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06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紅斑性狼瘡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即自身免疫系統會錯誤地攻擊自我身體的健康組織,可影響到許多器官,包括皮膚、肌肉、關節和甚至是內臟。經台中榮總醫療團隊研究發現,曾經歷嚴重發作的紅斑性狼瘡患者平均年齡僅32歲,也較少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等三高疾病,但整體中風風險高。
中榮指出,由神經內科黃金安主任和侯宗緯醫師、免疫風濕科陳怡行主任與醫學研究部林敬恒博士研究團隊,追蹤8千多位患者長達十年以上,由大數據中發現紅斑性狼瘡患者罹患缺血性和出血性腦中風的比例都明顯較高,發生率分別為5.4%和1.5%;缺血性腦中風的風險比對照組上升1.73倍,而出血性腦中風則上升2.24倍。
中榮指出,研究團隊進一步利用全民健康保險資料庫的大數據,進行了一項涵蓋16年數據的分析,研究結果發現,紅斑性狼瘡患者一旦嚴重發作,中風風險提高8倍,其中缺血性中風的風險提高為7倍,出血性中風的風險更是提高22倍。而曾經歷嚴重發作的患者平均年齡僅32歲,也較少罹患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等三高疾病,但整體中風風險高。
以35歲的王小姐為例,就讀大學因多發性關節腫痛及腎炎確診紅斑性狼瘡,懷孕生產後,病情仍然受控。在2021年底因須注射新冠疫苗及2021年12月底患帶狀庖疹與神經痛中斷及減少用藥,因而疾病活動性增加。於2021年2月28日與家人出遊時,卻突然無法叫出朋友及自己小孩名字、也聽不懂別人說話。輾轉至台中榮總急診部、免疫風濕科及神經內科團隊診療,以磁振攝影確診左側中大腦動脈分枝缺血性腦中風,收治神經內科病房。
由醫師除開立抗血栓藥物、控制血壓血脂降低中風復發風險,也與免疫風濕科調整藥物控制紅斑活動性,一週後出院已恢復,出院後繼續照顧,目前疾病進入低活動度,迄今追蹤治療一年,病情穩定。
中榮表示,該項研究結果,已於去年10月底在第14屆世界腦中風大會發表,並在今年5月刊登在國際腦中風知名期刊「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該期刊的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為9.893分。
責任編輯: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