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停戰協定簽署70周年 東亞局勢危機加劇

人氣 3

【大紀元2023年08月19日訊】(大紀元專題部記者呈工綜合報導)8月15日,韓國總統尹錫悅(Yoon Suk Yeol)在首爾舉行的紀念「光復節」集會上演講,將日本定位為自由民主陣營的夥伴,強調韓美日三國協作的重要性,還多次批判共產極權主義。

尹錫悅在演講中談到,今年是簽訂停戰協議70周年,也是韓美締結同盟條約70年。韓美同盟是基於普世價值結成的和平同盟,而日本與韓國有共同的普世價值觀,是謀求共同利益的夥伴。韓日兩國作為安保、經濟夥伴的合作、交流,一定能為世界和平與繁榮做出貢獻,特別是在朝鮮半島及所在區域内,韓美日三國安保合作的重要性日益升高。

他還強調,為了從源頭切斷朝鮮的核武與導彈威脅,需要三方在偵察方面密切合作,及時共享朝鮮核武與導彈信息。而日本提供的七個後方基地,則是阻止朝鮮入侵韓國的最大威懾力量。

三天後的8月18日,韓美日峰會在美國總統度假地戴維營舉行,成為三國合作的新里程碑。會後發表聯合聲明表示,三國政府承諾儘快相互磋商,協調應對影響三國集體利益和安全的「地區挑戰、挑釁和威脅」。

8月21日,美韓兩國將舉行聯合軍演。

朝鮮加快尖端武器研發

在美韓聯合軍演及美日韓三國首腦會談前夕,朝鮮《勞動新聞》8月14日報導,朝鮮總書記金正恩在兩天內視察了多家生產「戰術導彈」和導彈移動發射裝置的重要軍工廠,並提出提高現有彈道導彈的生成能力、大幅提高性能及裝備軍隊等重大目標。

對於金正恩在此時展示強硬對抗姿態,聯合新聞社認為,其可能旨在向俄羅斯出口武器。

另據朝中社8月5日報導,金正恩8月3日至5日視察了重要軍工廠,包括生產大口徑火箭炮彈、新建的微電器、戰略巡航導彈和無人攻擊機發動機等工廠,還考察了新系列阻擊武器生產和重要戰略武器架車等生產情況。

近年來,朝鮮加速核武及先進武器的研發。據悉,朝鮮已經測試更大口徑的火箭發射器與先進的巡航導彈,7月還測試了加裝固體燃料的新型洲際彈道導彈(ICBM)「火星-18」等。

中共國防部部長突然訪俄

在美中關係日趨緊張、美日韓緊密合作之際,中共國防部長李尚福8月15日突然出席莫斯科國際安全會議。這是他今年第二次訪俄。

會議期間,李尚福與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Sergei Shoigu)舉行會談。據報導,李尚福在莫斯科國際安全會議上聲稱,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進入新時代,持續穩定發展。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則稱,俄中不僅僅是盟友,在各個方面都超越了戰略關係的水平。此外,兩國防長就台灣問題都聲稱,西方國家在台灣問題上煽風點火。

8月16日,李尚福又訪問白俄羅斯,與白俄羅斯防長舉行會談。白俄羅斯稱,期待與中共擴大軍事合作。其後,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會見李尚福,兩國將在明年舉行聯合軍事演習。

與此同時,中共也繼續加強與朝鮮的同盟關係。7月27日,朝鮮舉行「勝利日」70年慶祝活動,中共派政治局委員李鴻忠出席,俄羅斯派出國防部長紹伊古參加,凸顯三國的緊密關係。

據《南華早報》(SCMP)引述專家分析稱,隨著美中關係持續緊張,中共、朝鮮、俄羅斯將展現更多團結姿態,他們皆試圖抵禦美國的印太戰略。

拜登總統警告:壞人會幹壞事

美國總統拜登8月10日在一次競選籌款活動上說,中國經濟狀況就像一枚定時炸彈,這不太好。因為當壞人遇到麻煩時就會幹壞事。

至於做什麼壞事,專家解讀各有不同。《北京之春》榮譽主編胡平認為那句話的意思是:當中共政權内政遇到危機時,在對外關係上會採取更冒險行為,例如對外發動戰爭來轉移視線。

在中國經濟出現全面下滑跡象之際,日本等國家高度警戒中共政權的一舉一動。

8月17日,日本防衛省發布消息說,中俄兩國海軍11艘軍艦(中共6艘,俄羅斯5艘)穿過日本沖繩本島(Okinawa island)與宮古島(Komiyajima)中間後北上從太平洋向東海航行。這是史上第一次中俄兩國軍艦同時從日本兩個島嶼中間穿過。

7月,這些軍艦繼在日本海舉行射擊等共同訓練後,穿過北海道(Hokkaido)與薩哈林的宗谷海峽(Soya Strait)。日本防衛省表示,這是明確對日本的示威行為,是安全防衛的重大隱患,將繼續保持警戒與監視。

日前,《紐約時報》刊登觀點文章說,「習近平和普京都明確表示過他們重新繪製歐亞大陸版圖的野心。」「外交手段沒能阻止普京入侵烏克蘭,也不大可能改變習近平吞併台灣的念頭,他已將收復台灣描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一步。」

今年是二戰結束78年、朝鮮停戰協定簽署70年。朝鮮半島、台灣海峽等地區局勢驟然變得空前複雜、緊張。◇

責任編輯:連書華

相關新聞
專家:阻中共侵台 美日韓軍事合作至關重要
王赫:美日韓峰會改變印太地區戰略格局
美日韓峰會 中俄在太平洋軍演 日戰機升空
沙利文:美日韓峰會將宣布重大舉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