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名臣于謙的故事

【于少保萃忠傳】第二十回:于公相形置地銃 楊俊誘捉喜寧回

作者:明朝 孫高亮
于謙令人割開高磐左手臂取出御書密旨,旨上單寫著:「也先屢欲送朕返國,皆因喜寧唆撥,反為彼之引導,攻掠城堡,殘害赤子。當用計先除此賊,若得返國,願居閒地,或守祖宗陵寢,亦所甘心。」(夏瓊芬/大紀元)
font print 人氣: 157
【字號】    
   標籤: tags: , , ,

不談高磐之事,且說于公一日趨朝面奏曰:「臣昨聞探事人來報,也先大選人馬,有再犯我國之謀。伏乞陛下賜臣親到邊方,料度機宜,設計破敵,必不誤國。」景泰聞奏大喜。面諭曰:「一切便宜,任卿裁度。」于公即辭朝回部,親領數十軍將,俱扮作夜不收模樣。公亦裝扮如此,雜在眾人之中,去到邊方,看其地脈。正行不數百步,猛省曰:「吾失忘了一件要緊之物,快令人取吾主上所賜金頂黃羅傘來。」眾問曰:「老爺今日扮作某等模樣。又要取黃羅傘來何用?」于公曰:「汝等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吾今如此打扮,邊上軍士,一時不知是我。倘有觸犯,不處,則損軍威;處之,又犯無知。或者有認得我的,他不知我私行來看地脈,只道我私行覺察他隱密之事,使彼反生疑慮,吾故取傘隨行。邊軍見吾之傘,知吾來度地脈,用計破敵,彼必用心把守,不敢怠緩,故令人取來。」眾軍聞言,各各歎服。

公一路來觀地脈,察敵必犯的來路。果然守邊人等,見了二十餘人潛地過來,一齊吶喊。正欲打下炮石,公即令人張起黃傘,守邊軍士看見,知是于爺,就不敢打下炮石。守泛地軍將,通欲下墩迎接。公忙傳令不得擅離,違者治罪。諸軍聞令,各各遵守,不敢出迎。公相了地脈形勢,一一與眾暗立標的、記號已畢,急急回到附近關津。命工匠照式造地雷,並銅將軍、佛狼機等銃炮。其銃炮形如斗大,可藏藥若干,又可安鉛彈若干,造成數千。其藥線長有丈餘者,或六七尺者。另用竹筒打通節眼,盛藥線在內。雖經風雨,亦不損壞。一里埋二十個,十里埋二百個,四散埋有千數。令軍士暗暗埋於敵人必由之地。其藥線之頭,俱露出在地上。又用亂柴燥草引火之物蓋覆好了,仍用本色土泥罩上,人莫測認。

于公埋銃已完,復到大同,與郭登計議,又造下著地龍、飛天網、積水櫃、懸溜柵等項。待敵到來,發其機軸,無不有當。于公與郭登佈置已畢回京。

路上又思起喜寧。他知我中國虛實,各路關津險要。若不用計先擒此賊,倘被他識破,所誤不小。正思計時,早有人報稟道:「有邊外總旗高磐,從北地回朝。兼有上皇密旨要見爺。」于公見報,便令:「快排香案接旨。」一邊喚高磐進見。

此時高磐回京,正欲趨朝奏聞,因景泰退朝,一逕來到于公部堂相見。公見磐即問曰:「汝來必知上皇消息。」高磐稟曰:「總旗是上皇差來的。」公見說,忙下堂問曰:「上皇安否?」磐答曰:「上皇日夜思歸。頭目伯顏屢勸也先送上皇回朝,怎耐喜寧百般唆撥也先,因此稽留,不能回來。今上皇現有御書密旨在此。復諭總旗,若當今退朝時,先見老爺,因此先來。」于公曰:「既有旨來,快排香案。」公即望北朝拜。拜畢,請旨。高磐曰:「快取刀來割開我臂,方可取旨。」公見說,忙問曰:「為何割臂取旨?」高磐曰:「當時通使岳謙,曾帶御書回朝。不料被我守邊將士,不審分明,將岳謙射死。後被也先兵丁於屍邊搜出書來,御書上寫著喜寧悖逆引導之事。喜寧深恨在心,挑唆也先:但有人在上皇處出進及回南朝去的,俱要搜檢明白,方許放回。因此不好帶旨回朝。當時上皇無計可施,是磐設此計,只得將臂膊劃腳,納旨在內。初時藏納,不甚痛楚。如今連日馬上行了七八百里路,左手甚痛,右手難於舉刀自割。乞爺令人割開取旨。」

