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09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原彰台灣台北報導)金管會揭露最新統計,受美國升息墊高資金成本、全球巨災損失增加影響產險承作再保分入業務意願等因素衝擊,今年前7月,3大境外金融中心稅前損益全面較2022年同期衰退。
金管會推動3大國際金融業務,包括: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保險國際業務分公司(OIU)及證券國際業務分公司(OSU)。
金管會公布最新統計,截至今年7月底止,有36家本國銀行及23家外商銀行兼營OBU,今年前7月整體OBU稅前盈餘合計新台幣367.41億元,年減97.47億元或21%。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分析,OBU獲利衰退主要有2大原因,首先是美元利率上揚,墊高OBU向總行拆借的資金成本,進而使其他淨收益縮水,其次是OBU手續費淨收益下滑所致。
保險業方面,目前共15家壽險、4家產險及1家再保開辦OIU業務,今年前7月整體OIU稅前盈餘為128.6萬美元,年減1373.9萬美元或91%,其中產險及再保OIU前7月更呈現稅前虧損狀態。
觀察業務量變化,截至今年7月底止,整體OIU共有1101件保單,相比2022年同期減少236件或18%,其中產險及再保OIU共504件保單、壽險共597件保單,分別年減105件及131件。
同時間,整體OIU保費收入為3960.5萬美元,年減2282.8萬美元或37%,產險、再保及壽險OIU保費收入均較2022年同期下滑。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說明,主因氣候變遷造成全球巨災損失幅度及頻率雙雙增加,讓產險OIU承作再保分入業務態度趨於保守,壽險OIU則受美元升息影響,業績呈現下滑。
證券業方面,因日盛證券與富邦證券完成合併,在今年2月底結束OSU營業,截至今年7月底止開辦OSU的券商降至18家。
因債市波動加劇,帶動今年前7月證券OSU累計業務量衝高至1070億美元,年增214億美元或25%,但OSU前7月反而呈現稅前虧損1285.8萬美元,相比去年同期由盈轉虧,年減1469.3萬美元。
金管會證期局副局長黃厚銘分析,OSU虧損原因在於券商用債券附買回交易(RP)承作,資金成本隨利率上升而走高,進而壓縮獲利空間。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