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台灣經濟

鴻海:AI伺服器下半年或增倍成長

鴻海在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解封後 首次對外公開的實體股東會。(中央社)

【大紀元2023年05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侯駿霖台灣台北報導)睽違3年的鴻海實體股東會於5月31日登場,董事長劉揚偉揭示今年鴻海主要發展電動車、半導體及低軌衛星等3大營運方向,並指AI(人工智慧)伺服器下半年上看3位數百分比成長、有望翻倍;至於中國監管新規是否影響鴻海增資,鴻海回應,企業可透過盈餘轉增資來增加資本,故影響不大。

圖為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侯駿霖/大紀元)

劉揚偉指出,鴻海去年伺服器相關營收達新台幣1.1兆元,在全球伺服器有高達4成市占率,由於AI應用如ChatGPT發展迅速,預計伺服器今年下半年將有3位數百分比成長,意即業績可能翻倍。

針對鴻海可能面臨中國紅色供應鏈的競爭問題,劉揚偉表示,「鴻海在半導體、軟體、電動車及電池上,要跑得更快、不斷往前跑,才能降低紅色供應鏈的影響」。不過,鴻海整體業績展望預測相較去年持穩,會緊盯全球貨幣緊縮、地緣政治風險與通膨等因素。

由於鴻海在中國投資多元,有股東擔心中國證監會公布的《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新規定,是否會影響鴻海增資?

對此,鴻海回應,外國企業來台經營需要通過經濟部投審會核定,因此鴻海進入中國市場也要遵循當地法規,並基於業務需要進行投資,但鴻海中國子公司有多年經營成果,可透過盈餘轉增資來增加資本,故中國新規影響不大,目前也無增資需求。

劉揚偉:盼電池核心技術在高雄量產

針對電動車布局,劉揚偉說,將持續推動營運本地化(BOL)模式,預計泰國電動車工廠2024年完成交車,印尼則同步推動電動巴士工廠的建造;至於MODEL C將於今年第四季開始量產,並陸續交車。

在電池方面,高雄和發產業園區的電池芯工廠,預計明年第3季可每年產能120萬度電;至於高雄橋頭科學園區的電池工廠,也預計明年開始動工。劉揚偉指出,「希望電池核心技術能在高雄量產」,除此之外,鴻海電池供應鏈布局也延伸至美國、印尼及印度等地。

至於半導體及低軌衛星發展,劉揚偉表示,目前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矽(SiC)6吋晶圓廠已開始量產,預估2025年升級至8吋廠,每年最大產能可到20萬片,可供應每年最多150萬輛電動車需求;鴻海同時透過CDMS服務(委託設計製造服務),推動低軌衛星星系產業化與智慧城市需求。

預期2025~2027年實現自駕

日本股東問及鴻海與輝達(NVIDIA)合作進展,劉揚偉表示,雙方持續在自動駕駛及電動車領域合作,透過新的人工智慧(AI)大語言模型技術,預期到2025年至2027年可實現自動駕駛。他也重申,針對轉投資的夏普(Sharp)處現重大虧損,已要求說明並提改善方案,「若有必要時,將要求調整夏普管理團隊」。

鴻海股東會通過每股配發現金股利新臺幣5.3元,創下1991年上市以來最高,已連續4年配發率超過5成,總計發出734.7億元現金。此外,鴻海集團轉投資系統模組封裝廠訊芯-KY的中國大陸子公司訊芸電子科技,擬申請在中國上市案,也獲得股東會通過。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