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國際要聞

【2024年終特輯】從圖片透視世界風起雲湧

本文透過圖片,帶領讀者回顧2024 年國際上發生的部分重大新聞。(大紀元合成)

【大紀元2024年12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言、李馨、林燕綜合報導)盤點2024年,世界風起雲湧,越發驚心動魄,而美國歷史性大選無疑首當其衝。前總統川普(特朗普)在經歷了官司纏身、甚至兩次未遂暗殺後,最終以絕對優勢再次當選,成為美國第60屆(第47任)總統,這也許應了中國古人的說法,「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另一邊廂,峰迴路轉,中途退選的現任總統拜登在白宮當面祝賀川普獲勝的愉快場面也讓人印象深刻。

2024年,全球有76個國家/地區舉行大選。在歷史的轉輪即將進入2025年之際,人們無可否認地發現,不僅美國,全世界的保守派似乎都在向政治舞台回歸。1月14日,堅決反共的賴清德當選台灣新一任總統,史無前例地收到全球超過106個國家的近1,400名政要的祝賀,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加拿大、歐盟等的政要,這同時也讓中共氣急敗壞;4月19日,2024年印度大選正式結束,川普的盟友、現任總理莫迪贏得了他的第三個任期;6月6日至9日,歐洲議會舉行第10屆選舉,在維持原本中間偏右、親歐盟主流格局的基礎上,選舉結果讓各界視為「更右轉」,因為普遍認為,與2019年的上屆選舉相比,保守派的勢頭更為強勁。

在100多場選舉活動在全球各地登場之際,烏克蘭戰爭、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引發人道主義危機。中共對俄羅斯的支持看似有增無減,而伊朗對加沙哈馬斯、黎巴嫩真主黨等激進組織的支持也讓美國一直進行外交斡旋,並最終與法國一道,促成以色列與真主黨在11月27日達成停火協議。不過,以色列與哈馬斯的戰爭仍在繼續。

2024年,隨著賴清德當選總統,中共在台灣海峽加強了挑釁,同時,中共在南海與菲律賓、在東海與日本的紛爭也沒消停。

伴隨這一系列的人為事件,各類突如其來的天災也在一如既往地發生。儘管如此,今年的體育盛事之一巴黎奧運會如期舉辦……

在人們準備歡度聖誕新年假期之際,敘利亞在11天內突然變天,反政府武裝閃電般攻入首都大馬士革,總統阿薩德逃亡莫斯科,從而終結了阿薩德家族50年來的統治,令世界側目,人們感慨專制政權確實可以在一夕之間崩塌。

很多時候,一張圖片可以勝過千言萬語。下面,就讓我們通過一張張精彩的圖片來一道重溫2024年人類所經歷的那些難忘的時刻吧。

目錄:

美國歷史性大選 川普重返世界舞台

台灣、印度、歐盟等重要國家和地區大選

中東戰爭

烏克蘭戰爭

中共在印太挑釁 遭到抵制

全球災難性事件

巴黎奧運和巴黎聖母院重開

敘利亞變天

美國歷史性大選 川普重返世界舞台

2024年美國總統大選可謂充滿戲劇性。從川普在賓州遭遇未遂刺殺,到拜登退選並由副總統賀錦麗替代,再到川普最終以壓倒性優勢獲勝,以及過程中全球首富馬斯克鼎力相助,這些精彩片段起伏跌宕,真是讓人很難不入戲……

