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國際要聞

港人倫敦舉行集會遊行 聲援初選案被告

過百名港人昨(23日)於英國倫敦市中心遊行、集會及默站,聲援初選案被告外,亦要求釋放所有政治犯,呼籲大眾關注香港情況。圖為示威者在國會廣場(Parliament Square)集會。(大紀元英國記者站)

【大紀元2023年04月24日訊】(大紀元英國記者站報導)香港民主派初選被控違反《國安法》「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的47人案仍然在審訊中。繼上個週末多國的聲援被告活動,過百名港人昨(23日)於英國倫敦市中心遊行、集會及默站,聲援初選案被告外,亦要求釋放所有政治犯,呼籲大眾關注香港情況。

昨日的活動,是海外港人在歐美澳加等多個不同地方,聯合推動「初選無罪- 聲援香港47人案聯合行動」的一部分。過百名示威者先在滑鐵盧橋(Waterloo Bridge)下集會發表講話,之後在雨中沿泰晤士河邊,經過西敏橋(Westminster Bridge)遊行到國會廣場(Parliament Square)集會。

示威者舉起印有「釋放香港政治犯」、「中國(中共)殺害人、人權與民主,世界威脅」的標語及光時旗等。英國港僑協會創辦人鄭文傑演講時稱,全世界都見到香港的自由淪落,英國因歷史的聯繫,對香港人的自由有承擔的義務,國際持有共同價值的人聯合起來尤其重要,不能令有關的人只因說過的話、揮舞過的旗幟、唱過的歌、持有的信念而倒下。

他指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訪問英國,希望加強經濟合作,把打壓視作無物;但很多人仍然因為公平、民主的社會繼續抗爭。他又說,即使不在香港居住,仍然關注香港人,只要一天有一個人因為思想被關押,都仍然會站出來為他們發聲,直到他們全部獲釋。

有示威者戴「V煞」面具

在場不少人戴上「V煞」面具,鄭文傑說是《港區國安法》影響全球,包括倫敦,當局仍然可以監察並鎖定有關人士,製造恐懼。

有戴上「V煞」面具的示威者表示,在香港「已經不能發聲」,現在於英國「有機會就支持」,故參與今日的活動。另一名帶同「光時」旗遊行的港人稱,「如果我們不來,誰來?如果個個(人)不出聲才不起作用」。他說一直有向在本地遇到的人,講解為何英國會有這麼多香港人前來及中共的惡行,見到年紀大的人會比較了解香港的情況;反而年輕人相對比較少知道,自己亦有向他們解釋。

港人:中共打壓初選是不讓人再為香港發聲

居英港人Ivan稱,參與活動是要表達香港民族有權選出代表香港的代議士。他說初選作為沒有篩選的選舉,予香港人選出代表自己的代議士,但遭中共透過國安法打壓,是要使得無人再為香港發聲,在47人失去自由的時候,自己在海外有民主自由,有責任為香港民族前途發聲。他說現時香港很多人「連一個立法會議員(的名字)都講不出」,代表他們由中共欽點,沒有合法的民意授權。

Ivan說希望在港的人當感到失望時,「要想起當初第一次聽見『香港人』,然後你回應『加油』,那種覺得香港有希望、有救的感覺,好好繼續走下去」。

曾居港英國人參與

曾經居港30年的Tom身穿印有「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字樣的衛衣出席活動,他自稱「白種香港人」(White Hongkonger),他本人及其經營的咖啡店支持過反送中運動,在壓力下離港後,9個月後決定再站出來。他說希望透過今日的參與,為獄中的人喚起外界的關注。

有曾經在港工作7年的英國傳媒人表示,她在2018年離港,但也知道香港的政局變化很大,國際傳媒因國安法,已經將員工撤離香港到亞洲其他地方,認為長遠香港同中國大陸一樣,是令新聞工作者感到艱難的地方。

李永達:倫敦港人努力將香港不公義公諸於世

同樣參與活動的民主黨前主席李永達說,「47人是無罪的」,在海外盡一點綿力出席集會,希望47人知道他們並沒忘記這件事,亦希望全球關注審訊是不公義。他形容香港的制度「(已)變得我們不認識,不符合我們相信的普世價值的原則,不僅沒有民主,亦沒有自由」,而且時有濫捕。被問到發聲對英國政府的作用,李表示大家在自己範圍內努力,在倫敦的港人已經很努力,將香港的不公義、搜捕、拘禁公諸於世。

香港文化研究及政治學獨立學者黃偉國表示,47人案的被告的審訊在缺乏法治及合理情況下進行,作為香港人應該支援。他表示,如果希望國安法法官有公平審訊「基本上已是不可能」,反而最重要是在審訊過程中控方證人不會因為要減刑,講出違背良心的事。

義工:本地人主動了解

一名活動中負責派傳單的義工表示,多名義工都有向在場的本地人講解香港的情況,本地人亦願意領取傳單。他說,有本地人見到香港人集會頻密,亦主動向他們了解情況,他會解釋47人面對的控罪及最近的情況,並解釋自己為何支持他們,又向他們指「中國(中共)與俄羅斯沒有分別,俄羅斯現在做的事,或許明天就會對台灣做也不出奇」。有本地人亦問到有什麼可以做,他則呼籲他們向身邊的人講解正在發生的事。

「初選無罪- 聲援香港47人案聯合行動」於4月15日至23日在各地舉行默站、一人一信等22場行動,遍布英國、美國、荷蘭、加拿大、台灣和澳洲。@

責任編輯:陳玟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