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醫生有好生之德 種善因得福報
中國古代有許多令人稱道的民間大夫,他們不僅醫術高,也是重德行善之人。對於他們施行仁術的功德,《太微仙君功過格》是這樣評定的:以符法針藥救重疾,一人為十功;小疾,一人為五功;施藥一服,為一功。
唐代名醫孫思邈認為,醫者若有「救苦之心,於冥運道中自感多福」。名留青史的宰相陸贄也發現,「醫家後裔,多獲餘慶,榮擢高科,此天道果報之驗」。同樣認為治病救人能得善果的,還有宋代名醫張杲。他說,醫者若「專以救人為心,以結人緣,以積己福,冥冥中自有佑之者」。到了明代,不少民間大夫也被當地百姓親眼見證了他們因善得福的歷史瞬間。
老來得子的名醫冼嘉徵
據《廣東通志》記載,南海縣有位名叫冼嘉徵的醫生,頗受人敬仰。他從小熟讀四書五經,曾給私塾裡的孩子開蒙。後來遇到一位世外高人,傳授了他一些醫術。從此,他給人治病,總能藥到病除。他每天只開一百劑藥,從不關心自己掙了多少。
他的脈術在當地堪稱一絕,給人號脈後,就能立刻診斷出病情、病因以及病人是否還有救。每日晨起,他家的院子裡已擺滿了鞋。來找他看病的人有名門望族,也有貧寒之家,可他卻一視同仁,從不看來者的門第和家境,只盡心盡力地給人診治。
有位姓王的將軍得了怪疾,別的醫生都束手無策,把他請去後,只喝了一副藥就好了。因那將軍在行軍路上要走一段山路,擔心自己會受林間的瘴氣所襲,於是讓冼嘉徵跟隨自己同行。他們成功地翻山越嶺,到達一處江邊後,將軍十分感激,不但贈送了厚禮,還派人把冼嘉徵送回家中。
後來,冼嘉徵認為自己學問不夠,很慚愧地把別人送的牌匾都收了起來。他閉門謝客,不再給人看病;只埋頭苦讀,打算去參加來年的科考。
可登門求醫的人依然絡繹不絕,每天都把他家院子內外擠得水泄不通。幾個月後,等他再次開門,給病人治病時,人們發現他的醫術不但沒退步,反而還很有長進。不少病人都誇他,稱他是在世華佗、扁鵲轉世。後來,他科考的成績也不錯,被縣裡獲准去太學學習。
冼嘉徵已年過五十,卻仍沒有子嗣。一天夜裡,他夢見天帝對他說:「因你施行仁術,救活了許多人,上天將會賜予你子嗣。」沒過多久,他妻子果然連著給他生了好幾個兒子。當地人都說,這是他多年來救人性命所累積的福報。
免遭火災的名醫任二琦
據《浙江通志》記載,杭州有位大善人,是一位兒科醫生,名叫任二琦,字瑞菴。他是北宋名臣韓琦的後代,因祖上曾跟隨一個姓任的兒科聖手學醫,於是讓全家都改了任姓。精湛的醫術代代相傳,到他這一輩,似乎更加出神入化了。
自古兒科又叫「啞科」,因孩子太小,無法向大夫言說自己的病痛。作為當地的兒科聖手,任二琦有著驚人的觀察力,只要一聽孩子的哭聲,就知道他哪裡不舒服。他對症下藥,孩子一吃下去就好了。對窮人家的孩子,他也十分照顧。給他們治病時,不但不收診費、謝禮,還把治病所需的藥材免費相贈。
一天,城裡有個富人派家丁來請他。他走到門口時,發現家丁旁還站著一個人。那人看起來十分窘迫,好像有什麼難言之隱。他便上前詢問,原來那人就住在附近,因家裡的孩子患了痘疹,情況很危急,想找大夫去診治。只是他囊中羞澀,不知如何開口。任二琦聽了,便讓那家丁先回去,自己則二話不說,跟那人去了他家裡。給孩子看完病後,他又派人把藥材送過去。藥材裡有昂貴的人參,他也不收一分錢。每天出門,只要路過那戶人家,任二琦都會進去看看,直到孩子完全康復。那家人感激涕零,將他的畫像供奉起來,對他禮敬有加。
任二琦早年喪母,可一直對後母十分孝順。他還風風光光地為三個妹妹和一個弟弟辦了婚事。沒過多久,城裡發生了火災。有人看到,那竄起的火苗連著兩次只衝他家燒過來,可每次又突然被一陣逆風給撲滅了。周圍有許多房子都因他家擋住了大火而免於被燒。鄰居們得知後都稱讚道:「這是你有孝心、講仁義、樂善好施、救濟窮人所得來的福報啊!」後來,他兩個兒子也考取了功名,還繼承了父親的德行和醫術。
賊人不殺的名醫郭民安
據《巢縣誌》記載,當地有位醫生,名叫郭民安,字華台。以前曾是縣裡的秀才,後來開始研讀醫書,漸漸地對醫術有所悟解。他精通脈術,開出的藥方也頗有奇效。因聲名遠播,連鄰縣的人也紛紛來找他求醫問藥。可他從不利用醫術來牟利,還經常接濟窮人,對待病人如至親一般。
崇禎八年,賊寇四起,巢縣也遭到賊人的劫掠。負責巡防的縣令和一些士大夫被拉出來斬首示眾,郭民安也身在其中。刀正要砍向他時,旁邊突然有個賊人喊道:「他都八十好幾了,抓他有何用?殺了他更是白費力氣!」賊人的同夥一聽,覺得有道理,也就不殺他了。
回家後,郭民安這才想起,那賊人就是他去年在路上遇到的一個病人。這人當時沒錢治病,正是郭民安給他的藥,治好了他的病。如此,賊人後來的報答不就是郭民安當年種善因所得的善報嘛!
參考資料:《欽定古今圖書集成》@*◇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