說罷,即脫下衣服。臂上露出傷痕,此時紅腫得大了。高磐右手指著疤痕曰:「快劃腳取旨。」公即令人割開,將旨取出。只見鮮血淋漓,高磐大叫一聲,暈倒在地。公急令人扶起,忙灌些定暈醒魂丹。兩班跟隨將士人役,皆嘆曰:「國難顯忠臣!」自此以後,人人懷忠奮勇,乃高磐一人激之也。幸天憐忠義,默佑高磐,漸漸甦醒。

于公忙令人取香湯,洗淨血污的羊皮包紙,仍舊跪而拆開密旨看時,旨上單寫著:「也先屢欲送朕返國,皆因喜寧唆撥,反為彼之引導,攻掠城堡,殘害赤子。當用計先除此賊,若得返國,願居閒地,或守祖宗陵寢,亦所甘心。」公宣誦畢,朝北哭拜於地曰:「君辱臣死,理所當然。是臣等萬死之罪!」復咬定牙根曰:「喜寧逆賊,吾誓不與共天!」即寫本齎太上御書,奏聞景泰帝。帝憐高磐之忠,即加升高磐為侍衛指揮僉事。景泰宣問于公。公上前奏曰:「臣已有計先擒寧賊,以正國法。」景帝聞奏大悅,退朝。

公回部。即請太醫院官,療治高磐之臂。御醫以妙藥敷之,三日痊好。高磐即來叩謝于公。公大喜曰:「此足見汝忠貞,天佑之也。」命取銀二十五兩與高磐。磐拜謝。公又喚磐上前,附耳言曰:「汝可如此如此而行。至日,吾自有人接應拿他,不可泄漏。」又命曰:「若見蔣信,可傳他家中信息,且言朝廷優待之恩。令其至日可同上皇往僻路而走。」磐一一聽計,拜辭于公。復辭朝畢,乃與季與鐸等,同齎沖天冠、滾龍袍、玉帶等物,並各邊外賞賜出關。

一路急急逕到也先處,下了敕書,並賞賜之物。又到上皇營中,進上御冠袞衣等物。上皇慰問高磐畢,又曰:「可曾帶得賞眾頭目的緞帛來否?」磐奏曰:「眾大頭目賞賜,臣已帶來。但以下頭目人多,朝廷著宣府等邊關備辦。待送皇爺駕到,即隊城上送將下來,方迎請皇爺回朝。」喜寧在彼聞得高磐之言,心中大喜,坦然無疑,忙來對也先說道:「南朝既有賞賜彩緞在宣府,如何不送天可汗去?」也先因前者整頓人馬齊備,今聞得喜寧之言,即時起發人馬,親送上皇到宣府來。

高磐聞得這個消息,暗暗稱羨于爺:「果神算也!」即密地來到賽刊部下,尋見蔣信,報與家書,並朝廷優待之意。信感恩,誓以死報。高磐又將于公保護上皇斜僻去路,一一說知。信乃領計,即使忠勇健兒,潛地到宣府城邊。箭上刻了字號,寫「也先同喜寧在本月二十七日親送上皇到城」,一箭射上城去。守城人見了蔣信號箭,飛報與總兵楊洪。洪即差快馬急報于公。

公見報,心中大悅曰:「除了此賊,上皇返國有日矣。」乃思欲擒此賊,除是楊俊方可。但他使酒,勇猛難近。然以擅殺都指揮姚貴,朝廷屢欲拿俊正法,我保奉他將功贖罪,今日必為我用。即傳令著楊俊來見。俊即楊洪之子,洪聞于公令牌到,即著子楊俊來見于公。公曰:「想汝日前酗酒,無故殺死都指揮姚貴。朝廷必欲正法,我保奏免汝一死。汝可建功贖罪。」楊俊聞言,叩首謝罪。公曰:「吾今定下一計,非汝不能成功。今二十七日,就令汝父率多官將,到城賜也先眾頭目以下緞帛等物,件件皆放在筏籮之內,令人放下城去。汝可將純錦纏身,一如彩緞之色,蹴在筏籮之內,高處再加些緞匹於上,不可露出頭角。若不認得喜寧時,但有人叫喜寧的,汝就知得是他。待寧來搬彩緞之時,汝可用心看定,把喜寧登時拿在籮裡。城上自有人接應,弔汝上就。拿得喜寧,汝之功可贖前罪。吾知汝勇猛,能擒此賊。汝可小心,安危在此一計,不可怠情。」俊領計叩辭于公而出,來與父楊洪計議停當,專候也先到來。

