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美術長廊

奧地利畫家華德米勒:點亮希望與喜悅

費迪南‧喬治‧華德米勒的作品《在科珀斯克里斯蒂的早晨》(On Corpus Christi Morning),1857年創作。油彩、面板;25又 5/8英寸×32又 1/4英寸。維也納奧地利美景宮美術館。(公有領域)

奧地利畫家費迪南‧喬治‧華德米勒(Ferdinand Georg Waldmüller)非常推崇大自然。他在1846年寫道:「大自然一定是人類研習的唯一來源和答案;只有在那裡才能找到永恆的真理與美。藝術家不論在哪個造型藝術( plastic arts)領域,最終的目標一定是表現大自然。」

費迪南‧喬治‧華德米勒的作品《畫架前的自畫像》(Self-Portrait at the Easel ),1848年創作。油彩、畫布;69 1/2英寸×56 1/2英寸。(公有領域)

華德米勒(1793─1865年)一生都在研究大自然。他認為藝術家應該集中精力,把「陽光」表現出來。他在奧地利、西西里島等地研習、寫生、繪製那稍縱即逝的陽光,實踐他的想法。

費迪南‧喬治‧華德米勒的作品《阿格里真托的朱諾神廟遺址》(The Ruins of the Temple of Juno at Lancinia at Agrigento),1853年創作。油彩、面板;12 1/4英寸×15 3/8英寸。維也納列支敦斯登博物館(Liechtenstein Museum, Vienna)。(公有領域)

走向自然

華德米勒14歲時就讀於維也納藝術學院,在大師級(譯註:指13至17世紀歐洲著名藝術家的作品)的古典藝術繪畫傳統中打下堅實的基礎。畢業後不久,他開始接受委託,主要臨摹古典名作。華德米勒師承意大利畫家約翰‧巴蒂斯特‧蘭皮(Johann Baptist Lamp),以及將古典主義帶進學院的德國畫家休伯特‧毛雷爾(Hubert Maurer )。

華德米勒早期的職涯以繪製肖像畫為主,因為收入豐厚使得他在1830年代就小有名氣了。後來他投入自己熱愛的日常風俗畫與風景畫。1856年,華德米勒在倫敦白金漢宮舉辦展覽,從此之後,開始在國際上嶄露頭角。

費迪南‧喬治‧華德米勒的作品《加施泰因的拉德豪斯伯格》(The Radhausberg at Gastein),1837年。油彩、面板;10 1/4英寸×12 3/8英寸。溫特圖爾博物館、圖書館與花園(Winterthur Museum, Library & Gardens. )。(公有領域)

熱愛風景畫:重視細節

華德米勒特別重視風景畫的細節。他在1829至1843年間繪製的風景畫非常傑出,在這期間,每年夏天他都會造訪奧地利湖區薩爾茨卡默古特(the Salzkammergut),沉浸在原始高山湖泊和高聳的山峰群巒之間。奧地利人經常將那裡的阿爾陶斯湖(Lake Altaussee)比喻成作家或詩人靈感的墨水瓶。整個薩爾茨卡默古特湖區,也好像是畫家手上那個絢麗多彩的調色盤般美不勝收。

華德米勒喜歡描繪高山峻嶺,而且能把遠處的山林景色描繪得與前景一樣清楚細膩。他能在不減清晰度的情況下呈現遠處細節,這成為他個人獨特的風格。

華德米勒在薩爾茨卡默古特區度假時,有無數次機會觀察到陽光從黎明到黃昏灑落大地的情景,這給了他無數戶外寫生練習的經驗。1834年起,華德米勒的風景畫主要以描繪薩區為主。

在風景畫《從靠近伊舍的索菲恩-多佩爾布里克眺望達赫斯泰因山》( The Dachstein From Sophien-Doppelblick Near Ischl)中,華德米勒的構圖莊嚴諧和,帶領觀畫者深入奧地利東阿爾卑斯山「達赫斯泰因山脈」(Dachstein Mountains)。前景的木頭圍籬將觀者的目光導向山谷中的房屋和畫面右側蜿蜒的河流。華德米勒描繪前景的樹木與遠處的山脈和山谷同樣細膩清楚,但仍充滿空間感與景深感,這就是他作品的特色。

費迪南‧喬治‧華德米勒的作品《從靠近伊舍的索菲恩-多佩爾布里克眺望達赫斯泰因山》。1835年創作。油彩、面板;12 1/4英寸×10 1/4英寸。維也納奧地利美景宮美術館(Austrian Belvedere Gallery)。(公有領域)

另一幅華德米勒的畫作《從靠近『伊舍』的『哈特內卡姆』眺望『達赫施泰因山』和『哈爾施塔特湖』》(View of the Dachstein With Lake Hallstatt Seen From the Hütteneckalm Near Ischl)顯示他配置人物和建築物的功力深厚,傳達出規模和深度感。巍峨的達赫斯泰因山脈對比渺小的人物,浩瀚壯闊的景象立刻映入眼簾,前景和背景物體也都刻畫細膩。

費迪南‧喬治‧華德米勒的作品《從靠近伊舍的哈特內卡姆眺望達赫施泰因山和哈爾施塔特湖》,1838年創作。油彩、面板;17 7/8英寸×22 5/8英寸。維也納博物館(Vienna Museum, Vienna)。(公有領域)

花卉靜物畫

除了風景畫外,華德米勒也擅長花卉畫。 他在1843年創作的靜物畫《玫瑰》(Roses),即可看出他把對細節的熱愛運用到靜物畫裡。畫面可見許多亮晶晶的銀製器皿,其中有個銀製花瓶,裡面插滿不同程度凋萎中的玫瑰。

