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專欄】歐盟防務委員:中共正虎視眈眈
【大紀元2024年10月04日訊】(英文大紀元專欄作家Anders Corr撰文/原泉編譯)即將上任的歐盟委員會國防事務專員表示,中共認為美國和歐盟對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反應很軟弱。他是對的,我們的示弱只會招致包括中國(中共)、伊朗和朝鮮在內的其它「邪惡軸心」成員的進一步侵略。
歐盟首位國防事務專員安德留斯‧庫比柳斯(Andrius Kubilius)表示,隨著世界陷入戰爭,美國與夥伴的國防預算捉襟見肘,民主國家與專制國家(如俄羅斯、伊朗和朝鮮)之間的邊界愈發緊張,「中共正在注視著」。
就歐洲對俄羅斯的反應而言,根據9月22日的一份報告,庫比留斯說:「中共將得出一個簡單的結論:西方相當軟弱。」
他表示,儘管我們的經濟規模是俄羅斯的25倍,但我們並未取得勝利。「什麼原因呢?」他問道,「這是政治意願的問題。」
當然,這也是一個規避風險的問題。在戰爭問題上,民主國家比獨裁國家更不願冒險。從某個角度來看,這是有道理的,因為民主國家比獨裁者和恐怖分子更在乎自己國家及他國人民的福祉。如果現代戰爭是戰場軍隊的「碎木機」(比喻摧毀性極強的武器),正如美國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在2022年針對烏克蘭戰爭所指出的那樣,從戰略角度來看,這也很有道理。
軸心國的獨裁者渴望權力,甚至願意為了追求領土和意識形態的野心而殺害數千萬人。根據9月17日的報告,俄烏戰爭目前已造成約100萬人傷亡。而弗拉基米爾‧普京還在加大賭注,頻繁威脅發動核攻擊,這可能會導致與美國的直接戰爭。
伊朗正在採用相同的策略,向其代理人提供支持,伊朗尋求發展核武,並支持哈馬斯、胡塞武裝和真主黨等恐怖代理集團對抗以色列,這為以色列強有力的防禦提供了正當理由。9月22日,美國警告以色列不要對真主黨這個最後的恐怖組織發動全面戰爭,真主黨拒絕停止跨境火箭襲擊,導致數萬名逃離家園的以色列人無法返回北部的家中。
據9月21日的報告,美國和盟國的彈藥儲備因為這些戰爭而急劇減少,美國自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一直充當著「民主兵工廠」的角色,因此,台灣正在尋找新的彈藥來源,以便在對中共軍隊的戰爭中自我防衛。
也許這就是為什麼北京默許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原因,也是中共在與美國談判時與伊朗結盟,從而助長了伊朗對以色列和沙特的暴力行為的原因。中共通過從俄羅斯和伊朗購買能源,資助所有「邪惡軸心」企業,並成為朝鮮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共鼓勵這些遙遠的戰爭和朝鮮的核威脅,背後有其動機。這分散了民主國家的注意力,消耗了我們的軍備,從而當戰爭到來時更難以捍衛台灣。
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指示中共軍隊要為2027年可能發生的台海戰爭做好準備,而美國海軍的海軍作戰部長告知部隊要為在同一年與共產中國開戰做好準備。同時,FBI繼續發現北京準備對美國基礎設施進行大規模的網路攻擊,這可能使我們在台海戰爭期間一片混亂。這種準備行動會造成不穩定,因為率先攻擊對方的電網和衛星,會在戰場上占有重大優勢。
因此,庫比柳斯和中共認為美國和歐洲的軟弱問題至關重要。我們如何捍衛烏克蘭,關係到中共是否決定在2027年對台灣動武。到2026年,幫助烏克蘭擊敗俄羅斯,可以避免在那一年與共產中國開戰,即使我們贏了,也會拖累整個美國,並摧毀我們作為全球超級大國的地位。那樣的話,我們對於捍衛歐洲就沒有多大幫助了。
庫比柳斯是美國前總統統羅納德‧里根(Ronald Reagan)及其「以實力求和平」政策的一位不太可能的繼承者。但這就是他的做法,他希望歐盟借錢來大量增加國防開支,他表示,希望歐盟各國儲備足夠的彈藥,以應付可能在幾年內與俄羅斯發生的戰爭。
根據2022年的一份報告,德國的彈藥僅夠維持兩天的戰爭。這解釋了德國願意向俄羅斯、中共和伊朗妥協的原因。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同樣認為,歐盟必須在國防上投入更多資金,以遏制與俄羅斯的戰爭。她估計,歐盟必須花費大約5,600億美元來彌補過低的國防開支,國防開支不足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當時美國的一些人認為我們已經取得了全球「主導地位」。事實上,民主的敵人只是在為未來的戰鬥重新集結。
在烏克蘭和以色列奮力抗擊針對他們的獨裁和恐怖主義侵略時,中共政權正在觀望著。在美國,要求烏克蘭和以色列節制的呼聲儘管在我們的選民中頗受歡迎,卻在中共眼中顯得軟弱。數十年來,類似的呼聲要求台灣對中共的反應保持克制,看起來也很軟弱。為了維護世界上仍存在的和平,我們需要用力量和勇氣來應對這些侵略,而不是恐懼和軟弱,這不僅是實現持久和平,而且是實現正義的最可靠途徑。
作者簡介:
安德斯‧科爾(Anders Corr)擁有耶魯大學政治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01年)、哈佛大學政府學博士學位(2008年),也是科爾分析公司(Corr Analytics Inc.)的負責人與《政治風險雜誌》(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Risk)的出版商。他對北美、歐洲和亞洲進行廣泛的研究,著有《權力的集中》(The Concentration of Power,2021年)和《大國,大戰略》(Great Powers, Grand Strategies)。
原文: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責任編輯: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