2024年1月15日,愛荷華州得梅因,前總統唐納德‧川普在黨團會議之夜集會上發表講話。(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2024年5月29日,總統拜登和副總統賀錦麗在費城舉行的競選集會上發表講話後向人群致意。(Mandel Ngan/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6月27日晚上9點,拜登總統和前總統川普在亞特蘭大參加2024年總統大選的首場電視辯論。(Andrew Caballero-Reynolds/AFP)
2024年7月13日,美國共和黨候選人川普在賓州巴特勒發表競選演講時遭遇未遂暗殺,子彈穿透了他的右耳上部。隨後,川普在特勤人員的護衛中舉起拳頭,口喊「戰鬥」。(Anna Moneymaker/Getty Images)
2024年7月13日,賓夕法尼亞州巴特勒市(Butler),共和黨候選人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在競選活動中遭到槍擊,耳朵受傷,被特勤局人員送下台時,他舉起拳頭,口喊「戰鬥」。(Rebecca Droke/AFP via Getty Images)
前總統川普遭受第一次未遂暗殺並受傷後,繼續參加競選活動。圖為2024年7月20日,川普與他的競選搭檔J‧D‧萬斯(J.D. Vance)出席在密歇根州大急流城舉行的一場競選集會。(Bill Pugliano/Getty Images)
2024年7月21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社交媒體平台X上宣布,退出美國總統選舉,並推薦副總統賀錦麗取代他成為總統競選人。圖為7月12日,密歇根州底特律,美國總統拜登在競選活動上向支持者發表講話。(Bill Pugliano/Getty Images)
2024年9月10日,美國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右)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國家憲法中心舉行的總統辯論中,與美國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握手。(Saul Loeb/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9月13日,美國民主黨總籠候選人賀錦麗在賓夕法尼亞州威爾克斯-巴里的McHale Athletic Club舉行競選集會。(Dominic Gwinn/Middle East Images/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9月15日,在美國前總統川普的高爾夫球場附近發生槍擊事件後,一輛警車封鎖了佛州川普國際高爾夫俱樂部的大門。(Chandan Khanna/AFP via Getty Images)
今年美國大選期間,特拉斯首席執行官馬斯克一直鼎力支持川普。圖為2024年10月初,在參加川普的一次競選集會前,他和川普以及副總統候選人萬斯一起與媒體記者會面。(Anna Moneymaker/Getty Images)
2024年10月10日,美國民主黨總統提名人、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或譯哈里斯)在亞利桑那州錢德勒市(Chandler)的Rawhide Event Center出席競選集會。(Brandon Bell/Getty Images)
2024年10月27日,特斯拉和SpaceX執行長馬斯克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舉行的美國前總統兼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的競選集會上發表演說。(Angela Weiss/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10月28日,密歇根州安娜堡,民主黨總統提名人、副總統賀錦麗在競選集會上發言,支持者歡呼。(Brandon Bell/Getty Images)
2024年10月30日,共和黨總統提名人、前總統川普在威斯康星州格林灣Resch Center的競選活動中,身穿清潔工人的反光背心登場。(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2024年11月4日,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Pittsburgh)郊外,美國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走上競選集會的舞台。(Rebecca Droke/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11月4日,美國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在賓夕法尼亞州費城(Philadelphia)本傑明‧富蘭克林公園大道(Benjamin Franklin Parkway)舉行競選活動,美國嘻哈樂隊The Roots的主唱歌手布萊克‧托特(Black Thought)和鼓手奎斯特洛夫(Questlove)在集會前表演助興。(Angela Weiss/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11月4日,美國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在賓夕法尼亞州雷丁(Reading)的競選集會上發表講話。(Ed Jones/AFP)
2024年11月4日,美國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唐納德‧川普在密歇根州大急流城(Grand Rapids)舉行當日的最後一場競選集會。(Kamil Krazczynski/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11月5日大選日,在賓州費城中國城投票站外,一名華人男子拿著川普旗幟為川普拉票。(良克霖/大紀元)
今年競選連任的紐約第六選區華裔國會議員孟昭文(Grace Meng,中)11月5日早上來到法拉盛最大的投票站PS20小學,呼籲民眾投票,也希望選民投票給她。(林丹/大紀元)
2024年11月5日早上,馬薩諸塞州州長莫拉‧希利(Maura Healey)在阿靈頓鎮(Arlington)投票站外的餅乾義賣攤位買餅乾。(章佩兒/大紀元)
2024年11月5日美國大選日,川普在佛州西棕櫚灘的競選總部感謝他的工作人員。(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2024年11月6日,美國副總統、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在華盛頓特區霍華德大學(Howard University)發表敗選演講。(Brendan Smialowski/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11月6日,民主黨副總統提名人、明尼蘇達州州長沃爾茲(Tim Walz)和夫人格溫‧沃爾茲(Gwen Walz)出席在華盛頓特區霍華德大學(Howard University)的集會。(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
2024年11月6日,美國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在佛羅里達州西棕櫚灘會議中心舉行的選舉之夜活動中發表勝選演講。(John Fredricks/The Epoch Times)
川普再次當選總統,開始緊鑼密鼓組閣。圖為2024年11月13日,川普在華盛頓特區舉行的美國眾議院共和黨人大會上發表講話。(Allison Robbert-Pool/Getty Images)
2024年11月13日,美國當選總統川普抵達馬里蘭州安德魯斯聯合基地。按照傳統,即將上任的總統川普將前往華盛頓特區,在白宮會見現任總統拜登,還將在國會山莊會見共和黨國會議員。(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
2024年11月13日,從左到右:傑森‧米勒(Jason Miller)、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斯蒂芬‧米勒(Stephen Miller)、鮑里斯‧埃斯夫廷(Boris Esphteyn)、娜塔莉‧哈普(Natalie Harp)和丹‧斯卡維諾(Dan Scavino)與當選總統川普一起抵達馬里蘭州安德魯斯聯合基地(Joint Base Andrews)。(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
2024年11月13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與當選總統川普會面,氣氛輕鬆愉快。(Alex Wong/Getty Images)
2024年11月13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華盛頓特區白宮橢圓形辦公室會見美國當選總統川普,氣氛輕鬆愉快。(Saul Loeb/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美國參議院選舉於11月5日舉行,與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2024年美國眾議院選舉、州長選舉及其它許多地方選舉同日舉行。參議院共有33個席位需換屆改選,同時有1個席位需要補選。共和黨最終重新贏得了參議院多數黨地位,並從民主黨手中翻轉了4個席位。這是自1980年以來,共和黨首次在總統選舉年重奪參議院控制權。參議院少數黨黨鞭約翰‧圖恩(John Thune)在參議院選舉下任共和黨領袖的投票中獲勝。

2024年11月13日,共和黨參議員約翰‧圖恩(John Thune)抵達國會,參加參議院共和黨領導人選舉。(Kevin Dietsch/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Getty Images via AFP)