費迪南‧喬治‧華德米勒的作品《玫瑰》,1843年創作。油彩、面板;18 7/8英寸×15 3/8英寸。 維也納列支敦斯登博物館(Liechtenstein Museum, Vienna)。(公有領域)

風俗畫:捕捉自然和人性

華德米勒也擅長在畫布上捕捉人性。他結合自身對奧地利風景的熱愛與對人類心理敏銳的洞察力,創作出優秀的風俗畫作品(genre paintings)。風俗畫的畫面通常會出現許多人物。華德米勒以源於德國的畢德麥雅(the Biedermeier style)寫實主義藝術風格繪製這類作品。

費迪南‧喬治‧華德米勒的作品《放學》(After School),1841年創作。 油彩、面板;29 1/2英寸×24 3/8英寸。舊國家美術館。(公有領域)

拿破崙戰爭後,大約在1815至1848年間,歐洲適逢和平時期,畢德麥雅藝術形式和建築風格也逐漸流行。歐洲在奧地利外交官和政治家克萊門斯‧馮‧梅特涅(Klemens von Metternich)的帶領下政治漸趨穩定。城市和工業蓬勃發展,新興歐洲中產階級崛起,熱衷收藏和藝術欣賞。

在奧地利,畢德麥雅風格的作品不帶有任何社會或政治評論目的。

奧地利歷經多年動蕩後,畢德麥雅藝術家創作出寫實、虔誠、有情感的作品,充滿溫暖、氣氛愉快和歸屬感。

費迪南‧喬治‧華德米勒的作品《玫瑰季節》(The Rose Season),約1864年創作。油彩、面板;22 3/8英寸×27 3/4英寸。維也納博物館。(公有領域)

華德米勒繪製的風俗畫,主題有田園景色、窮苦人家、施粥處所等,呈現希望與人性內在的善良。有些作品中的人物雖然身處困境,卻呈現出人性在面對逆境時仍保有的喜悅和力量。

華德米勒的作品《修道院施粥》(The Monastery Soup)是一幅壯麗、諧和、眾多人物的作品,令人想起古代大師的作品,例如,拉斐爾的大型人物鉅作。

費迪南‧喬治‧華德米勒的作品《修道院施粥》1858年創作。油彩、面板;36 7/8英寸×47 7/8英寸。維也納奧地利美景宮美術館。(公有領域)

華德米勒似乎以三角形構圖,引導我們注意熱鬧的場景。儘管當下有許多事正在發生,例如,推擠、嘻笑、祈禱、照顧孩子等,每群小組人物,就像偉大的交響樂作品中的每個音符,共同塑造出整體構圖。就連牆上畫裡的修道士,也似乎在與大家互動著。

華德米勒有許多作品是在頌揚奧地利的鄉村生活和傳統,例如他可愛的作品《在科珀斯克里斯蒂的早晨》(On Corpus Christi Morning),呈現一群快樂的村民正準備展開新的一天。這幅畫以一群身穿白衣、頭戴花飾的女孩為中心延伸。左邊有位祖父正看著他們,中間有一位母親和嬰兒,可能還有位祖母正為女孩的洋裝操心。另一位打扮時髦的小男孩,肩上繫著藍色帶子,手持蠟燭朝畫面右方走去。

費迪南‧喬治‧華德米勒的作品《在科珀斯克里斯蒂的早晨》,1857年創作。油彩、面板;25 5/8英寸×32 1/4英寸。維也納奧地利美景宮美術館。(公有領域)

從自然和人性中找到信仰

在華德米勒晚期的作品中,構圖結合了風俗畫和風景畫的物件,例如《朝聖之旅中斷》(The Halted Pilgrimage)。畫面呈現朝聖者沿著崎嶇不平的山路行走,突然有一群人停下腳步,幫助精疲力竭而倒下的同伴。華德米勒在接近畫面的至高點處畫出不支倒地的朝聖者和其周圍的人物。或許作者想傳遞女士手持十字架的重要性,以及這趟朝聖旅程必然有所犧牲。華德米勒描繪的是傍晚的夕陽,有如光圈般勾勒出土地的輪廓,再次展現朝聖者雖身處困境但心中卻是神聖的。

費迪南‧喬治‧華德米勒的作品《朝聖之旅中斷》,1853年創作。油彩、面板; 18 1/8英寸×22 7/8英寸。維也納列支敦斯登博物館。(公有領域)

華德米勒的每一筆畫都捕捉到自然的光輝和喜悅。他的畫作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因為他有心繪製「真實畫作」(true painting)。1708年,法國藝術評論家羅傑‧德‧派萊斯(Roger de Piles)在他的著作《繪畫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ainting)解釋:「『真實畫作』不僅僅是驚喜,而且還像在召喚我們;它的影響力如此強大,令我們不禁想靠近,就好像畫中有祕密要告訴我們一樣」。華德米勒的每一幅畫都在告訴我們,他在大自然和人性中,找到他追尋已久的永恆真理和美。

原文: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作者:洛琳‧費里爾(Lorraine Ferrier)為《大紀元時報》撰寫美術和手工藝相關文章。關注北美和歐洲的藝術家和工藝師,如何在他們的作品中傳達出美和傳統價值觀。希望能為稀有而鮮為人知的藝術和手工藝品發聲,進而保存傳統藝術遺產。現居英國倫敦郊區,從事寫作。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的立場。

責任編輯: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