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05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一項發表於英國期刊的新研究指出,透過運動減輕憂鬱及焦慮症狀的效果,甚至是諮商或藥物治療的1.5倍。專家表示,運動會讓人體分泌「快樂」激素,如多巴胺、腦內啡等,特別是戶外活動,「陽光洗禮」也能讓人心情愉悅。
該研究由南澳大學學者執行,針對符合條件的資料,進行97篇回顧研究,包括了1,039項試驗,及12萬8,119名參與者,包括健康成人、精神疾病患者,和各種慢性病患者,這也是目前為止最全面的回顧研究。
結果發現,持續12週或更短期的運動方案,與更高強度的運動對於減輕焦慮和憂鬱症狀更為有效,其中,憂鬱症患者、孕婦和產後婦女、健康的人以及愛滋病或腎臟病患者受益最大。
研究也提到,運動改善心理健康的速度,並指出多樣的運動,包括步行、皮拉提斯和瑜伽等、即使中等強度的運動,都能為心理健康帶來正向的改變。
屏東科技大學休閒運動健康系教授徐錦興表示,運動會讓人體分泌所謂「快樂」的激素,如多巴胺、腦內啡等,可以暫時去除部分的負面情緒。當然,除了一定強度,一定時間的肢體活動也可以改善情緒。
徐錦興說,特別是戶外的活動,讓人暫時離開「不好」的情境、或透過「陽光洗禮」讓人感到心情愉悅,且多數的運動會接觸到人群,有人就有交談,透過人際互動紓解情緒,是運動讓人紓解壓力的原因之一,此為整合分析的研究,更能透徹洞悉其前因後果間的關聯。
至於短期的介入成效更好的理由,徐錦興說,這是因個體打破「固有的生活型態」,願意將運動導入日常生活中,導入初期,運動介入對情緒的改善效益會最顯著,隨著時間過去,生活型態固定下來,效果可能遞減,但對心理健康仍有正面影響。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該研究提供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運動除了可以強健身體、紓壓,更有超越諮商及藥物治療的效果,一般民眾可以從自己做起,察覺到自己或身邊的親友有負面思考、失眠、無故想哭時,可以試著從簡單且多樣的運動,如步行、瑜珈,開始嘗試。
葉雅馨提到,有焦慮或憂鬱症狀的人,要選擇運動本身就需要突破,親友們不妨用「揪團運動」的方式來說服。這是親友們除了單純陪伴、傾聽外,更加積極的方式。
葉雅馨提醒,運動不論種類、環境,最重要是「要開始」,才能促進心理健康或有進一步的改善。
責任編輯:曉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