在2024年美國眾議院選舉中,由議長邁克‧約翰遜(Mike Johnson)領導的共和黨最終以220:215票的微弱優勢擊敗民主黨,成為下屆眾議院多數黨。

2024年11月6日,眾議院議長邁克‧約翰遜(Mike Johnson)(右)在台上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美國前總統唐納德‧川普於在佛州棕櫚灘會議中心舉行的選舉夜活動鼓掌。(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2024年12月7日,川普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愛麗舍宮會面,並於當天參加巴黎聖母院的重新開放儀式。川普在2019年這個法國著名地標建築燒毀時是時任美國總統,此次參加活動標誌著他重返世界舞台。同一天,他還與馬克龍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舉行了三方會談。

2024年12月7日,法國總統埃馬努埃爾‧馬克龍(中)在巴黎愛麗舍宮與美國候任總統唐納德‧川普(特朗普,左)和烏克蘭總統弗拉基米爾‧澤連斯基會談前合照。(Handout/UKRAINIAN PRESIDENTIAL PRESS SERVICE/AFP)
2024年12月7日,在巴黎市中心的地標建築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Cathedral)的重新開放儀式上,美國第一夫人吉爾‧拜登(Jill Biden,中左)在聽美國候任總統唐納德‧川普(特朗普)講話。當天約有50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出席這座標誌性哥德式建築傑作的重啓典禮。2019年,這座世界遺產毀於一場大火,包括它的尖塔。之後的修復工作進行了五年半,耗資數億歐元,大約有250家公司和數百名專家參與了修復工程。(Thibault Camus/POOL/AFP)

台灣、印度、歐盟等國家和地區的重要大選

2024年,全球有76個國家/地區舉行大選。很多人欣喜地發現,這個世界的中流砥柱似乎正在回歸保守、傳統的理念和價值觀……然而與此同時,中共在台海和南海的挑釁行為似乎卻在變本加厲……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1月10日展開高雄車隊大掃街,不論是車掃或是市場拜票,都展現出在南台灣人氣高。(侯友宜競總提供)
2024年1月13日18:12,台灣總統選舉開票之夜,聲援民進黨的民眾在台北市北平東路聚集,現場民眾情緒高亢,隨舞台的音樂和燈光起舞。(宋碧龍/大紀元)
2024年1月13日18時15分,台灣總統選舉開票之夜,柯文哲競選總部。(常懷仁/大紀元)
2024年1月13日19:06,台灣總統選舉開票之夜,現場聲援民進黨的民眾情緒高亢,隨舞台的音樂和燈光起舞。(宋碧龍/大紀元)
2024年1月13日,台灣舉行全球矚目的2024年大選。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及副總統候選人蕭美琴以超過550萬的得票數獲勝。全球超過106個國家的近1,400名政要向他們祝賀,包括美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加拿大、歐盟等的領導人。(Yasuyoshi Chiba/AFP)
中華民國第16任總統、副總統就職慶祝大會2024年5月20日在總統府前登場,總統賴清德(前中)、副總統蕭美琴(前右)宣誓就職後,與前總統蔡英文(前左)一同登台向群眾揮手致意。(宋碧龍/大紀元)

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副總統蕭美琴2024年5月20日就職,其四年任期面臨「朝小野大」局面的挑戰。5月17日,台灣立法院開會處理與立法會職權修法相關的法案時,朝野立委爆發激烈衝突,場外則聚集了數百名抗議學生,要求停止表決、實質審查。

2024年9月8日晚間6時半,台灣民眾在立法院群賢樓外、台北市濟南路一段舉辦「集結!為台灣的司法正義站出來!公民怒吼第一站」晚會。(宋碧龍/大紀元)
2024年11月30日,F-16戰鬥機為台灣總統賴清德的專機(上)護航。當天,賴清德啟程前往美國夏威夷,這是他為期一週的太平洋之行的一部分,此行引發了北京方面跳腳威脅。(Handout/台灣國防部/法新社)
2024年12月3日,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在馬紹爾群島出席瓦西議長歡迎茶會。(中華民國總統府提供)

2024年6月4日,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宣布贏得連任競選。印度長達6週的大選終於落幕。莫迪所屬的印度人民黨(BJP)及聯盟夥伴目前共贏得292個席位,在國會過半,這也意味莫迪順利贏得其第三個任期。

2024年6月4日,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抵達位於新德里的印度人民黨(BJP)總部慶祝該黨獲勝。(Arun Sankar/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6月9日,印度總理莫迪在宣誓就職儀式上開啟其第三個任期。(Money Sharma/AFP)

2024年6月6日至9日,歐盟各成員國舉行第10屆歐洲議會議員選舉。初步選舉結果顯示,中右翼歐洲人民黨黨團繼續保持歐洲議會最大黨的地位,同時,與上屆選舉相比,歐盟各國的右翼政黨和歐洲懷疑論政黨也贏得了大量席位,而中間派和中左翼政黨則遭到重創。

2024年5月8日,法國東部斯特拉斯堡,歐洲議會大廈外牆貼著巨幅海報,宣布即將舉行歐洲大選。(Sebastien Bozon/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7月18日,在法國斯特拉斯堡舉行的歐洲議會全體會議上,烏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成功連任歐盟委員會主席。(Johannes Simon/Getty Images)

經過223天的組閣,荷蘭新內閣於2024年7月2日向荷蘭國王宣誓就職。新首相是67歲的前情報負責人迪克‧肖夫(Dick Schoof)。去年11月23日,由「荷蘭版川普」——荷蘭右翼政治家海爾特‧維爾德斯(Geert Wilders)領導的自由黨(PVV)在議會選舉中意外獲勝。新首相將帶領右翼聯合內閣實施荷蘭「有史以來最嚴格」移民政策。

