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淺談畫聖吳道子的繪畫風格

豪邁奔放錯落有致的「蓴菜條描」線條美——畫聖吳道子

作者:李進宇
唐朝吳道子《天王送子圖》局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9
【字號】    
   標籤: tags: , , ,

吳道子是唐朝著名畫家,他一生畫了三百多幅壁畫,並有近一百幅卷軸畫被皇宮收藏。民間畫工稱他為「畫祖」,史稱「畫聖吳道子」。著名唐代繪畫理論家張彥遠《歷代名畫記》評其:「國朝吳道玄古今獨步,前不見顧陸,後無來者。授筆法於張旭,此又知書畫用筆同矣。張既號書顛,吳宜為畫聖。神假天造,英靈不窮。」宋代蘇東坡《書吳道子畫後》:「詩至於杜子美,文至於韓退之,書至於顏魯公,畫至於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亦尊吳道子為「百代畫聖」。綜觀中國千年文明中,稱得起「畫聖」者唯有吳道子。可見吳道子的畫在中國歷史上具至高地位。

吳道子在繪畫藝術上取得如此卓然超群的成就,是什麼樣的繪畫風格和技法導致他的藝術達到如此高的造詣?我們看到,吳道子的畫有其獨特的風格。首先,對於中國傳統繪畫中線條的運用,吳道子開創了獨樹一幟的風格。吳道子畫人物,筆勢圓轉,衣服飄帶如迎風飄揚,後人稱這種風格為「吳帶當風」。

(傳)唐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卷》局部。(公有領域)

吳道子獨創的這種「吳帶當風」技法,朱景玄《唐朝名畫錄》將其列為唯一的「神品上」,他寫道:「天授之性,年未弱冠,窮丹青之妙。」吳道子善於從複雜的物體形態中吸收精髓,把凹凸面,陰陽面,歸納成為不可再減的「線」,結合物體內在的運動,構成線條的組織規律,如衣紋的高、側、深、斜、卷、折、飄、舉的姿勢,完全基於線條的組織而描摹出物體的性格。這種對線的要求是極其嚴格的,每一根線都符合造型傳神的要求,每一根線都充滿了韻律美,這是集前代之大成而又有所創造的線。稱為「蓴菜條描」。

吳道子所創造的極富精細變化和起伏轉折的「蓴菜條描」,此線法最能表現人物的動勢和服飾的飄舉之感。也是他在繪畫藝術上不落俗套,才能成功地創造這種豪邁奔放、錯落有致的絕代線條美。

他探索並使用凹凸的手法來描繪人物面部,使之具有塑像感,富有生氣。他在東、西兩京寺觀作壁畫四十(一作四百)餘間,而且「人相詭狀,無一同者」。西京興唐寺御注金剛經院、慈恩寺塔前面文殊普賢及西面降魔盤龍、小殿前面菩薩,景公寺地獄帝釋龍神,永壽寺中三門兩神等,「皆妙絕當時」。吳道子畫中門內神,圓光最在後,一筆而成。坊市老幼,每日有數百人「競候觀之」;及其下筆之時,「望者如堵」,只見他「風落電轉,規成月圓」,圍觀的人群見他畫技如此高明,「喧呼之聲,驚動坊邑,或謂之神」。在畫史上評吳道子壁畫是「人物有八面,生意活動」「吳生之畫如塑然」許多學者讚歎吳道子的畫:「風雲將逼人,神鬼如脫壁」。

(傳)唐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卷》局部。(公有領域)

他還擅長為佛寺人物繪畫設置山水背景,「縱以怪石崩灘,若可捫酌」,以抽象寫意的筆法描繪蜀道山水,成為山水畫獨立成體的新變者。張彥遠認為,「山水之變,始於吳,成於二李」。吳道子的山水畫創作對於後世山水範式的開創和確立有肇始之功。

張彥遠在其著作《歷代名畫記》中,給予吳道子極高的評價。認為吳道子的繪畫「六法俱全」。昔日謝赫《古畫品錄》說:「雖畫有六法,罕能盡該。而自古及今,各善一節。六法者何?一,氣韻生動是也;二,骨法用筆是也;三,應物象形是也;四,隨類賦彩是也;五,經營位置是也;六,傳移模寫是也。」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六法論,在中國古代提出了繪畫理論體系,中國歷代畫家始終把六法作為衡量繪畫成敗高下的標準。六法論提出了一個初步完備的繪畫理論體系框架——從表現物件的內在精神、表達畫家對客體的情感和評價,到用筆刻畫物件的外形、結構和色彩,以及構圖和摹寫作品等,總之創作和流傳各方面,都概括進去了。

