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現代散文

天涯咫尺

臺北世紀合唱團《遠方》音樂會 2024年4月29日19:30 將於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舉行。(曾建元 提供)

謝謝妳,我的生命是妳賦予的,人生是妳造就的,我要以音樂頌讚妳,妳在我的身體裡,在我的歌聲裡,在我的快樂與悲傷裡。(曾建元 提供)

謝謝妳,臺北世紀合唱團最資深與最忠實的粉絲。從此,妳將永遠在觀眾席上缺席了,可是我仍要繼續為妳歌唱,我的生命是妳賦予的,人生是妳造就的,妳曾經把我搖在妳的懷裡,教導我怎麼認識這個世界。我要以音樂頌讚妳,妳在我的身體裡,在我的歌聲裡,在我的快樂與悲傷裡。我要一如妳在座時地站在舞台上,擁有和享受妳的感動、滿足和掌聲。

他先妳一步而走。記憶中,在我幼年時你們就常吵架。我以前不解,為什麼那麼愛吵架的人還要在一起。我長大後就懂了。因為我。你們要照顧我和妹妹們,於是妳們的愛情和抱怨昇華為親情與責任,音樂取代了爭吵,合唱優美而和諧的音韻,讓你們又想起了彼此的好。

臺灣的合唱是基督教士教給我們的。妳在基督教長老教會創辦的女子中學中,跟著梅佳蓮(Kathleen Moody)學習音樂,接觸了聖詩(hymns)、聖歌(choral anthem)和合唱,妳學會了讀譜和廈門羅馬字。他們從遙遠的地方來,接受教會的差遣,帶著神的祝福到臺灣,把這裡當作最後的所在,送給我們美好的禮物。在合音中、在泛音中,我會聽到上帝對人們靈魂的召喚,往往禁不住地悸動,就像德蕾莎修女(Mother Teresa)的祈禱詞:「我認識的每個靈魂都會在我的靈魂裡感受到祢的存在。」

每一個人,每一件作品,每一個人唱出的旋律,都是他們人生智慧的結晶、文化的記憶與傳承,以及不同生命際遇的碰撞。每一首歌從識譜、讀譜到哼唱成曲,都有人們心中私藏的故事和畫面:南國鳳凰木下的疏影,板橋菩提樹間的蟬鳴,還有那,小時候住過的地方,夏夜天空布滿螢火的下埤仔,月出驚動鷺鷥翻飛的田間。我們都在當中唱著歌,有每個時代的人傳唱的歌,也有妳教過我的,我們都會唱的歌。

妳走的那一刻,我正在練唱王宏恩(Biung Sauhluman Tankisia Takisvislainan Tak-Banuaz)詞曲、蔡順利(Saunder Choi)編曲的〈月光〉。那是懷念被莫拉克颱風肆虐的高雄市那瑪夏區與老阿媽的曲子。我離開練唱的聖教會利河伯使徒中心,走在冷冽的松山市民大道上,一輪明月高掛在天上,映照著臺北101週邊的一片浮華世界、茫茫人海。妳的九十歲人生,對我們的家半世紀的照顧,在此刻斷鏈,今後一切俱成往事,只有月光依舊。

我出門前還向妳告別,我永遠記得妳臥床的表情和姿勢,我們都沒想到妳竟一睡不起。在前一天的凌晨,妳為我蓋的被,就像月光灑滿我全身。就在我深睡的前夜裡,門鈴突然大作,我從寤寐中忍著左小腿突然抽筋的痛楚,匆匆起身應門。我看到父親竟然不苟言笑地站在門外,而不知何時,妳背對著我,人已著裝在他身旁。妳臉左轉,回望著我,不說一語,而我也一時愣住了。那是立陶宛雷蒙茲.蒂古爾斯(Raimonds Tiguls)〈月光下的饗宴〉(Moonlight Sound Design)一曲描述的場景:「在月光下,時間靜止不動。現在融化成了過去,我的靈魂與所有逝去的靈魂交流著」,我想起父親已過世了,正要開口問,瞬間從客廳的沙發上醒來,身上冒著冷汗,腳還在痛。我不懂得這夢境的啟示,悠悠地又昏睡了過去。

我回到家裡,妳躺在床上,身上已覆蓋著往生被,妻子與妹妹們跟著平板電腦放送的經懺誦唸為妳的遠行祈願祝福,我想到的是妳常常翻閱1938年山本芳樹主編的《新興101名歌集》和1950年1月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大會出版的《聖詩》(Seng-si)。妳走得好突然,我們完全不清楚基督教的教儀,該放什麼樣的曲子讓妳的靈魂得以平靜。我只能找出《聖詩》,將它放在妳的枕頭邊,讓妳自己找、自己看,然後,繼續放著梵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妳的身體逐漸冷卻和僵硬,我想著,佛家會說這只是肉袋皮囊,此刻,妳的身影縈繞在我的腦海,妳的音容笑貌,比平日更清晰地浮現在我眼前。妳在我們的回憶中永生,「我以為妳走了,但現在我知道妳和我在一起」。

《世說新語》記載有晉元帝司馬睿與太子司馬紹關於日遠還是長安遠的對話。司馬紹先說:「不聞人從日邊來」,是日遠;第二天在君臣會宴時,卻改口說:「舉目見日,不見長安」。原來衡量遠近的距離不在空間,在心間。無心,人則同床異夢,貌合神離,咫尺天涯;有情,則天涯共此時,千里共嬋娟。乘著歌聲的翅膀,妳擺脫了衰老軀殼的羈絆,留給我們不同時代由歲月刻劃的造型,不變的是妳那無所求與溫暖的胸襟、純真的笑容。妳從此自由自在了,是該我祝福妳的。

等3月春暖花開,我要帶著妳和爸爸的照片一起去隅田川、東京鐵塔。4月,臺北世紀合唱團的《遠方》音樂會,在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願我的愛得聞」,要來捧場喔。

2024年1月22日8時

臺北晴園

(作者為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暨淡江大學資傳播學系兼任副教授,臺北世紀合唱團團長)

責任編輯: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