2024年7月2日,荷蘭前首相馬克‧呂特(Mark Rutte,右)和新任荷蘭首相迪克‧肖夫(Dick Schoof)在海牙出席權力交接儀式。(Remko de Waal/ANP/AFP)

中東戰爭

2024年,從以哈戰爭一開始就支持哈馬斯的黎巴嫩真主黨頻頻引發媒體關註:在以色列火力及智謀的攻略下,這個與盟友哈馬斯同樣受到伊朗支持的激進組織損失慘重……雖然目前真主黨和以色列在美國的斡旋下已經達成停火協議,但中東戰火究竟何時才能完全熄滅還是個未知數。

2024年2月7日,在伊拉克巴格達馬什塔爾(Mashtal)社區,一輛起重機吊起了一輛被美軍無人機炸毀的汽車,車上乘坐的受伊朗支持的武裝組織「真主黨旅」的指揮官維薩姆‧穆罕默德‧薩比爾‧薩阿迪(Wissam Muhammad Sabir Al-Saadi)死於這一空襲。(Murtaja Lateff/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2月26日,在以色列與激進組織哈馬斯持續交戰之際,一些巴勒斯坦人從加沙北部遭襲擊破壞的建築物旁邊走過。(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7月4日,在黎巴嫩南部的達伊拉村(Dhayra)遭以色列炮擊,現場濃煙滾滾。自加沙戰爭爆發以來,以色列和哈馬斯的盟友真主黨幾乎每天都有越界交火,加劇了人們對引發全面地區性戰爭的擔憂。(Kawnat Haju/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7月7日,在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黨的衝突當中,一架以色列戰鬥機在執行攔截敵人發射目標的任務。(Jalaa Marey/AFP)
2024年7月24日,被哈馬斯綁架後獲救的中以混血兒諾亞‧阿加瑪尼(Noa Argamani,左二)出席了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在美國國會的演講活動。(Saul Loeb/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8月4日,以色列北部上加利利地區(Upper Galilee)上空,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正跨境交火,從黎巴嫩南部發射的火箭彈被以色列鐵穹防空系統攔截。(Jalaa Marey/AFP via Getty Images)
這一圖片組合顯示,2024年8月25日,真主黨無人機在以色列北部上空被以色列空軍攔截。(Jalaa Marey/AFP)
2024年8月27日,被救出的以色列人質蓋德‧法爾汗‧阿卡迪(Qaid Farhan Alkadi)在一家醫療中心接受檢查後與他的兄弟交談。(Israeli Prime Minister’s Office/AFP)
2024年9月1日,以色列軍隊在加沙發現6名遇害人質的屍體。順時針從首行左起分別為Almog Sarusi, Alexander Lubanov, Carmel Gat, Ori Danino, Eden Yerushalmi和Hersh Goldberg-Polin。(the Hostages Families Forum Headquarters/AFP)
2024年9月17日,黎巴嫩幾個真主黨據點同時發生爆炸事件後,人們聚集在貝魯特美國大學醫療中心(AUBMC)的入口處。(Anwar Amro/AFP via Getty Images)
圖為一台爆炸的真主黨尋呼機的殘骸。(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9月18日,黎巴嫩真主黨成員使用的對講機發生集體爆炸。圖為真主黨一個據點沙發上的對講機爆炸後的殘骸。(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9月18日,黎巴嫩真主黨成員使用的數百台尋呼機同時爆炸,造成2800受傷,至少9人死亡。圖為一男子在一死者的葬禮上拿著取下電池的對講機。(Anwar Amro/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9月22日,在據稱黎巴嫩真主黨進行襲擊後,以色列安全部隊在以色列海法地區Kiryat Bialik一輛受損汽車的周邊進行調查。真主黨當天稱,在以色列軍方重擊黎巴嫩南部後,該激進組織針對以色列北部海法附近的軍事生產設施和一個空軍基地進行了襲擊。(Jack Guez/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9月26日,一架以色列F-15鷹式(F-15 Eagle)戰鬥機飛越北部城市海法(Haifa)。以色列與真主黨之間的戰事急劇升級,有可能使黎巴嫩陷入全面戰爭,美國及其盟友力促停火。(Jack Guez/AFP via Getty Images)
圖為一名以色列士兵在檢查一個真主黨攻擊陣地的地道。據以色列軍隊稱,這是以色列國防軍在2024年10月13日前往黎巴嫩南部Naqoura附近進行媒體採訪時發現的。當天,以色列國防軍帶領媒體成員前往黎巴嫩南部參觀他們所描述的靠近以色列邊境的真主黨軍事據點。以色列與真主黨之間的戰爭已進入一個新階段,以色列在黎巴嫩南部發動地面攻勢,並升級了在當地的空中攻勢。與此同時,真主黨繼續向以色列北部發射火箭,這是自去年10月7日以來的常態,當時這個伊朗支持的好戰組織表示要攻擊以色列,以聲援加沙的哈馬斯。(Amir Levy/Getty Images)
以哈戰爭持續之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一次次前往中東,以努力促成和談。圖為2024年10月21日,布林肯在美國安德魯斯空軍基地登上飛機,動身前往中東。(Nathan Howard/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11月14日,以色列對黎巴嫩貝魯特南部的一個真主黨目標進行空襲後,煙霧升起。(Anwar Amro/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11月26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發表講話,宣布以色列和真主黨達成停火協議。(Saul Loeb/AFP)
2024年11月28日,在以色列和哈馬斯持續戰鬥之際,加沙地帶(Gaza Strip)中部Nuseirat營地的巴勒斯坦人攜帶物品步行前往安全區域。(Eyad Baba/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12月15日,在以色列-哈馬斯戰爭仍在繼續之際,巴勒斯坦人查看加沙地帶中部城市代爾拜拉(Deir el-Balah)一個流離失所者營地受到以色列襲擊後的現場。(Eyad Baba/AFP via Getty Images)