盛唐時期經濟和文化都空前繁榮,尤其是在文化中心的兩京長安、洛陽,活躍著一大批畫家:王維、李思訓、李昭道、曹霸、梁令瓚、楊庭光、盧楞伽、張萱、韋無黍、皇甫軫等等都是當世聞名的大畫家,更有數以千計的畫工生息在民間。畫壇之盛,群芳匯集,蔚為景觀。在這種文化氛圍豐厚的一代天驕和豐盛的藝術土壤裡,吳道子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傳統的,民間的,宗教的、西域外來的種種畫風在吳道子這裡兼容並聚,從而創立了自己的畫風。但是歷代藝術大師往往都有與天地造化同工的美德,也具有繼承古今藝術的能力。學者們認為,敦煌壁畫中的蘭葉描與吳道子的「蓴菜條描」有一脈相承之處。

唐朝吳道子《天王送子圖》局部。(公有領域)

吳道子是一個修煉人,《唐朝名畫錄》記載,吳道子常隨身帶一本《金剛經》誦讀,他少年時被一個老僧收留在廟裡跟隨老僧學畫,應該屬於佛家修煉人。因為吳道子是一個修煉人,修煉賦予了他更高的精神追求。作為修煉人,他所創作的藝術對人生及宇宙會有更深層次的認知。吳道子說:「「眾皆密於盼際,我則離披其點畫,眾皆謹於象似,我則脫落其凡俗。」從他所談畫理,可見吳道子的繪畫是基於超越於凡塵的更高精神境界,故能「脫落於凡俗」。

無論是流傳千年的民間傳說,還是卷帙浩繁的歷代典籍,對吳道子都評價頗高。歲月如歌,往事如煙。對吳道子作品的評價,歷來都沒有爭執,眾口一詞地倍加推崇。我們今天研究他的繪畫和技法,也都能從中領略大師的繪畫精神,探尋美的足跡,從中受益。

(傳)唐朝吳道子《寶積賓伽羅佛像》。(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資料來源:
湯垕《畫鑒》
董逌《廣川畫跋》
《歷代名畫記》
《唐詩紀事》
《太平廣記》
《唐朝名畫錄》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清代詩壇有一位才女,長於書香之家,嫁入詩禮之族。她身邊的親友,皆是文士、才女,她本人更是這個文學家族中,一顆光華熠熠的明珠。
  • 山東才女王照圓,不僅是郝懿行治學生涯上的賢內助,自己也留下了補註古文的專業著作。
  • 飄然塵外,一潔如斯,她是一株淡雅超然的凌波水仙;欲飛還歇、徘徊空階,她也是一隻漂泊半生的秋日殘蝶。
  • 清代這位出身江南書香門第的小女孩──沈善寶,不僅能詩擅畫,甚至能用書畫換取錢財,承擔養家的重任。她不僅是神童,更是才華與擔當兼備的傳奇女生。
  • 明清時期,江南才女如群星閃耀。其中有一位傳奇閨秀席氏女,因擅長畫蘭而以「佩蘭」為號。她不僅能教丈夫寫詩,雙雙結為人間詩侶;而且驚世駭俗,成為「乾隆三大家」之首袁枚最推崇的女弟子。 席佩蘭,本名蕊珠,字韻芬,又號道華。她生於常熟望族,祖上世代為官,亦多文人雅士。她的祖父是大詩人吳偉業的外孫,有詩集四卷;兩位姑姑皆是閨秀詩人,二姑姑席仲田更有兩卷《綠窗小詠》,是家族引以為傲的才女。席佩蘭八九歲時,便熟讀《詩經》,以姑姑們為榜樣,鑽研詩藝,積澱了文思敏捷、辭令嫻雅的才華。
  • 明清之交的江南無錫,既有粱溪回流、蠡湖煙波之風光,也有名流薈萃、詩賦鼎盛之風流。這片吳中繁華之鄉,在閨秀文學盛況空前的時代,也孕育了一位以詩詞傳世的才女——顧貞立。
  • 「天地英靈之氣,不鍾於世之男子,而鍾於婦人。」明清以來,許多文人認同這一論點,重視女子才華,因而這一時期才女大量湧現,才女文學之繁榮,也大大超越以往的朝代。 古人品評明清才女,大多推舉商夫人為冠。這位商夫人,就是名重一時的江南賢媛商景蘭。富庶而風雅的江南大地,才、德、貌俱佳的名媛閨秀數不勝數,商夫人為何能居首位?她又具有怎樣的英靈之氣呢……
  • 西湖之畔,段家橋頭,有一處小攤格外引人矚目。攤位上擺著一幅幅頗具元人筆法的淡墨山水,畫作上題著娟秀的小楷——「黃媛介」,攤主恰恰是位布衣荊釵的少婦。一旦賺夠一日的生活費,她就匆匆收攤,不肯再作畫。 女子拋頭露面來養家糊口,在古代稱得上是一大奇聞。這位獨行特立的女子,正是晚明嘉興的名媛淑女黃媛介。她和姐姐黃媛貞,更是一對才女姐妹花。時人對她們有一段知名的評價……
  • 「我謝絮才,生長閨門,性耽書史,自慚巾幗,不愛鉛華……」一齣獨幕劇,一場獨角戲,吟唱著清代女子的才情與心志。這部雜劇名為《喬影》,甫問世就被之管弦,傳唱大江南北,其流行程度,頗似有井水處必歌柳永詞的盛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