位、網站排第30位、短視頻影響力排第5位。
中新社與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指,截至去年底,這些華文媒體總體上在短視頻平台的粉絲量超過1億,年均發布視頻約20萬條。
《僑報》不僅通過傳播業務影響海外輿論,還通過教授中文輸出中共版本的「中國傳統文化」。它與孔子學院合作,舉辦青少年兒童中文寫作大賽,組織《僑報》小記者訪華團,並配合中共國務院僑辦和中國海外交流協會創辦的「中國尋根之旅夏令營」活動,推出了「感知中國——我的尋根之旅」徵文比賽等活動。
此外,文化節目也是其宣揚意識形態的重要手段。美國亞洲文化傳媒集團多年來承辦的「文化中國‧四海同春」新春文藝晚會,由中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和中國海外交流協會策劃組派,並由美國亞洲文化中心、《僑報》、《僑報週末》、美國中文電視、美國中文網共同協辦,進行大規模宣傳。這一品牌被譽為「海外春晚」,並被視為中國(中共)國家形象、科技和文化的代表。
這些類型的活動,對美國社會影響可以有多大?據中新網報導,美國亞洲文化傳媒集團在演出前邀請了世界各國的外交官、美東各界政要,以及商務、科技和文藝界人士參加酒會。2011年的酒會上,時任紐約市主計長劉醇逸和紐約市長彭博(Michael Bloomberg)的代表宣讀賀詞,聯合國負責新聞事務的赤坂青隆表示,這是「世界學習中國的一個重要機會」。
美國對《僑報》的底細掌握多少?詹姆斯通基金會在2001年11月的中國簡訊(China Brief)中,最早披露了其受中共政府直接控制。胡佛研究所在2018年的報告中也指出,《僑報》和美國中文電視是由中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於1990年初成立的,旨在挽回1989年天安門屠城事件造成的海外負面形象,並隱藏了僑辦為這些公司提供資金支持的信息。
然而,從紐約政府常年多次在《僑報》刊登廣告,紐約政客向《僑報》投放競選廣告,以及紐約市長彭博在《僑報》20周年慶時宣布當天為「紐約市僑報日」,前總統老布什為《僑報》25周年慶發來賀函,以及國會眾議員孟昭文表揚其「在新聞報導領域成為中美兩國和人民之間的橋梁」來看,他們可能對《僑報》的真實背景不甚了解。
(未完待續)
下轉:聚焦僑報(二)「愛國生意」如何運作
聚焦僑報(三)中共在海外的戰略執行者
推薦閱讀:調查報告:中共如何用金錢腐蝕媒體業
責任編輯:連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