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參與印太韌性夥伴 專家:有利共同生產武器
【大紀元2024年10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旻洲台灣台北報導)繼美國國防部年初將台灣列為國防工業供應鏈的「友岸外包」夥伴後,由美國主導推動的新區域聯盟「印太產業韌性夥伴關係 」(PIPIR),7日舉行首次全體會議,台灣也派代表出席。專家表示,台灣參與其中,有利發展武器共同生產。
美國國防部11日發布新聞稿說,新成立的「印太產業韌性夥伴」於7、8日在夏威夷檀香山召開首屆會議,由負責採購和維護的國防部副部長拉普蘭特(William LaPlante)主持,與會者包括來自印太地區與歐洲大西洋地區PIPIR成員國的軍備主管層級資深官員,台灣國防部軍備副部長徐衍璞也有出席。
根據美國國防部新聞稿,PIPIR是一個由盟友和合作夥伴組成的多邊論壇,目的在增強國防工業的韌性,以促進印太地區持續的區域安全、經濟安全和繁榮。作為一個平台,PIPIR透過減少生產壁壘、創建新的保障中心和解決供應鏈限制等手段來加速國防工業基礎(DIB)合作。
在這次的首次全體會議上,與會者通過了核心願景聲明,確立指導國防工業彈性合作的戰略原則。核心願景聲明的協議是根據5月簽訂的「印太國防工業基地合作原則聲明」,該聲明得到了13個國家的背書。
五角大廈印太安全事務首席副助理部長羅耶爾(Jedidiah Royal)9月底出席由美台商業協會(US-Taiwan Business Council)主辦的美台國防工業會議,他當時在閉門演說就提到,將邀請台灣參與「印太產業韌性夥伴」,並扮演重要作用。
美國國防部今年1月曾發表〈國防工業戰略〉(NDIS)報告,內容提到,美國的「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聯盟夥伴包括澳洲、加拿大、歐盟、印度、以色列、日本、墨西哥、韓國、台灣和英國等國。
美台共同生產武器
美前司令:大門已經打開
此外,駐美代表處與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8日合作舉辦線上論壇,探討台美共同生產武器的相關議題。與會的前美軍太平洋陸戰隊司令、退役中將魯德(Steven Rudder)表示,美國與台灣共同生產武器的大門已經打開。
魯德說,在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美日共同生產武器、美日菲形成安全聯盟之外,美國國防部推動成立「印太產業韌性夥伴」,是為了能有更多可運用的策略,來達成武器共同生產的目的,台灣也表達參與的意願。
他表示,考量台海衝突的可能性、戰事發生後提供台灣武器的難度、台灣的彈藥儲備需求等,台灣參與武器共同生產與維護是完全合理的。
參與論壇的美台商業協會副會長馬珞丹(Lotta Danielsson)說,台灣加入「印太產業韌性夥伴」,可學習美國與其他國家共同生產武器的經驗,例如美國與日本共同生產飛彈,與印度共同生產戰機引擎等。◇
責任編輯:林勤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