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3年02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夏松採訪報導)中共黨刊《求是》雜誌將發表習近平去年12月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部分講話內容。習近平稱,經濟面臨的重大問題是「總需求不足」,要提振消費,發揮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
分析說,習近平著力擴大內需,卻沒有解決問題的切實措施。而且,中共迴避疫情問題、死人問題,這是對經濟最大的衝擊因素和不確定因素,是最大的經濟隱患。
黨刊再提習近平講話:「總需求不足」
中共黨媒新華社2月15日報導,於16日出版的第4期黨刊《求是》將以「當前經濟工作的幾個重大問題」為題,發表習近平2022年12月15日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部分講話。
文章援引習近平的話稱,總需求不足,特別是內需不足是當前經濟運行面臨的重大問題,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
文章說,2023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要抓主要矛盾,從「提振發展信心」入手;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繼續發揮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加快建設「貿易強國」。
時事評論員王赫今天對大紀元表示,中共迴避了疫情死人的問題,該問題是中國經濟的最大衝擊因素、不穩因素。這是鴕鳥政策。
他說:「中共內部可能會有安排,但在社會輿論上忽略。不敢直面,沒有告訴大家真相。這是中國經濟最大的隱患,各方面對中國經濟形勢的判斷建立在錯誤的基礎之上。」
消費低迷 民眾減少舉債 增加儲蓄
雖然中共當局一再強調提振內需,但個人和企業信心已大幅下降,消費持續低迷。
《華爾街日報》近日報導,中共取消「清零」防疫政策後,正試圖推動經濟增長。然而,中共當前面臨的挑戰是,中國民眾去年減少了舉債、增加了儲蓄,尚不清楚要過多長時間,他們才能重新隨意花錢。
據中共政府數據,2022年累計新增居民貸款相當於5,640億美元,同比下挫過半,創下自2014年以來最低累計新增量。居民不僅降低貸款,還轉而積攢現金。2022年,累計新增居民存款達到逾2.6萬億美元,創下高位紀錄。
《華爾街日報》說,中國消費者的任何重大變化都將對銀行和企業產生廣泛影響。居民存款增加,意味著銀行獲得更便宜的資金來源,但借款放緩,將損害銀行的淨利息收益率。
香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陳志武說,在過去的一年裡,中國個人和企業的信心大幅下降。當人們對未來感到不確定時,第一反應是存錢。
此外,中共央行去年年底的一項調查顯示,近半受訪者對工作前景感到不確定,近四分之一的人收入減少。
該調查覆蓋了全國50個城市的2萬名儲戶,詢問他們傾向於儲蓄、消費還是投資。約62%的受訪者選擇儲蓄,23%的人選擇消費,只有約六分之一的人打算增加投資。
分析:中共找不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王赫表示,習近平著力擴大內需,中共卻沒有確實的措施來解決抑制內需的因素。「中國經濟的問題在哪裡,大家看清楚了,比如2021年年底就說中國三大問題,內需不足、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但找不到方法解決問題。」
他說,中共這些年的經濟研究思路非常僵化,找不出方法解決經濟問題。「經濟決策失誤,對中國經濟形勢判斷失誤。當局經常會說,超出預期的困難,超出預期的衝擊。」
「超出預期是什麼意思?他們沒料到,為什麼料不到?這說明對現實的經濟形勢認知出了問題。」
王赫說:「為什麼認知出了問題?習近平說,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而事實證明,馬克思政治經濟學這一套根本就完了,不可能支撐下來。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姚洋最近寫了篇文章說,中共的理論遠遠落後於實踐。換句話說,就是理論跟現實完全不搭,馬克思主義完全不對頭,但現在他(習近平)要保黨,還堅持這一套東西,這就成了中國經濟研究和經濟政策的最大制約因素。」
產業鏈外遷 企業外貿訂單銳減
在習近平提到的重大經濟問題中,除了內需不足外,還包括貿易,「發揮出口對經濟的支撐作用」。事實上,大量企業外貿訂單銳減,上海、廣東等港口空箱堆積如山。
陸媒財新網14日報導,一名上海港碼頭操作人員近期向財新披露,「碼頭的空箱都堆滿了,現在很多都堆到太倉去了,這種景象很多年都沒見過了。」報導稱,不僅是上海,空箱堆積如山的現象正在廣州等全國各大港口上演。
2022年,國際航運諮詢分析機構Alphaliner公布了2021年集裝箱吞吐量排名前30的榜單,中國占據了10個席位。集裝箱吞吐量排名位列前三的分別是上海港、新加坡港、寧波舟山。進入前30名的還有深圳港(4)、廣州港(5)、青島港(6)、天津港(8)、香港港(10)等。
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上海、寧波北侖港一片冷清,貨櫃車司機和員工幾乎消失。
報導說,浙江、江蘇沿海地區大部分企業依賴外貿出口生存,但疫情「清零」政策給企業造成的傷害已大面積呈現。許多大型企業紛紛裁員,小企業倒閉。
江蘇一位商人說:「去年虧損幾十萬,去年還有幾百萬元的庫存貨,不知道怎麼處理。對企業來講,這時候的危機、困難才剛剛開始。往年招工很難,今年找工作的人很多。」
深圳一做外貿生意的肖女士今天對自由亞洲電台說:「外貿生意在大轉向,(外商)訂單都取消了。人家的訂單去了越南、印尼,還有泰國,直接在那邊下單了。產業鏈移到東南亞了。這樣一來,貨櫃運輸也就不行了,所以外貿公司要想其它辦法。」
陸媒界面新聞報導說,李姓貨代指出,年前沒有等來出口訂單爆發,很多工廠提前放假,空貨櫃沒能及時轉運出去,從而造成港口積壓,而年後本來就是淡季,出口量不高,於是空貨櫃持續累積。
報導稱,某海運公司員工表示,當下東南亞到歐美出口量快速上升,也是導致國內出口減少、空貨櫃增多的因素之一。
此外,企業訂單減少也直接反映在招工大量減少上。很多網友發出的視頻,披露長三角、珠三角的招工見聞。
有網民發推文說:「深圳旅館被擠爆,找工作的人太多了;1,100萬大學生將畢業,工價創歷史新低;大量人逃離蘇州,數十萬人滯留長三角;訂單被搶走了,長三角、珠三角都沒有工作了。」
深圳旅馆被挤爆,找工作的人太多了;1100万大学生将毕业,工价创历史新低;大量人逃离苏州,数十万人滞留长三角;订单被抢走了,长三角,珠三角都没有工作了(二)
— yu (日本东京星辰) (@YK643590)
在網友發出的視頻中,很多人講述了自己的所見所聞,找工作難,10家企業8家不招聘,剩下2家也招的很少,沒從老家出來的就別出來了,找不到工作的,看看不行就收拾東西回老家吧。
有人在上述視頻中說:「現在工廠的信息變化很大,今天招工明天停……三年疫情結束,很多人認為,蘇州會出現很多高價工,其實想法錯了,廠裡沒有訂單,哪來的高價工?……基本上廠都進不去,還浪費車費。」
「今年找工作太難了,我去中介找了一下,基本上很多廠都處於停招狀態。」「沒有出門的打工人,千萬不要來了。」
「今年放開之後,其實比去年更難的……你來廣東這邊看一下,以前被很多人當成黑廠的工廠,現在幾乎都是排著隊的人去面試,去應聘的……很多好一點的工廠,很多大廠基本上都已經搬走了。像深圳的寶安區、光明區,原來有很多工廠工業區的地方,原來很多街道很多店的地方,你去看一下,真的不是全部搬走了,就是房子被拆掉了。」◇
責任編輯:李穹#