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新唐人全球華人選美大賽」系列文章

歷史中的絕代風華(3)後宮老師班昭

作者:春暉
清 金廷標《曹大家授書圖》。(台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928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23年03月23日訊】她不僅是能寫史書的才女,更是品高德厚的淑女。當朝皇帝請她給皇后、嬪妃講課,去世時太后為她穿素服,這是怎樣的女子?讓我們認識才高德韶的「女聖人」——後宮老師班昭。

出身顯貴 家學淵源

班昭,字惠班,又名惠姬,東漢史學家、文學家。是東漢扶風安陵(即今陝西咸陽境內)人。

班昭出生於名門,父親班彪,是東漢著名的儒學大師;長兄班固,是著名史學家;次兄班超,其「投筆從戎」的故事家喻戶曉,他出使西域,為東漢的邊境安定,立下汗馬功勞。生長在家風純正的孔儒世家,聰慧超凡的班昭,從小俯閱古籍、博覽群書,很快便顯露文學才華,並和兩個哥哥一樣,尤其擅長對歷史的研究。

班昭十四歲嫁給同郡士人曹壽(曹世叔),曹世叔早逝,班昭便帶著三個孩子,回到娘家,幫助父親和兄長整理文獻,終身未再嫁。她清守婦規,舉止合乎禮儀,氣節品行為人稱道。

繼承兄志 續寫《漢書》

班昭43歲時,長兄班固因竇憲一案的牽連,被逼死獄中,沒能繼承父志完成《前漢書》。公元99年,班昭奉詔入皇室的東觀藏書閣,繼續完成長兄未盡的《漢書》。

當時,班昭的博學高才已名聞天下,連東漢學問大家馬融都要向她討教。漢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宮,讓她給皇后和貴人們當老師,賜號「大家(音姑gu)」,「曹大家」稱謂由此而來。

班昭將已散亂的《漢書》原稿重新編排,仔細校訂、糾錯補漏,並補充班固未完成的《八表》及《天文志》,並首創《古今人表》。

在編史過程中,班昭重視正統的史書思想,把聖王明君修身治國之道,作為後世的價值標準;同時,她遵從歷史事實,不虛美、不隱惡;推崇以德治國的君主,提出要想長治久安,統治者應敬天愛民、嚴於律己、尊賢尚能。

傾注父子兄妹、兩代三人心血的史學巨著《漢書》,最後終於問世,共一百卷八十萬字,為此,班昭幾乎耗盡了畢生精力。

上書天子 助兄還鄉

班昭的第二個哥哥班超,在漢和帝時,鎮守邊疆三十多年,年過古稀的他思鄉心切,請求辭官回鄉。但漢和帝找不到合適的替代人選,不予准許。

妹妹班昭上書漢和帝,懇請漢和帝恩准哥哥葉落歸根。在奏疏中,她沒有著眼於家事私情,而是從家國大義的角度勸說和帝。她說,西域國家林立,局面複雜,且「畏壯侮老」,班超雖視死如歸,但畢竟年老力衰,恐西域伺機逆亂,皇上應儘快委派年輕力壯的重臣戍邊,方能讓朝廷無憂。

同時,班昭又奏請漢和帝推行孝理天下,以博民心,使萬民歸順。如能讓哥哥班超返回故里,不僅班家會永記皇帝的葬骨之恩,天下都將被皇帝的大恩感染,更加擁君愛國。

漢和帝讀罷奏疏,感慨萬千,遂讓班超告老還鄉。

輔佐太后 助理朝政

年僅24歲的鄧太后,在漢和帝駕崩後,臨朝聽政,她十分需要有德有才的親信,幫自己輔佐年幼的皇帝,因此下詔讓班昭入宮,授課輔政。

班昭熟讀史書,歷代的盛亂治衰、得失進退都了然於胸,因此輔佐鄧太后便能得心應手。

一次,鄧太后的哥哥、鎮守邊疆的大將軍鄧騭因母親去世,請求辭職歸鄉。鄧太后不願意他離職,於是詢問班昭,班昭說,大將軍堅守忠孝之義,請求辭官,正是功成身退啊,如果不允他,將來難保謙讓之名。她也是含蓄地告訴鄧太后,需急流勇退,日後不再掌權時,任何小事都有可能引發大禍。鄧太后當即接受了班昭的建議。

諄諄《女誡》 女德典範

班昭年邁之時,擔心自己不長於人世,希望給晚輩留下遺訓,以免後輩無知失禮,而使家族名聲受辱。於是寫出《女誡》七章,詳述為人妻、為人媳等應該如何做,才能自尊自愛,不被別人輕薄。

