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4年02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戴德蔓台灣台北報導)2024台北國際書展25日閉幕,來台參展的香港出版商感嘆,在中共的壓力下,許多作家出版不易,進口台灣書籍的書商也遭故意刁難,書籍被香港海關直接扣留兩個月才放行;港人喜愛的書籍類別也從如何致富,轉向關心香港議題及文史類,被圖書館下架的敏感書籍,馬上會成為獨立書店的熱賣書。
香港曾經是國際金融與出版中心,但自《港版國安法》實施以來,經濟趨於悲觀,香港成了「國際金融中心遺址」,加上言論自由限縮,如今又多了「出版中心遺址」稱號。
此屆台北國際書展包含荷蘭、德國、法國、比利時等地的逾500間出版社參展,也吸引香港大型出版集團、各大學出版社,以及多達17間香港獨立出版社前來參展。
香港出版社「一八四一出版」主力發行與香港相關的歷史、社會、文藝等作品,倡導在飄零離散的這個時代,要在台灣的自由空氣中,講述香港的核心價值。總編輯孔德維向《大紀元時報》表示,香港曾經是最重要的華語出版中心,如今有不同的狀況,但也不能說所有香港出版行業沒價值了,只是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對於香港政府的規定很不了解,「什麼可以做,什麼不能做,政府沒有說,不清楚紅線在哪?只能自己猜,所以自我批判的情況就越來越嚴重。」
反送中前,香港人給國際的印象就是愛賺錢,對於周邊的政治情勢較少關心,對此,孔德維深表認同,他說,之前如何致富的書賣得最好,但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後,泛民主派彼此矛盾、分裂, 之後到2019年越來越多人關心政治,希望能參與討論,開始反思「我們是什麼人?我們應該做什麼?」於是開始找尋相關的書籍,一些有關香港議題、香港在地文化歷史的書越來越熱賣。
孔德維說,現在一些政治類的書可能不太能出,不過在台灣可以出,香港人總是有辦法買得到書,這種狀態很像台灣戒嚴時代,總是有管道找到一些禁書。
孔德維提到,目前他們出版社主要銷售三部分人,一部分是香港在地人,一部分是海外的香港人,一部分是台灣當地的讀者(包含在台港人)。他說,香港議題還是2023年熱賣的書種,由於相關種類書籍太多,他們出版社策劃今年做一個海外唐人的主題,探討東南亞、歐美的港人、當地的唐人、台灣的港人,與中國脫離的故事,還有融入當地生活的經驗交流的議題。
港府圖書館下架書 馬上成獨立書店熱賣書
一位參加書展的書商陳先生(化名)向《大紀元時報》表示,就他觀察,香港的出版情況沒有明顯的衰退,只是出版方向改變,目前港府主要針對作者做限制,很多出版社會自我設限,政治類就不出了。至於獨立書店則可以找到很多方法重新包裝,讓敏感的書變得不明顯,讀者依然找得到書。尤其每一次政府圖書館下架的書,馬上變成獨立書局的熱賣書,他笑著說,「其實每次看到這種新聞我都很開心,趕快宣傳我們有這些書,政府下架了,趕快來買。」
陳先生覺得,獨立出版沒有受到太多的政治環境的影響,倒是市場在改變,所以獨立出版社也會跟著改變方向,2021年開始香港的社會大眾喜歡看香港歷史,出版社就跟著這個市場走。另外,他也觀察到,2019年的書都賣得很好,但隨著些書越來越多,讀者也開始覺得疲憊。讀者這一兩年開始喜歡看一些輕鬆的題材,不過還是跟香港有關,比如香港一些不為人知的小角落,或是文化類、文學類都很受歡迎。
台灣是反共基地 港書商:進口台灣書香港海關先扣留1、2個月
不過陳先生提到,由於台灣是反共的基地,從台灣進口到香港的書會被海關扣留1、2個月之後才放行,可是新書熱賣期就是前一兩週,2個月後,讀者已經自行上網買了,港府就是要透過這種干擾手段打擊香港獨立書店,「港府也不是審查,就是弄你」,讓書店不進台灣書籍,經營越來越困難。
陳先生說,現在數位化越來越普遍,不過香港人還是喜愛讀紙本書,隨著越來越多人移民海外,這些都是買書的主流,為了因應節省運費,也許有些出版社會開始多印數位版的書籍。◇
責任編輯: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