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03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台灣兒童異位性皮膚炎盛行率持續上升,已從1972年1.4%,至2019年成長為11.3%,相當於每10位兒童就有1位確診異位性皮膚炎,當中又以6歲以下嬰幼兒為主要確診族群,大部分在出生2至3個月時就發病,醫師分享,傳統治療長期使用類固醇,容易有皮膚變薄萎縮副作用隱憂,目前也有生物製劑治療可供選擇。
異位性皮膚炎又稱濕疹(eczema),是一種慢性發炎且反覆發作的皮膚疾病,主要表現症狀為嚴重搔癢、紅斑、丘疹、皮膚乾燥無光澤,但反覆搔抓破皮滲液,長期下來易造成皮膚苔癬化,變得又厚又硬。
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理事長洪志興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搔癢特別好發於夜間,嬰幼兒半夜搔抓造成睡眠品質變差,容易影響生長激素分泌與發育。
此外,洪志興表示,嬰幼兒異膚也會反覆發作,長期也會增加焦慮憂鬱、傷口感染甚至需住院治療的風險,對未來人格發展與成長易有不良的發展;就連家人的生活,包括睡眠、經濟與人際關係也面臨巨大壓力,尤其是媽媽,經常被責怪為不用心照顧孩子。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過敏氣喘風濕科教授級主治醫師姚宗杰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中,6歲以下嬰幼兒所占比例最高,且大部分2至3個月時就發病,而嬰幼兒也是最讓家長憂心的族群。
臨床針對嬰幼兒異膚,會依據病情嚴重程度而給予不同強度的藥物,林口長庚醫院兒童皮膚科醫師楊靜宜表示,但嬰幼兒發育尚在起步階段,長期使用類固醇容易有皮膚變薄萎縮、肥胖、影響發育等副作用隱憂,經常使用免疫抑制劑需定期監測肝腎功能,就連餵藥,也需考慮寶寶的吞嚥能力。
隨著醫療進步,目前也有安全性高且有助長期穩控疾病的生物製劑可以選擇。楊靜宜舉例,身體就像是一個國家,皮膚為城牆,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成因,除了自我的城牆較薄弱,另一部份來自自我的免疫軍隊叛變,去攻擊自己城牆(皮膚),造成反覆的發炎反應。
楊靜宜說,傳統治療方式是一視同仁地要求全部軍隊乖乖聽話,而生物製劑則是精準鎖定叛亂的軍隊做壓制,影響層面小,安全性高,6個月以上寶寶也能在醫師建議下使用,幫助長期穩控異膚。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