《女誡》浸注了她畢生的修養心得,文辭懇切、飽含深意、富於智慧。字字、句句,謙卑克己,體現作為長輩的良苦用心,極為感人。

她教導女子當以柔弱為美,以恭順謙讓為德。談到卑弱,她說:「謙讓恭敬,先人後己。有善莫名,有惡莫辭。忍辱含垢,常若畏懼,是謂卑弱下人也。」

這裡的卑弱不是卑微卑賤,而是謙卑柔弱,正如謙謙君子的謙恭一樣。女子要能夠謙虛忍讓,內斂曲從(這裡的「曲」是指遷就,顧全他人而無私的順從,不是出於保護自己而不得已委「屈」求全)。好事先讓給別人,自己謙退在後,做了善事不張揚,做了錯事不推脫。忍辱負重,常常擔憂自己做得不夠好,把自己始終擺在他人之下的位置。

其實,今天看來,這樣的女子,大家都會喜愛她、尊重她,哪裡還會卑賤低下呢?這才是做女人的大智慧吧。

班昭病逝時,皇太后為她素服舉哀,以示尊崇。後來《女誡》被唐太宗的長孫皇后極力推薦給天下的女子,成為皇妃及世家女子必學的教科書。班昭亦被後世尊為「女聖人」及「儒林女聖」。◇

選美大賽官網:
報名時間:2023年2月1日–5月1日
決賽活動週:2023年9月24日–10月1日

大賽贊助商:

    

責任編輯:李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吳道子是唐朝著名畫家,他一生畫了三百多幅壁畫,並有近一百幅卷軸畫被皇宮收藏。民間畫工稱他為「畫祖」,史稱「畫聖吳道子」。
  • 清代詩壇有一位才女,長於書香之家,嫁入詩禮之族。她身邊的親友,皆是文士、才女,她本人更是這個文學家族中,一顆光華熠熠的明珠。
  • 山東才女王照圓,不僅是郝懿行治學生涯上的賢內助,自己也留下了補註古文的專業著作。
  • 飄然塵外,一潔如斯,她是一株淡雅超然的凌波水仙;欲飛還歇、徘徊空階,她也是一隻漂泊半生的秋日殘蝶。
  • 清代這位出身江南書香門第的小女孩──沈善寶,不僅能詩擅畫,甚至能用書畫換取錢財,承擔養家的重任。她不僅是神童,更是才華與擔當兼備的傳奇女生。
  • 明清時期,江南才女如群星閃耀。其中有一位傳奇閨秀席氏女,因擅長畫蘭而以「佩蘭」為號。她不僅能教丈夫寫詩,雙雙結為人間詩侶;而且驚世駭俗,成為「乾隆三大家」之首袁枚最推崇的女弟子。 席佩蘭,本名蕊珠,字韻芬,又號道華。她生於常熟望族,祖上世代為官,亦多文人雅士。她的祖父是大詩人吳偉業的外孫,有詩集四卷;兩位姑姑皆是閨秀詩人,二姑姑席仲田更有兩卷《綠窗小詠》,是家族引以為傲的才女。席佩蘭八九歲時,便熟讀《詩經》,以姑姑們為榜樣,鑽研詩藝,積澱了文思敏捷、辭令嫻雅的才華。
  • 明清之交的江南無錫,既有粱溪回流、蠡湖煙波之風光,也有名流薈萃、詩賦鼎盛之風流。這片吳中繁華之鄉,在閨秀文學盛況空前的時代,也孕育了一位以詩詞傳世的才女——顧貞立。
  • 「天地英靈之氣,不鍾於世之男子,而鍾於婦人。」明清以來,許多文人認同這一論點,重視女子才華,因而這一時期才女大量湧現,才女文學之繁榮,也大大超越以往的朝代。 古人品評明清才女,大多推舉商夫人為冠。這位商夫人,就是名重一時的江南賢媛商景蘭。富庶而風雅的江南大地,才、德、貌俱佳的名媛閨秀數不勝數,商夫人為何能居首位?她又具有怎樣的英靈之氣呢……
  • 西湖之畔,段家橋頭,有一處小攤格外引人矚目。攤位上擺著一幅幅頗具元人筆法的淡墨山水,畫作上題著娟秀的小楷——「黃媛介」,攤主恰恰是位布衣荊釵的少婦。一旦賺夠一日的生活費,她就匆匆收攤,不肯再作畫。 女子拋頭露面來養家糊口,在古代稱得上是一大奇聞。這位獨行特立的女子,正是晚明嘉興的名媛淑女黃媛介。她和姐姐黃媛貞,更是一對才女姐妹花。時人對她們有一段知名的評價……
  • 「我謝絮才,生長閨門,性耽書史,自慚巾幗,不愛鉛華……」一齣獨幕劇,一場獨角戲,吟唱著清代女子的才情與心志。這部雜劇名為《喬影》,甫問世就被之管弦,傳唱大江南北,其流行程度,頗似有井水處必歌柳永詞的盛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