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tvsmo.com

紅斑性狼瘡治療 找到關鍵免疫監測指標

陽明交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陳斯婷(右)與臺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濕科及全人整合醫學科主治醫師曹彥博(左)研究發現,免疫檢查點可作為自體免疫疾病紅斑性狼瘡的生物標誌。(臺北榮總提供/中央社)

人氣: 48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23年02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賴玟茹台灣台北報導)臺北榮總、陽明交大共組研究團隊,發現「先天性免疫細胞」NLRP12的免疫檢查點,也能應用於紅斑性狼瘡的生物標誌,作為疾病監測及評估治療的指標,這是全球首度發表的新發現。

紅斑性狼瘡是最具多樣表現且複雜的風濕病,臨床上仍缺乏有效治療方法,也無法確切掌控病情,醫學上對於體內如何引發、調控此疾病的機轉也缺乏明確認識,據統計,國內紅斑性狼瘡病人約有2萬多名,主要為15至35歲女性。

臺北榮總醫院與陽明交通大學合作組成研究團隊,找出「先天性免疫細胞」NLRP12的免疫檢查點,將能應用於檢測紅斑性狼瘡的生物標誌,有助於後續評估疾病進展狀況。

團隊觀察,紅斑性狼瘡病人的週邊血液中,特定種類白血球的NLRP12表現量降低,疾病嚴重度反而升高,且經動物模型觀察,剔除NLRP12基因的狼瘡小鼠也有較嚴重的紅斑性狼瘡活性,綜合實驗後推論,缺少了抑制先天免疫力調控因子的狼瘡病人,可能會導致第一型干擾素過度產生,進而增強臨床紅斑性狼瘡疾病。

陽明交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副教授陳斯婷表示,這是首度以NLRP12先天免疫檢查點表現量,具體定義紅斑性狼瘡患者具有發炎性體質,過去醫界認為只有後天性免疫細胞才有「免疫檢查點」,多應用於透過關閉後天性免疫細胞的免疫檢查點,活化免疫細胞對癌細胞的偵測及攻擊能力,這項發現,不僅有助於瞭解病患狀況,也可望成為新的藥物標的。

陽明交大臨床醫學所博士生、北榮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曹彥博說,紅斑性狼瘡是最具多樣表現而且複雜的風濕病,從輕微的皮膚表徵到嚴重的器官衰竭都有可能,但目前仍缺乏可評估病人對於藥物治療反應的生物標誌,未來可望發展以NLRP12表現量為病患提供個人化藥物選擇。

此項研究成果已刊登在今年2月《臨床研究雜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封面故事。

責任編輯:陳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