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涉侵權 台立委:應標「AI生成」
【大紀元2023年05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怡欣台灣台北報導)日前AI生成音樂「AI孫燕姿」爆紅,AI歌手訓練模仿歌曲惟妙惟肖,點閱突破百萬,聊天機器人ChatGPT生成新聞,也引發侵權疑慮。國民黨立委賴士葆26日舉行「生成式AI浪潮下的智財權挑戰」座談會,建議政府應制定生成式AI合理使用規範,要求明確標識「AI生成」,以及揭露素材版權來源,允諾加速推動AI相關法案,讓AI科技在合理監管下蓬勃發展。據了解,政院正在研擬「AI基本法」草案預計9月提出。
此外,學者認為,AI技術與法規風起雲湧,台灣應該有角色,參與進全球AI管制協議,為AI產業鍊監管做出貢獻。
全球AI產業的產值預計在2026年將達9千億美元,OpenAI推出聊天機器人ChatGPT,上市兩個月用戶超過一億,ChatGPT引進大量資料並利用深度學習演算法訓練來生成內容或答案,但資料大部分來自網路及資料庫,許多內容未經授權。包括AI生成音樂、AI創作圖像作品,甚至論文及應用程式碼等,國際已有多起智慧財產權訴訟,例如:美國新聞集團 (News Corp) 正計劃對OpenAI、微軟和Google提告;AI圖像生成工具Midjourney、Stability AI也捲入訴訟。
AI生成圖像前美國總統川普被捕假圖,以及國際刑事法院對俄羅斯總統普京發出逮捕令,甚至網路流出五角大廈爆炸,美股聞訊崩跌10分鐘,引發各界關注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恐為人類社會帶來問題,專家警告,AI生成圖像促使假新聞氾濫。
日前,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蘋果共同創辦人沃茲尼克(Steve Wozniak)、 Stability AI 執行長埃莫斯塔克(Emad Mostaque)、 Skype 聯合創始人塔林 (Jaan Tallinn)等人,參與一封聯署信「公開信:暫停重大 AI 實驗」,要求大型AI實驗暫停六個月,讓產業有時間設計安全標準,降低AI潛在傷害。目前已破3萬人連署。
對於生成式AI法律問題,賴士葆提出三項主張,一、政府應制定生成式AI合理使用規範並要求AI作品需做明確標識,二、應比照歐盟作法,要求生成式AI模型開發者須揭露素材版權來源,加速推動AI相關法案,促使AI科技在合理的監管下蓬勃發展。
賴士葆指出,未來不會使用AI工具的個人或企業將面臨極大競爭壓力,但民眾又害怕侵權,建議政府制定合理使用規範,並要求AI作品需標註「AI生成」,提升公眾警覺性,有助釐清責任歸屬。此外,因涉及利用他人作品獲利,歐盟開始修法,明定開發者須揭露有版權的素材來源,成為日後創作者與AI業者分潤依據,建議政府可借鏡歐盟作法。賴士葆強調,他將在立院速推動「AI基本法」。
AI專法可擴及「專利權」及「營業秘密」保護
政大法學院教授馮震宇指出,著作權法規範的是人類創作,AI生成「輸入端」這點沒有疑義,但「輸出端」嚴格來說不是人類創作,因此無法用侵權規範,因此涉及修法;其次,判斷素材合理使用是關鍵,國際上有諸多侵權範圍相關訴訟。
馮震宇提到,歐州議會6月將表決通過人工智慧(AI)法規,將AI風險「分四級」樣態作為監管依據,並設立兩個責任法,規範AI民事責任與運用AI所致傷害做出規範。不過,消息一出,OpenAI CEO表示,AI法規恐過度監管,如無法遵守歐盟AI法規,OpenAI會考慮退出歐洲市場,陷兩難。
台灣大哥大資訊長、IMA中華民國資訊經理人協會理事長蔡祈岩表示,除了著作權,規範可擴及「專利權」及「營業秘密」保護,避免AI探詢出商業機密,例如「ChatGPT寫出可口可樂配方」怎麼辦?此外,監管部分,台灣可能管不到海外的ChatGPT,只管到台灣最大AI訓練「福爾摩沙大模型」,這樣是否有利台灣AI發展?蔡祈岩認為,不只管制「訓練來源」,更該從整個產業鏈,包括晶片設計、機房算力池、訓練語料等「整串來看」,此刻「台灣應該有角色」參與進全球AI管制協議。
政院研擬ChatGPT生成式AI立法納管
國科會前瞻及應用科技處處長陳國樑表示,國科會108年制定AI指引內容包括「可問責、保護隱私、來源」,日前行政院邀集國科會、數位部、NCC及文化部等單位,研議推出「人工智慧基本法」,初步草案預計9月初提出。
教育部數位學習深耕計畫諮詢委員廖肇弘認為,法律尚未完備前,須從教育、社會面來宣導,配套如何更完備。
NCC發言人翁柏宗日前表示,生成式AI最大議題就是廣電媒體使用AIGC(AI 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慧生成內容產製新聞畫面、製作新聞,需依廣電三法進行事實求證,同時要求業者落實內控機制。NCC已組成專案小組,近期邀廣電媒體業者座談,對涉及生成式AI議題預作準備,做為未來納「AI基本法」規範參考依據。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