烏克蘭戰爭

已經持續1000多天的俄烏戰似乎很快就會有個結局了。隨著美國當選總統川普即將重返白宮,全世界都在關注他將如何儘快結束這場看似很難收場的戰爭。截至目前,在俄烏兩國士兵繼續在戰場上拼殺的同時,圍繞這場戰爭的外交戰也在加緊開打: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到處遊說,希望能獲得更多軍援;而俄羅斯則在自己在世界舞台上日益孤立之際,加強了於中朝兩國的結盟。

2024年2月9日,美國國會兩黨代表團訪問基輔,承諾將盡力通過援助烏克蘭的立法。左起為美駐烏克蘭大使布林克、眾議員扎克‧納恩、眾議員傑森‧克羅、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邁克‧特納、眾議員阿比蓋爾‧斯潘伯格和眾議員弗倫奇‧希爾。(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提供)
2024年2月16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前左)參加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與德國總理朔爾茨(前右)在柏林簽署經濟和安全協議。德國目前是烏克蘭第二大援助國,僅次於美國。(Michele Tantussi/Getty Images)
2024年7月10日,美國首都華盛頓,在美國為北約75周年峰會慶典而舉辦的國宴開始前,韓國總統尹錫悅(左二)及其夫人金建希(左一)、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左三)及其夫人葉蓮娜‧澤連斯卡婭(Olena Zelenska,右二)以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白宮陽台上,在北約國家元首的歡迎儀式上互相問候。(Saul Loeb/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8月13日,烏克蘭軍人在靠近俄羅斯邊境的蘇梅州操作裝甲軍車。烏克蘭此次對俄羅斯庫爾斯克州的邊境突擊是自2022年2月莫斯科入侵以來烏克蘭最迅速的行動之一。對烏克蘭來說,在戰爭的危險時刻,這無疑是一種鼓舞。(Roman Pilipey/AFP)
2024年8月14日,烏克蘭士兵在與俄羅斯接壤的蘇梅州(Sumy)組裝一架無人機。(Roman Pilipey/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8月19日,一名烏克蘭士兵參加英軍在英國南部舉行的軍事訓練。(Justin Tallis/AFP via Getty Images)
英國媒體報導,朝鮮支援的部分遠程火箭和火炮系統已經運抵俄羅斯庫爾斯克州。圖為2024年9月30日,烏克蘭士兵在頓涅茨克(Donetsk)地區對俄羅斯部隊使用自走炮。(Genya Savilov/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11月28日,俄羅斯總統普京稱,俄羅斯正在烏克蘭選擇攻擊目標,其中可能會包括基輔的「決策中心」,以應對烏克蘭使用西方提供的遠程武器攻擊俄羅斯領土。圖為2024年11月24日,烏克蘭在一個未公開的地點展示了俄羅斯日前發射的新型「榛樹」(Oreshnik)導彈。(Roman Pilipey/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12月6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參加武裝部隊紀念日活動,向烏克蘭國防軍交付第一批烏克蘭製造的「地獄」(Peklo)導彈無人機。(Genya Savilov/AFP)

中共在印太挑釁 遭到抵制

2024年1月30日,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到陸軍澎湖防衛指揮部視察機步戰鬥隊反空機降演練。圖為國軍模擬中共進行軍演,派出戰車以炮火反擊。(戴德蔓/大紀元)
應對中共對台發動「聯合利劍-2024A」軍演,中華民國國防部發布了一張照片,顯示2024年5月23日,一架F-16戰鬥機正在執行空中戰鬥巡邏任務。圖為F-16V以「空優掛載」模式執行任務。(中華民國國防部提供)
2024年8月20日,一枚美國製造的MIM-104「愛國者」地對空導彈在台灣屏東縣九鵬導彈基地的實彈演習中發射。(Sam Yeh/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10月14日,一架台灣空軍幻影2000戰鬥機在新竹空軍基地準備降落。當天,中共出動飛機和船隻包圍台灣,北京稱此次演習旨在向「台獨」勢力發出「嚴厲警告」。(I-Hwa Cheng/AFP)
2024年1月31日,美日聯合軍演期間,一艘中共軍艦(後右)在約七八公里外窺視美國驅逐艦和「卡爾‧文森號」航母。(Richard A. Brooks/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1月31日,美國海軍與日本海上自衛隊一起在菲律賓海進行訓練時,雙方船隻一起編隊巡航。(美國國防部網站提供)
圖為2024年3月,菲律賓炮兵參加實彈演習。(Ted Aljibe/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4月7日,美國、日本、澳大利亞和菲律賓軍艦在菲律賓專屬經濟區海域聯合巡航。(澳大利亞海軍)
2024年4月7日,中菲在南海衝突不斷之際,美軍「西奧多‧羅斯福」號(CVN-71)航母從南海進入菲律賓海。(美國海軍)
2024年6月17日,中共海岸警衛隊人員在南海仁愛礁(Second Thomas Shoal)附近與菲律賓海軍發生衝突,中方人員手中看似揮舞著刀類武器。菲律賓軍方6月19日表示,在此次暴力衝突事件中,中共海岸警衛隊衝撞並登上菲律賓海軍船隻,一名菲律賓水手在衝突中失去一根拇指。中共外交部為中方行動辯護,稱「沒有對菲律賓人員採取直接措施」。(Handout/Armed Forces of The Philippines-Public Affairs Office/AFP)
菲律賓海岸警衛隊(PCG)2024年8月19日拍攝並發布的這張照片顯示,菲律賓海岸警衛隊船隻「恩加諾角號」(BRP Cape Engano, MRRV-4411)在南海有爭議水域的「仙賓礁」(Sabina Shoal)附近與中共海岸警衛隊船隻相撞後受到損壞。(Handout/Philippine Coast Guard, PCG/AFP)

