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軟性新聞

反墮胎標誌性照片見證胎兒並非「一團細胞」

羅素·薩科醫生拍攝的「珍貴的腳」照片。(由俄勒岡州生命權組織提供)

【大紀元2023年03月24日訊】(英文大紀元記者Louise Chambers報導/趙孜濟編譯)反墮胎運動的掌舵人,已故的羅素‧薩科醫生(Russell Sacco)在一張照片中用手指拈起一雙流產胎兒已經成型的腳,以此證明未出生的胎兒不僅僅只是「一團細胞」。半個世紀後,照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俄勒岡州生命權組織(ORTL,Oregon Right to Life)成立於1970年,其宗旨是反對俄勒岡州墮胎合法化。五年後,反墮胎的帶頭人薩科與他人共同創立了ORTL教育基金會。

56歲的ORTL的執行董事露易絲‧安德森(Lois Anderson)是土生土長的俄勒岡人,自1999年以來一直在該組織工作。

「薩科是一位早期的領導者和有遠見的人」,安德森告訴《大紀元時報》,「我一直認為他一心一意,無所畏懼地為這項事業服務。這給了我很大的鼓舞,一個在這項運動中工作了這麼久,經歷過這麼多的人,仍然會有如此多的激情和精力。」

「太完美了」

薩科是俄勒岡州的一名執業泌尿科醫生,天主教徒, 四個已婚子女的父親和八個孩子的祖父。這張推動反墮胎運動的標誌性照片是1970年在波特蘭一家醫院拍攝的。當時薩科和一位反墮胎病理學家會面。這位病理學家有一項職業責任,即銷毀墮胎後的嬰兒屍體。

ORTL在Facebook上分享了薩科的故事。故事中提到,那位病理學家覺得自己不能這樣做,所以將一些嬰兒屍體保存在甲醛中。薩科看到後感到震驚,在徵得同事的同意之後,他為流產的嬰兒拍攝了一些用於教育目的的照片。

為了展現雙腳的大小,薩科將一個10週大的胎兒形狀完美的小腳拈夾在拇指和食指之間。如果人們知道未出生的嬰兒是什麼樣子的,也許他們會重新考慮他們對墮胎的立場。

根據OTRL的說法,薩科當時哭了。他說:「因為我感覺太糟糕了,它真的震撼了我。我真的不知道照片拍出來會是什麼樣的,但一定是上帝拍了這張照片,因為它是完美的。我知道這將是向世界傳達信息的一種有力方式。」

羅素·薩科醫生拍攝的「珍貴的腳」照片。(由俄勒岡州生命權組織提供)

象徵性標誌

為了使這張照片可以在全球範圍內自由地用作教育工具,薩放棄了照片的版權。

辛辛那提生命權組織(Cincinnati Right to Life)的創始人約翰‧威爾克醫生(John Willke)在1971年的一次會議上與薩科會面後,將這張照片印在他的書《墮胎手冊》(Handbook on Abortion)中,後來弗吉尼亞‧埃弗斯(Virginia Evers)將這隻小腳製成了紀念別針。

「珍貴的腳」成為反墮胎運動的國際象徵。安德森第一次見到「珍貴的腳」別針是在大學時期,那時她是學校共和黨社團的成員。她深深為此震撼。

「我們在校園裡放映電影《無聲的吶喊》(The Silent Scream),並發放別針,鼓勵學生佩戴它們」,安德森說,「首先,這張照片很漂亮。這是一個引人注目的圖像,它成為反墮胎運動的有力象徵。像照片一樣,這些別針是努力恢復未出生嬰兒人權的標誌性象徵,是沉默的見證人。活動家們可以藉此展開話題。」

薩科於2019年6月因癌症去世,享年83歲。他58歲的妻子伊麗莎白依然健在。ORTL 在 2020年慶祝了該運動50年周年的紀念日。ORTL每年對外贈送數百枚別針,迄今為止已在全球發放了逾2000萬份。

全球影響

安德森認為,由於支持墮胎的活動家的遊說,公眾對胎兒發育的理解「非常混亂」。「有人聲稱我們展示的醫學上準確的胎兒模型是虛假信息,」她說。「許多人不理解,甚至抵制醫學證據,比如未出生的嬰兒至少在15週內就會感到疼痛。」

安德森認為,人們普遍聲稱未出生的嬰兒「只是一團細胞」或「一團原生質」,這是「公然試圖剝奪弱勢群體的人性」。ORTL堅持已經確立的科學共識,即在人類生殖中,「新的,獨特的人」的生命開始於受精那一刻。

子宮內嬰兒的圖片。(Steve Allen/Shutterstock)

自《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結束以來,美國沒有《憲法》規定的墮胎權。安德森曾經在ORTL《 羅訴韋德案》紀念集會見到過薩科醫生。她堅持認為,墮胎在懷孕的每個階段都是不道德的。她認為只有極少數情況下墮胎才是可以接受的,比如母親可能患有危及生命的疾病,或者「在治療母親疾病的過程中導致未出生嬰兒意外死亡」。

薩科的「珍貴的腳」喚起人們對反墮胎運動為之奮鬥的目標的注意,並給旁觀者提供了一個客觀的科學真理。

「我們喜歡展望未來,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安德森說,「然而,我認為回顧歷史,並向我們運動的創始人和早期領導人學習,可以加深我們的理解。我們不想錯過他們教給我們的東西,包括追隨他們腳步的機會,比如薩科,他與公眾分享了真相,結果產生了全球影響。」◇

原文「」刊於英文《大紀元時報》網站。

責任編輯:韓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