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大陸高校學生就業信息嚴重造假
【大紀元2023年06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圓明採訪報導)中國經濟持續下滑,大學生就業市場低迷。教育界知情人士表示,高校就業系統信息錄入存在嚴重造假,且在「靈活就業」大幅增加的情況下,製造虛假的就業率。
大紀元近期獲得的關於某地《2023屆畢業生就業工作實施方案》等文件顯示,畢業生就業工作要求黨政「一把手」親自部署工作、親自督導進程,要「壓緊壓實」就業工作。
根據審核要求,除與用人單位簽勞動合同等傳統意義上的正式就業外,靈活就業、自由職業和自主創業都成為重頭項目。自由職業登記僅需要學生本人簽名及二級學院黨總支書記簽章,而靈活就業只需要提供收入流水或用人單位聘用證明。
「靈活就業」成主要就業方式
來自大陸教育界的知情人士王先生(化名)告訴大紀元記者,現在學生登記靈活就業的數據變多了,以前靈活就業都是儘量不錄,可是才短短一二年過去,畢業生核查表格上靈活就業的就有一長串的名單。
知情人提供的一份某地2022屆畢業生靈活就業數據信息顯示,學生的所學專業包括音樂表演、機電一體化、數控技術、電氣自動化、計算機網絡技術、酒店管理、旅遊管理、園林工程技術等,但工作單位一欄卻錄有「兄弟燒烤大排檔、抖音自媒體、某某劇本殺(實景場館角色扮演遊戲)」等。
據他了解,早在幾年前,大學生就業形勢就很低迷。如果是工科,電子、機器人這一類的行業,相對來說比較好找工作,文科生找工作就很難;專科生比本科生相對好就業,因為專科的實習課比較多,跟工廠對接。本科生理論課多,畢業後也不願意進廠,很多人畢業即失業,有一種高不成低不就感覺。
「有的學校跟富士康有合作,學生為了拿就業協議,就必須得去富士康這一類的工廠去工作。但是工作幾個月,他可能就辭職走了。學生受不了工廠生活的環境,也不符合他的能力。」王先生說。
值得注意的是,從2023年起,取消辦理就業報到證,高校不再發放報到證作為畢業生招聘、落戶、檔案接收等手續的必需材料。畢業生可通過學校網上簽約系統簽訂《就業協議書》。
知情人表示,報到證以前是一種幹部身分的象徵。上過大學了,用以區分工人和幹部身分。但是現在,很多學生一畢業就進廠了,直接就是工人,誰給提供幹部崗位啊?由於整體經濟下滑,因為工廠外遷,企業外遷,工作職位就很少。畢業生卻很多,所以他們就找不到工作。登記的靈活就業和自由職業的趨勢在擴大。
學校設創業中心 只要學生註冊個體戶 就算就業
知情人介紹,還有很多學生選擇自主創業的。學校裡設有創業中心,鼓勵學生到創業孵化中心創業。在樓裡設有一個個小隔間,孵化相當於學生是個「蛋」,創業孵成個「雞」。只要學生註冊一個個體工商戶的小生意,拿到證明材料就算就業了。
儘管不收房租,但是學生在孵化機構待不了太久。主要原因是,學校經常搞創業比賽,都是些理論不落地的東西,絕大部分都是不盈利的。學校要宣傳、錄演、拍照,要學生提交材料,配合著去做形式主義。或者是老師的公司,登記在學生的名下,真正賺錢的是老師,學生拿不到多少錢。
還有的學生家裡開工廠,盜用別人的產品生產假冒偽劣的衣服,在淘寶網上開店,店裡的東西都是靠造圖。衣服成本非常的低,賣價也不算高。怎麼盈利呢?為了取得關注度,前三四個月甚至半年的時間,淘寶店主需要買好評。
還有的學生自主創業就是做遊戲代練,玩遊戲是要花時間的,玩家掏錢讓別人給玩,把級別玩上去。賣一個裝備賺多少錢。
「有一次學校開會,要成績比較突出的創業學生來講講他們的事蹟。其中有一家賺錢最多的,就是淘寶平台上刷好評的,現在的好評視頻、圖片都有。
「學生使用好幾個手機,就像監控手機那種模式,一排一排的,專門刷好評。這種很喪德的職業,反而在創業中心領導的眼裡那都是好棒的成績。」王先生說。
高校「就業系統」造假
近日,一張疑似上海海洋大學內部會議中關於2023屆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分析圖流出,據圖顯示,截止到4月11日,上海市高校平均就業率32.8%,其中本科生24.10%,研究生40.66%。
知情人表示,各地都有高校就業錄入系統,人才市場等部門會定期搞抽查,有幾個時間點。比如,3月、4月的時候就業量要達到20、30%,9月、10月要達到60%左右,檢查時間是在11、12月左右,那時候就要達到90%以上的就業率。一般要求95%、98%的就業率,就是所謂畢業生就業「百日衝刺」。
近年來大學本科擴招,所以專升本的學生越來越多。有的學校報名專升本的學生達到近80%(前二屆報名的學生約50%左右),錄取率高達近60%。專升本、考研、考博,只要學生在校上學,就不算失業。
大學生入伍以前是一年一次,現在變一年兩次,只要收到入伍通知書,也算就業了。新的招生文件顯示,退役大學生士兵可登記專升本免試。
但實際就業率還是上不去,那就只得造假了。
知情人表示,特別是2020年那屆畢業生,當時疫情爆發封城了半年,好多公司就在那半年之間沒有了。有的學生拿到了工作錄取的通知,但是公司卻倒閉了。而且2020年夏天有好多人被封控在家,沒辦法就業。
高校的就業系統是由輔導員負責錄入學生信息。在高校裡,輔導員的津貼比一般任課老師要高,就是因為輔導員既負責學生的就業、創業,又負責其他的學生洗腦項目。
他舉例說,某高校有兩個女輔導員,也是工作能力很強的,學生就業不敢造假,害怕違反「四不准」,就跟領導去辯解,結果去一次被罵哭一次了。所以別的輔導員就學乖了,下一年的時候就純造假了。最終大家都在造假。
比如,學生在工地找了一份搬磚的工作,並不是正式的工作,也沒有「五險一金」,這種情況準確來說不算是正兒八經的就業,但是可以錄入為靈活就業。
還有的學生在家裡躺著。可能家裡有個小門店,或者賣小貨攤,學生平時在家幫忙開個車,這也算是工作了,可以讓家裡去淘寶上買個章,給他在就業協議上蓋個章。
還有很多輔導員登記學生的就業單位,是從企查查網上找到企業的信用號碼,輸入就業系統直接造假數據。
就業評估的時候,很多學生的就業信息通過抽查就被打回來了。而輔導員會把一模一樣的信息,再次錄進去一遍。打回去一次,錄回去一次。一直到相關部門檢查的時間點過去,卡到98%,就算完成任務了。
過程中,輔導員需要經常跟學生打招呼,要求學生接到調查電話謊稱自己還在工作。學生無奈只能配合,表示「這形式主義真重啊。」
而真正的就業率到底是什麼樣?一線輔導員表示都不知道,因為造了太多的假數據。
政府官員:就業的工作怎麼做都不為過
「我當時參加了一個就業的會議,政府部門的領導說,就業的工作怎麼做都不為過。但這種工作很多都是口頭傳達,不允許留痕跡的。
「那很矛盾嘛,一邊說高校不允許強迫學生就業,比如扣發畢業證;但是一邊又說必須要達到98%的就業率,又經常做檢查,這叫『全過程民主』、全過程就業工作。真實不真實不用管,這個過程都走過了。」他說。
責任編輯:孫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