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社科取代通識科 香港文憑試被海外院校質疑
【大紀元2024年01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瑛瑜香港報導)香港政府文憑試(DSE)取消通識教育科(通識科),以「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公社科)取而代之,2024年將有第一屆考生應考。與此同時,79間海外院校疑似不再認可香港文憑試。香港考評局則重申,至今未見有大學,於今年或之後,不再接受DSE作為申請入學的資歷。
香港政府以公社科取代通識科
香港教育局2009年起推行新高中課程,通識科成為4大必修科目之一,2012年成為香港中學生進入大學的必考科目之一。近年來,這門旨在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課程正在成為中共和港府的眼中釘。2019年9月,反送中運動期間,香港教育局突然提出「專業諮詢服務」,對教科書進行審查。
2019年反送中運動後,香港政府及親共人士將運動歸咎於通識科「異化」,導致學生「反政府」。政府在2021年以改革通識科為名,將國民教育科借屍還魂,最終將通識教育科「殺科」,以公社科取代。但是公社科面目全非,更刪走獨立專題探究,當年已經被批評為「洗腦教育」、「國民教育2.0」。
另一方面,公社科課程強制學生必須往大陸考察交流。當公社科實行兩年後,教育局去年公布本學年公社科的大陸考察安排,大幅縮減一日團並增加4至5日團。其中有考察團的活動包括參觀「國防教育基地」及體驗軍人日常生活,是之前考察安排未有過的軍事教育及訓練元素。
楊穎宇:院校對公社科學術水平有保留
關注教育議題的Facebook專頁「教育刺針」,近日根據香港考評局網站資料,整理今年及之前海外院校的收生要求,發現涉事的共有79間院校,當中不乏名校,包括英國的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日本的京都大學等,截至1月25日榜上仍然無名。當中絕大部分院校,在今年之前均將通識清楚列為收生要求。
「教育刺針」版主、曾任香港考評局評核發展部經理的楊穎宇推斷,相關院校看過公社科的樣本試卷,「對公社科的學術水平有所保留,繼而對是否應該以公社科取代通識科作為收生要求頗有憂慮」。
香港立法會在今年1月24日開大會時,議員鄧飛質詢署理教育局長施俊輝,指考評局網頁顯示,今年起海外院校就DSE訂定一般入學要求的,比以往減少77間。當時施俊輝回應,稱DSE資歷廣受海外認可,包括來自英澳美加等地的院校。而考評局當日回覆傳媒查詢時,聲稱沒有任何院校表示不再承認DSE的資歷。
考評局:未有海外大學取消認可文憑試
不過,1月29日在香港考評局網頁中,有近半數大學突然「復活」,但僅是直接加入校方官網連結;至於餘下34間幾乎全數在改制前,指明成績要包括「通識科」。
考評局同日亦發稿,重申至今未見有大學,於今年或之後,不再接受DSE作為申請入學的資歷,並指英國的專上院校,已經接受填報公社科成績申請課程。
考評局續稱,局方2022年初開始,主動聯繫海外大學與高等院校,以更新其文憑試的一般收生要求。截至29日,約270所院校已作相應更新,包括多所著名大學。餘下約30所院校的一般入學要求亦會適時更新。
公社科要求考生「支持」政府政策
考評局早在2021年公布DSE公社科樣本試卷,與通識科不同的是,公社科的題目大多要求考生「支持」政府政策。
例如關於香港國安法的題目中,試卷要求考生根據資料如何釋除部分人士對國安法的疑慮;又要求考生說明學校教育在「培養香港青少年的國家觀念」上的重要性。關於大灣區發展的題目,試卷則要求考生從香港貿易發展局的角度,建議外國手機企業如何利用大灣區的優勢營商;不同於以往通識要求學生分析不同事務乃至政策的利弊。
通識科為DSE取得海外認可關鍵
楊穎宇去年9月在其Facebook表示,DSE「若只有課程而無國際認證,便無異於一間補習社自訂課程,什麼也不是」,質疑通識科被取消,換成「公社科」,令當年取得英國UCAS(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dmissions Service,大學和學院招生服務中心)認證所承諾的學術基礎,已大打折扣,擔心DSE將來的國際認可度。
楊穎宇並引述曾經擔任香港考評局評核發展部高級經理(通識)的盧家耀稱,DSE取得英國UCAS認證,源於必修的通識科要求學生完成一份3,000字的獨立專題探究(IES)報告,使DSE能夠說服英國方面,達到大學入學水平。
楊當時解釋,以DSE英文科尋求英國認可為例,因為英文科考試沒要求考生寫長文,作文部分只要求寫600字,取得英國認證的關鍵是通識科中,一份3,000字的獨立專題探究(IES)的報告,「它代表一種香港很嶄新,但在外國很尋常的課程,重視分析、重視高階思維運用,是西方社會要求現代公民的技巧」,使英國方面認為,此可以令學生達到語文及技巧的水平,「幫補到英文科不足」,順利通過認證。
獨立專題探究獲高度評價
另外,楊還指出,獨立專題探究作為校本評核(SBA)的一種方式,涵蓋搜集資料、寫長文申論,補充知識為基礎的課程及考試的不足,「沒有了SBA的話,令整個課程,尤其是文科課程有很多的目標做不到,當你的目標做不到,就要問你聲稱(DSE)是等同大學入學試的水平,但沒有SBA後,還可不可以達到英國A Level的大學入學基本要求?」
此點亦在2009年7月14日香港教育局就當時擬實行新高中通識科,提交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的文件中說明。文件提到,通識教育科的評核架構,包括設有資料回應題和議論題的考卷,亦有獨立專題探究;與其它地方,如新加坡和英國等,所發展和推行的評核項目近似。劍橋國際考試和國際文憑對通識教育科的課程和評核架構,有正面的評價。
文件更指出,考評局2009年初就科目的國際認可事宜,與UCAS商討時,通識教育科的評核方法,「取得評審員的高度評價」。但是,上述有正面評價的課程和評核架構,已經隨通識被取消後消失。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