全球災難性事件

不管人是否理解和接受,天災人禍年年都在發生。2024年,日本和台灣發生的大地震令全世界矚目,巴西的災難性墜機和西班牙令人意想不到的洪水也同樣令人感嘆人類是如此脆弱和渺小。而在中國,在即將過去的這一年中,人們感覺出現更多的似乎是人禍……

據網民統計,近兩個月來,中國發生的自殺案、持刀傷人案和其它各種惡性傷人案超過了40宗。

2024年4月10日,陝西靖邊縣一男子持刀當街殺害另一男子。(圖略)

2024年6月10日,吉林市一名男子持刀刺傷四名外籍人士和一名中國籍遊客,凶手當日被捕。

2024年6月10日,吉林北山公園內發生凶殺案,數名外國人被砍。網民發帖文認為是仇恨外國人的中國人所為。(網民提供)

2024年6月24日,一名男子在蘇州市一個公交車站把一對日本籍母子砍傷,並在中國女子胡友平上前阻止時將她砍成重傷,並造成其不幸離世。日本駐華大使館為此降半旗致哀。(圖略)

圖為2024年11月12日,在中國廣東省珠海市體育中心內出現一輛警車,一天前,珠海一輛汽車衝撞該體育中心,造成近百人死傷。(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繼廣東珠海越野車衝撞人群案和江蘇一高校持刀傷人案後,2024年11月19日,湖南常德一所小學門前再次發生汽車衝撞學生的悲劇。這是中國在9天內發生的第三起大規模無差別襲擊事件。

