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連8黑! 4月出口359.6億美元
【大紀元2023年05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侯駿霖台灣台北報導)全球景氣持續收縮,廠商普遍處於庫存調整階段,財政部統計處5月8日公布4月出口金額達359.6億美元、年減13.3%,連續8個月負成長。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按季節性推估,5月出口年減幅將介於15.5%至12.5%間,規模達355億至368億美元,主計總處預估上半年出口年減14.7%,將創下金融海嘯、14年以來同期最大減幅。
蔡美娜分析,台灣出口主要受到三大不利因素影響,包括全球通膨陰影、升息效應明顯壓抑終端需求,導致全球復甦底氣不足,加上中國大陸處於「冷復甦」狀態,疫情解封紅利不如預期,以及整體產業鏈庫存尚未消化完畢。
觀察主要貨品,電子零組件由於半導體市況欠佳,年減8.6%,傳統貨類買氣也未見好轉,化學品年減34.4%,紡織品、塑橡膠、基本金屬及其製品減少逾二成五,出口均呈現兩位數減幅。
不過,資通與視聽產品受惠於電腦零附件、交換器及路由器等出口成長,年增5.4%,終止連續5個月下滑。
蔡美娜指出,聯發科法說會明確指出電腦需求有回升現象;網通IC設計大廠瑞昱認為,電腦市場已經觸底;甚至電腦處理器龍頭英特爾(Intel)也表示看到電腦產業復甦的綠芽,若未來連續3個月正成長,就可能是穩定復甦的開端。
台灣4月對日本出口年增19.8%,規模直創下歷年單月新高,主要受到積體電路(IC)外銷支撐,蔡美娜認為,可能與近期車用晶片需求成長有關;對美國出口年減10.3%,東協及歐洲則有資通與視聽產品訂單挹注,出口年減幅度分別為7.1%、3.6%,相對較緩。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出口中國大陸及香港年減22%,在主要出口市場跌勢最深,蔡美娜說,主要是中國疫情解封後經濟復甦不如預期、電子產業景氣處於盤整,以及全球供應鏈重組影響,導致部分生產基地逐漸從中國移出。
展望未來,隨著高效能運算、資料中心、車用電子及人工智慧(AI)等新興科技應用商機,可望支撐台灣出口動能,但財政部引述主計總處預測,指今年上半年出口年減14.7%,將是金融海嘯、14年以來同期最大減幅,全球通膨、緊縮貨幣政策、美中科技貿易僵持等因素,仍增添經濟前景不確定性。
責任編輯:鄭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