且談也先整點大隊人馬,令喜寧、陳友為嚮導,二十三日起程。從倒馬等關,一路送上皇為名。各關俱道:「朝廷賞賜緞帛,俱在宣府。」喜寧聞得此言,一心要到宣府,故別處關津都不在心。至二十七日,早到宣府城下。城上人見上皇在前,一齊俱呼萬歲,震動山嶽。城上早放下數十筐筏籮落來。

此時高磐緊緊的傍著喜寧之馬,城上人看見高磐與喜寧趕在當先,仍又放下數十筐緞帛下來。此時楊俊已紮縛停當,就蹴在籮裡,一齊放落城來。高磐與喜寧見了,忙跑下馬來,搬取彩緞。高磐見寧落馬來,大聲高叫兩聲曰:「喜寧哥哥,待我也搬些與眾頭目,見見功勞。」楊俊聞得叫聲,知是喜寧,忙跳出籮來,大喝一聲,把喜寧一似提小雞一般,丟在筐裡。高磐見俊拿了喜寧,即時敲起號鑼。城上人聞鑼響,即將滾木繩索,一齊用力拽上城來。陳友見了,即便落荒逃命。也先亦知中計,忙傳令攻城,來救喜寧。

這高磐、蔣信、袁彬等一班人,奉著上皇,往小路裡加鞭飛馬而去。也先見上皇與眾前行,恐怕往別關進城,乃亦飛馬紫追。城上楊洪等將見上皇去遠,即忙放起號炮。各處城上聞得號炮響時,俱把火箭、火炬一齊遠遠丟射,施放地雷,發碽銅將軍、鐵佛狼等銃炮。火炬、火箭燎著亂草枯葦中的藥線,登時地銃震天,四下裡只聽得天崩地裂、霹靂之聲,煙燄沖天,打死不計其數。也先回馬看時,只見殘兵冒煙突燄而來,道:「中計了!」怒氣填胸,大叫一聲:「罷了!」便倒撞下地。未知性命若何。

(點閱【于少保萃忠傳】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作為名臣,張養浩是元朝三俊之一;作為文學家,他更是元曲作家中的泰斗。今人對張養浩的了解,大概就是從那首《山坡羊·潼關懷古》開始的。
  • 自孟子道出「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千古名言,其剛正、博大的氣魄深受歷代文人仰慕。他們甚至化用這句話為名取字,時時激勵自己,其中最知名者有唐代的孟浩然,還有元代的一位名臣兼文學大家——張養浩。
  • 李綱雖是一位文官,卻像一道堅固的長城,守衛北宋都城開封,連金兵都是他的手下敗將!李綱一生堅持抗金,如果說皇帝堅持重用他,可怕的「靖康之恥」也許就不會發生!
  • 錢若水是北宋大臣,為人正直,有膽識,後被提拔為樞密院副使。北宋司馬光在《涑水紀聞》和李元綱在《厚德錄》中,都記載了錢若水於宋太宗時期因仗義執言而救了三個官員的事情。
  • 在唐中宗、睿宗之時,武則天奪嫡之謀得逞,肆行不義之威,大唐的國祚差點脈斷武則天之手。然而就在睿宗被誣告「謀反」、命在危急存亡之秋,有一位忠臣義士捨命護主,忠義的魄力震懾奸逆,改變了逆亂之勢。
  • 中國山水畫
    山東寧陽縣有兩個古老的地名:「東疏」「西疏」(現西疏併入了東疏鎮)。這兩個地名是怎麼來的?是為了紀念西漢名臣疏廣、疏受叔侄而設的,其背後有一段真實感人的歷史故事。
  •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他的《勸學詩》激勵了一代代的莘莘學子;他的書法豐厚雄渾,雍容正大,法度謹嚴又氣勢磅礴;他為官清廉,正直敢言,凜然赴難,視死如歸,其忠義大節,光風霽月,高山仰止。他就是字如其人的不朽典範——大唐書魂顏真卿。
  • 岳陽樓
    《岳陽樓記》就像一個巨大的文學磁場,吸引、感染著接觸到這篇文章的讀者。現在想來,如果沒有巴陵郡守滕子京獨具慧眼地對范仲淹的約請,後人就讀不到這篇繪聲繪色描寫浩渺的洞庭湖變幻無窮的風光、遷客騷人對洞庭湖的不同感受、最後又轉化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浩歎的美文。
  • 民間過大年前有祭灶神的風俗,祈求福祿臨門。在東漢時,「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孝子黃香卻「不祭灶」,到底是怎回事?而且,他從一介貧民轉身為得皇上賞識尊重的賢臣,掌管國家樞機要務。這樣的福分從何而來呢?
  • 明孝宗弘治二年追贈于謙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賜諡「肅愍」。明神宗萬曆十八年改諡「忠肅」。于謙蒙冤於一時,卻萬世不泯,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