2024年,在亞洲地區,除了中國頻發各種惡性事件外,日本、台灣、巴西和馬來西亞、西班牙、美國等地也發生了地震、墜機和洪水等自然災害。

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縣發生7.6級地震,當地的路面受損。(Usuke Fukuhara/Yomiuri Shimbun/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1月1日,日本石川縣能登地區發生強震後,人們撤離到一條街道上。人行道出現了大裂縫。(Yusuke Fukuhara/Yomiuri Shimbun/AFP)
2024年1月1日下午,日本石川縣(Ishikawa)能登地區(Noto)發生7.5級大地震。航攝照片顯示,輪島市(Wajima)的建築物正在燃燒。當天,在一連串的強烈地震後,超過一公尺高的海嘯波及了日本中部,造成民宅損毀、高速公路封閉,當局呼籲民眾跑到地勢較高的地方。(Yomiuri Shimbun/AFP)
2024年1月2日,日本能登地震後第二天,石川縣輪島市內一輛救援車停在一棟倒塌的七層建築旁。(STR/JIJI PRESS/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4月3日,台灣花蓮發生7.2級地震。圖為花蓮市軒轅路上的天王星大樓部分倒塌,急救人員趕到現場。截至當天中午為止,從3樓、6樓、7樓分別救出5人。(陳秀燕/大紀元)
2024年4月3日上午將近8時,台灣花蓮發生7.2級地震。國防部下午1時派遣兩架運輸機,載運特60名搜救隊人員、5隻犬以及一些裝備前往花蓮地區搜救。(國防部空軍司令部提供)
2024年4月3日,台灣東部發生大地震,許多路段因山體滑坡而中斷。圖為一名男子正在查看花蓮馬路對面的廢墟。(Handout/Hualien Fire Department/AFP)
2024年4月23日,台灣夜間發生了數十次地震,造成建築物搖晃,一些建築物傾斜。圖片顯示,花蓮富麗大飯店(Full Hotel)大樓在4月3日的地震中受損,經過一夜的連續地震後進一步向一側傾斜。政府稱這些地震是兩週多前台灣發生的致命大地震的餘震。(CNA/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10月16日,土耳其東部發生5.9級地震。內政部長阿里‧耶爾利卡亞(Ali Yerlikaya)表示,有三棟建築物部分倒塌。圖為2024年1月28日,耶爾利卡亞在聖瑪麗亞教堂前向媒體發表講話。(Ozan Kose/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11月10日,古巴東南海岸接連發生了兩起強震,聖地亞哥市的居民紛紛逃出家門。(Handout/Cuba’s Meteorological Institute/AFP)
2024年8月9日,巴西聖保羅州維涅杜市(Vinhedo)發生墜機事件,機上幾十人全部遇難。(Miguel Schincariol/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8月9日,巴西聖保羅州維涅杜市(Vinhedo)發生墜機事件,機上幾十人全部遇難。(Miguel Schincariol/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8月10日,巴西聖保羅州維涅杜市(Vinhedo),一架載有61人的ATR 72-500飛機墜毀後的殘骸鳥瞰圖。(Nelson Almeida/AFP via Getty Images)
伊朗紅新月會於2024年5月20日發布的視頻截圖顯示,伊朗東阿塞拜疆省的一支搜救隊成員在搜尋搭載伊朗總統易卜拉欣‧萊希(Ebrahim Raisi)的直升機殘骸。(Handout/Iranian Red Crescent/AFP)
2024年10月30日,洪水襲擊西班牙巴倫西亞(Valencia)的市鎮塞達維(Sedavi)地區後,大量汽車殘骸和其它雜物把道路堆得水泄不通。(David Ramos/Getty Images)
2024年10月31日,洪水肆虐西班牙巴倫西亞(Valencia)地區的阿爾法法爾鎮(Alfafar)後,大量汽車殘骸堆積在鐵路上。(Jose Jordan/AFP)
2024年10月30日,洪水襲擊西班牙巴倫西亞附近的皮卡尼亞鎮(Picanya)後,一名男子在滿是淤泥的街道上行走。(Jose Jordan/AFP)
2024年11月30日,馬來西亞吉蘭丹州道北(Tumpat)經歷連續數日的大雨後,一輛汽車被洪水淹沒。(Mohd Rasfan/AFP)
2024年11月30日,馬來西亞吉蘭丹州巴西富地(Pasir Puteh)經歷連續數日的大雨,街道一片汪洋,民眾頂著大雨涉水而行。(Mohd Rasfan/AFP)
2024年11月28日,烏干達東部山區布蘭布利發生洪水和山體滑坡,馬蘇古村村民從因洪水和山體滑坡而被泥土掩埋的房屋旁經過。(Charles Nambasi/AFP)
2024年11月25日,英國遭到「伯特」風暴襲擊後,一輛車行駛在約克地區的洪水中。(Ian Forsyth/Getty Images)
2024年9月27日,佛州斯坦哈奇遭「海倫」颶風襲擊後的情景。(Sean Rayford/Getty Images)
2024年10月1日,在北卡羅來納州Bat Cave,一支搜救隊在「海倫」颶風過後沿著北卡羅來納州9號公路展開救援行動。(Sean Rayford/Getty Images)
2024年9月28日,颶風「海倫」(Helene)在佛羅里達州金銀島(Treasure Island)海岸附近經過,造成船隻堆積在民宅前。颶風於週四晚上在佛羅里達州的大彎(Big Bend)登陸,風速高達140英里/小時,風暴潮在數個州造成數十人死亡。(Joe Raedle/Getty Images)

巴黎奧運和巴黎聖母院重開

2024年7月26日,舉世矚目的巴黎奧運會如期而至,法國首都成為各國精英運動員競技的盛大舞台……

2024年12月7日,舉世聞名的巴黎聖母院在5年前遭遇大火被焚毀後重新開放。美國當選總統川普、美國第一夫人吉爾‧拜登等數十位國家元首和其他政要參加了巴黎這個舉世聞名的地標性建築的重開儀式。

2024年巴黎奧運會,著名景點特羅卡德羅花園(Jardins du Trocadéro)變身為「冠軍公園」(Parc des Champions),這是夏季奧運會有史以來的第一次。(Paris2024提供)
2024年巴黎奧運會,著名景點特羅卡德羅花園(Jardins du Trocadéro)變身為「冠軍公園」(Parc des Champions),這是夏季奧運會有史以來的第一次。(Paris2024提供)
第33屆夏季奧運會於2024年7月26日至8月11日在法國巴黎舉行。圖為夜幕下,遊船經過巴黎市中心地標性建築——埃菲爾鐵塔(Eiffel Tower)。(Maja Hitij/Getty Images)
2024年7月26日,巴黎暌違100年再次舉辦奧運,開幕式在塞納河舉行。(Richard Heathcote/Getty Images/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7月26日,巴黎奧運開幕式中特別安排了鎧甲騎士與法國騎兵一同領軍,帶領各國代表團的旗幟隊進入最終會場。(Xu Chang – Pool/Getty Images)
一名男子在巴黎奧運會閉幕式前幾小時攀爬埃菲爾鐵塔,導致警方疏散現場人員。圖為2024年7月26日,特羅卡德羅廣場舉行的2024巴黎奧運會開幕式上,燈光照亮了埃菲爾鐵塔上的奧林匹克五環標誌。(Cheng Min – Pool/Getty Images)
2024年7月30日,(左起)美國隊的喬丹‧奇利斯(Jordan Chiles)、赫茲利‧里維拉(Hezly Rivera)、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傑德‧凱里(Jade Carey)和李伊(Sunisa Lee)在法國巴黎貝爾西體育館(Bercy Arena)舉行的2024年巴黎奧運會第四天的藝術體操女子團體決賽中慶祝。(Ezra Shaw/Getty Images)
2024年7月31日,巴黎奧運會第五天女子1500米自由泳決賽結束後,美國隊金牌得主凱蒂‧萊德基(Katie Ledecky)在領獎台上向觀眾揮手致意。(Sarah Stier/Getty Images)
2014年8月1日,巴黎奧運會進入第6個比賽日,在女子體操個人全能決賽中,有「體操女王」之稱的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以59.131的總分鎖定冠軍。圖為拜爾斯在平衡木上比賽的情景。(Ezra Shaw/Getty Images)
2024年8月1日,在法國巴黎貝爾西體育館(Bercy Arena)舉行的競技體操女子全能決賽期間,美國選手李伊(Sunisa Lee)在表演自由體操。(Loic Venance/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8月1日,在法國巴黎貝爾西體育館(Bercy Arena)舉行的競技體操女子全能決賽後,美國隊的金牌得主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和銅牌得主李伊(Sunisa Lee)合影。(Naomi Baker/Getty Images)
2024年8月1日,2024年巴黎奧運會第六天,在法國巴黎貝爾西體育館(Bercy Arena)舉行的藝術體操女子全能決賽中,美國隊的西蒙‧拜爾斯(Simone Biles)和李伊(Sunisa Lee)分別奪得金牌和銅牌後,人們為她們歡呼,包括美國電視名人兼時裝模特兒肯達爾‧詹娜(Kendall Jenner,中)。(Pascal Le Segretain/Getty Images)
2024年8月6日,澳大利亞選手阿麗莎‧特魯(Arisa Trew))在巴黎協和廣場舉行的巴黎奧運會滑板女子碗池賽決賽中獲得金牌。(Franck Fife/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8月10日,在法國舉行的2024年巴黎奧運會乒乓球女子團體金牌爭奪賽首場比賽中,日本隊員早田希娜(左)和張本美和(右)在與中國隊的比賽中慶祝贏球。(Lintao Zhang/Getty Images)
2024年8月9日,巴黎奧運會男子足球決賽上,西班牙隊在加時賽連進兩球,以5:3擊敗「東道主」法國隊,時隔32年後,再次奪得奧運男足冠軍。圖為雙方球員比賽中拼搶的瞬間。(Robert Cianflone/Getty Images)
2024年8月9日,巴黎奧運會第14個比賽日——倒數第3天,在女子曲棍球冠軍爭奪戰中,世界排名第一的荷蘭隊經過點球大戰,以3:1戰勝了中國隊,衛冕成功。圖為雙方球員在比賽中拼搶的瞬間。(Steph Chambers/Getty Images)
2024年8月9日,巴黎奧運會第14個比賽日——倒數第3天,在女子曲棍球冠軍爭奪戰中,世界排名第一的荷蘭隊經過點球大戰,以3:1戰勝了中國隊,衛冕成功。(Steph Chambers/Getty Images)
2024年8月10日,在巴黎奧運女子足球決賽中,美國女足以1:0擊敗巴西隊,奪得該隊歷史上第5枚奧運金牌,這也是她們贏得的第9個世界大賽冠軍。圖為雙方球員在比賽中拼搶的瞬間。(Robert Cianflone/Getty Images)
2024年8月10日,在巴黎奧運男籃決賽中,由NBA巨星組成的美國男籃以98:87擊敗「東道主」法國隊,實現奧運會「五連冠」。圖為雙方球員在比賽中拼搶的瞬間。(Michael Reaves/Getty Images)
今年巴黎奧運會,28歲的蓋爾雄‧亞布塞萊(Guerschon Yabusele)成為法國男籃隊奇兵,幫助「東道主」一路闖進最終決賽。時隔5年後,他重返NBA,加盟費城76人隊。圖為亞布塞萊扣籃瞬間。(Damien Meyer/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8月11日,在巴黎奧運會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個項目——女籃決賽上,美國女籃以67:66險勝「東道主」法國隊,實現奧運會「八連冠」,同時也幫助美國隊拿到第40金牌。(Elsa/Getty Images)
2024年8月11日,巴黎奧運會在法蘭西體育場舉行閉幕式。(Wang Zhao/AFP)
2024年8月11日,巴黎奧運會閉幕式體育館的喜慶景象。(Robert Cianflone/Getty Images)
2024年12月7日,賓客們出席巴黎市中心地標建築巴黎聖母院的重新開放儀式。(Ludovic Marin/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12月6日,巴黎聖母院重新開放前拍攝的內部景觀。(Pascal Le Segretain/Getty Images for Notre-Dame de Paris)
修繕一新的巴黎聖母院中殿。(Stephane De Sakutin/POOL/AFP via Getty Images)

敘利亞變天

2024年12月8日凌晨,敘利亞反對派武裝進攻首都大馬士革,成功推翻了阿薩德政權,結束了長達13年的內戰。敘利亞國內外一片歡呼,「暴君倒台了!」總統巴沙爾‧阿薩德已離開敘利亞,目前正在莫斯科避難。

圖為2024年12月5日,反政府武裝占領哈馬後,居民將一張總統阿薩德的巨幅海報燒毀。(Bakr Alkasem/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12月6日,反政府武裝分子占領敘利亞中部城市哈馬(Hama)後在街上巡邏。(Omar Haj Kadour/AFP via Getty Images)
2024年12月8日,德國柏林的敘利亞社區成員正在慶祝敘利亞獨裁者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倒台。(Ralf Hirschberger/AFP via Getty Images)

責任編輯:林妍、李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